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道

在四季度新增1萬億元國債消息引起市場關注的同時,隨之而來的赤字率提高也成爲業界討論熱度較高的話題。

根據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的解釋,此次增發1萬億元國債以後,全年財政赤字將由3.88萬億元增加到4.88萬億元,赤字率也由3%提高到3.8%左右。“雖然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我國政府負債率仍處於合理區間,整體風險可控”。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朱忠明說。

按照安排,此次增發的1萬億元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使用,全部列爲中央財政赤字,還本付息由中央承擔,不增加地方償還負擔。根據相關工作進展和項目儲備等情況,增發的國債資金初步考慮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2024年使用5000億元。

近年來,在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背景下,提高赤字率成爲財政發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儘管學術界普遍將3%作爲國家赤字率標準,但自2020年以來,除了2022年,其他年份我國提出的赤字率目標均達到或超過3%,其中2020年的赤字率是3.6%,2021年是3.2%。

“疫情期間,我國將赤字率提高到3.6%,整體看具有明顯的財政擴張效果,相比之前,此次增發1萬億元國債後,赤字率達到了3.8%,從歷史水平看幾乎處於高位,這體現中央財政正在發力,預計後續對經濟增長也會有較強的帶動作用。”一位財稅人士對此解釋。

儘管赤字率有所提升,但結合我國政府負債率水平來看,當前提高赤字率對負債整體影響仍有限。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過去五年,我國政府負債率控制在50%左右,和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負債率整體風險可控。

上述財政人士表示,提高赤字率可以保證政策的連續性,這爲未來財政的可持續性和財政空間打開奠定基礎,這種安排最終也將有利於提高微觀主體的活力。

根據財政部年初發布的《關於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23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73萬億元,增長6.7%。加上調入資金及使用結轉結餘1.9萬億元,收入總量爲23.63萬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51萬億元 (含中央預備費500億元),增長5.6%。赤字3.88萬億元,比2022年增加5100億元。

“按照預算草案,同時考慮到2022年預算外資金填補的財政缺口,今年一般公共預算實際赤字規模是5.69萬億元,理論層面,實際的財政赤字率也達到了4.7%,從這個角度看,目前的3.8%的赤字率也屬於一種穩健區間。”上述財政人士表示。

多位財稅人士也表示,在地方政府積極化債背景下,提高赤字率不僅可以對沖地方財政支出壓力,也能保障基層正常運轉,這對明年的經濟預期具有積極意義。

“國債資金投入使用以後,也會積極帶動國內需求,進一步鞏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朱忠明說。

記者瞭解到,後續財政部也將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和債券市場情況,合理把握國債發行節奏,使國債發行和資金使用進度相匹配,確保順利發行並避免資金閒置,更好發揮國債資金對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的保障作用。

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朱忠明表示,此次增發國債資金規模比較大,因此,做好資金分配使用工作尤爲重要。前期,財政部已經與相關部門進行認真研究,按照“資金跟着項目走”的原則,細化國債項目預算安排。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指導和督促地方用好國債資金,加強資源整合,做好與現有資金安排的銜接,要求各地足額落實地方資金,保障項目建設的需求。同時,國債發行以後,地方要做好資金撥付工作,儘快將資金落實到對應項目,推動項目儘快落地見效。”朱忠明說。

(編輯:郝成 校對:陳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