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田中和久

今年夏天我到韓國首爾出差,遇到一位來自日本東京的女性遊客。交談後得知,她30歲,單身,從事公司文職工作,每年一次的韓國之旅讓她樂在其中。作爲韓流明星和韓劇的粉絲,她品嚐韓國美食,購買化妝品,盡情享受着因疫情中斷3年的韓國之行。不過,此番再訪首爾,也讓她深刻感受到物價飛漲與日元貶值帶來的壓力。

4年前,美元與日元之間的匯率大約是1美元兌換100日元—105日元,彼時她尚能在韓國旅行中享受到餐飲、購物、住宿等各方面的實惠。現如今,美元與日元匯率已攀升至1美元兌換約150日元的水平,她在預訂酒店時就已對日元疲軟感到震驚。“即使扣除韓國人工成本和物價上漲,日元貶值對我的影響依然非常大,”她苦笑道,“我的工資沒有增長,生活也不輕鬆。每年一次的韓國之旅是我忘卻這些日常壓力的小確幸。但如果2024年之後低工資和日元疲軟持續下去,我可能連這種小確幸也無法實現了。”她的言語中流露出不安和無奈。

安倍晉三第二次出任首相後,日本政府推出被稱爲“安倍經濟學”的一攬子經濟政策。這些經濟政策帶來的後遺症,仍在困擾着當前的岸田文雄政權。安倍晉三在2013年6月提出“日本再興戰略”,明確了三大政策方針,即寬鬆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和鼓勵私營部門投資的結構性改革。如果單從表面經濟數據來看,“安倍經濟學”作爲安倍晉三樹立的政績品牌,似乎取得一定成果。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後,曾與他保持密切合作的日本央行前行長黑田東彥對安倍政權的經濟政策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爲,這一系列政策“使日本成功擺脫長期的通貨緊縮,並實現持續的經濟增長”。然而,安倍晉三執政時期的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數字增長的層面,與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增長相比有着本質區別。日本國內非正式僱傭勞動者持續增加,社會福利不斷縮減,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到難以挽回的地步,這些都導致日本消費支出的持續緊縮和民衆社會心理的動盪不安。

在安倍晉三的繼任者菅義偉下臺後,岸田文雄於2021年接替首相一職。就職後不久,岸田文雄就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安倍經濟學”的侷限性。他表示:“雖然‘安倍經濟學’在國內生產總值、企業利潤、就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尚未促成良性循環。”爲此,岸田文雄提出“新資本主義”經濟政策,“將通過提高更廣泛人羣的收入水平,刺激消費,實現經濟的良性循環,這纔是‘新資本主義’區別於以往政策的關鍵之處”。那麼,岸田文雄執政的兩年多時間裏,這一政策效果如何?

日元貶值,如今已成爲扼住日本經濟命脈的元兇。安倍政權一再批判此前民主黨執政時期的日元升值讓日本經濟遭受重創,因而不遺餘力地宣傳,日元貶值能夠擴大日本出口,並且訪日外國遊客的預期增長也將帶來消費收入的激增。在安倍晉三第二次擔任首相前夕,曾創下1美元兌70日元歷史紀錄的日元開始轉向貶值軌道,2014年達到1美元兌換100日元水平,2022年後又突破1美元兌換150日元的關卡。

但是,由於過去日本製造業向海外急劇轉移生產能力,因此日元貶值並沒有提升日本出口競爭力。而在日本經常賬戶中與出口額不相上下的訪日外國遊客整體消費額,受疫情影響被抹平。加之國際油價上漲帶動日本進口額大幅攀升,日本經濟因而遭受三重打擊。日本高度依賴石油等能源的進口,能源價格飛漲還直接造成國內物價飆升。同時,日本糧食自給率低,日元貶值導致國內食品價格上漲。而日本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利差擴大,推動了日元進一步貶值。美國陷入40年來最嚴重通脹困境,美聯儲加息步伐加快,但日本央行仍舊堅持“日元貶值對日本經濟有利”的立場,繼續維持今年4月下旬定下的超低利率政策。即便形勢至此,修正本幣貶值軌道的機制仍未啓動。

日本產業轉型失敗帶來的後遺症也十分嚴重。由於在純電新能源汽車(EV)領域的全面滯後,三菱汽車10月24日正式宣佈退出中國市場。同時,創新能力的匱乏已成爲日本的致命缺陷。面對這樣的情況,日本企業缺少有效對策,只能儘量削減成本。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2023年各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預測,2023年日本GDP爲4.23萬億美元,將被德國以4.43萬億美元的預測值超過,跌至世界第四位。“被低價出售的日本”“廉價日本”的蕭條局面,或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作者是日本媒體人,本文由徐偉信翻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