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訪網財觀

文 / 食品評論日刊 食評團隊

2020年底,聽花酒上市,以標準裝5860元、精品裝5.86萬元的“天價”迅速成爲白酒行業熱議焦點。

近日,聽花酒在成都舉行“開啓中國白酒再釀造時代·聽花酒體定型發佈會”,宣佈聽花酒體正式定型,再度賺足行業眼球的同時,也讓衆多消費者及業內人士提出諸多質疑。

上市三年話題不斷

不同於其他酒企以酒的品質、窖池、歷史故事、品牌文化等爲市場切入點,自聽花酒上市以來,與之相關的是“託夢”、“諾獎”等關鍵詞。

據介紹,聽花酒的誕生源自於青海春天董事長、聽花酒總設計師張雪峯的一場夢。夢境中,他在雪山上遇見一位腰繫金繩、白髯飄飄的老者,來到他面前,揮起拂塵,在他手心寫下一個“活”字,翩然而去。由此產生靈感,創造了聽花酒,對此,張雪峯感嘆道,“聽花酒不是做出來的,是上天給飲者的巨大恩惠!”

如果說神話故事只是爲聽花酒蒙上神祕色彩,那麼諾獎背書,就爲其營銷加註了重重的籌碼。

2022年7月,聽花酒業邀請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斐裏德·穆拉德與亞利耶·瓦謝爾任公司首席科學家。斐裏德·穆拉德被譽爲“偉哥之父”;亞利耶•瓦謝爾爲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開創計算酶學,被譽爲“計算酶學奠基人”。今年11月,聽花酒又有一位諾獎得主阿夫拉姆·赫什科加盟聽花首席科學家研究團隊。

除了各種“劍走偏鋒“的話題之外,聽花酒還曾有一場驚動業內外的訴訟。

2021年,聽花酒花費43543元在百度上購買了151個關鍵詞,共獲得點擊量爲10533次,關鍵詞涉及77家白酒企業。2022年,兩家頭部酒企對聽花酒業提起訴訟。

今年8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本案做出判決,認定聽花酒業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爲。並依據規定,要求聽花酒業對起訴企業進行合計50萬元的賠償。對此,聽花酒業還陰陽怪氣地發文碰瓷起訴和未起訴的企業。

不出意外,聽花酒再度吸引了大量流量,有人指出,雖然在這場與白酒巨頭的訴訟中輸掉了官司,但從最後僅50萬元的賠償來看,企業仍得大於失。

誰在喝聽花酒?

聽花酒話題度一再提升,但在白酒市場中,消費者真的會爲這些營銷的“噱頭”買單嗎?到底誰在喝聽花酒呢?

聽花銷售總監張捷表示,“聽花酒經銷商庫存壓力較低、爲低庫存高週轉模式,動銷情況良好。目前聽花酒所有正常經營的經銷商均已盈利,每月幾萬到上百萬不等。”

但翻閱聽花酒母公司青海春天發佈三季報,發現事情並不簡單。報告顯示,報告期內,青海春天實現營業收入1.61億元,同比增長24.93%,歸母淨利潤爲-7033.12萬元。

對於青海春天虧損的情況,業內人士表示並不意外,因爲從數據來看,公司已經連虧三年,合計虧損近9億元。2020年至2022年,青海春天的營收分別爲1.24億、1.28億和1.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3.2億、-2.49億和-2.88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青海春天方面解釋稱,公司酒水快消品業務的相關產品具有較高創新屬性,需要持續培育市場及消費者,鞏固品牌形象,同時在報告期內也開展了產品升級工作,暫時未能取得相匹配的利潤,導致公司仍然處於虧損狀態。

實際上,公司自2020年便開始佈局的以聽花酒爲主的酒水業務,從母公司虧損的狀態來看,三年佈局並未給公司業績帶來大的增長。

從線上渠道看,聽花酒只是極少數消費者選擇。

在某電商平臺中,店鋪銷量最高的產品是5860元/瓶的標準裝醬香酒,顯示僅88人付款;售價58600元的精品裝僅有2人付款。在另一電商平臺,聽花酒並未顯示具體銷量,但店鋪評價最多的產品售價5860元的聽花醬香標準裝,倒是有500多條評價。相較於4億白酒消費者的數量,可以說滄海一粟。

還有媒體調查發現,指導價5860元的標準裝聽花酒,一大型經銷商給出的零售價僅2480元;有的經銷商推出促銷活動,買兩瓶送一瓶,相當於1瓶3000多元。部分菸酒行、聽花酒專賣店給出的報價從2350元至3500元不等。

這樣的價格“倒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聽花酒的渠道亂象。專家指出,即便部分經銷商的產品價格不及官方旗艦店的一半,但他們依然有利潤空間,有了利潤空間,經銷商就不會崩解,“因爲底價非常低,所以肯定還是有很大的一個價格差給到經銷商。”

僅僅有差價和有話題度就能在白酒行業走下去嗎?業內專家認爲,聽花酒雖在行業內打開了褒貶不一的知名度,但其發展前景最終取決於能否真正滿足消費者品質化、個性化的需求,爲消費者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優質產品。就目前來看,聽花酒要從話題白酒轉變成真正受市場認可的高端商務白酒,道阻且長。(內容來源:食品評論日刊)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