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記者 談佳軼)柑橘、香菇、土雞、湖羊……這熱鬧的特產搶購場面可不是在農貿市場,而是在校園裏。

每年春節前夕,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都會舉辦幾場校園年貨節。其中,各色農特產品不少是來自於學校對口幫扶地區,是經過師生們一年的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結成的碩果。

學校舉辦“省級頭雁”進校園暨2023年秋季校園農產品展銷會

11月28日,“職業教育看浙江”2023年全國主流媒體浙江高職行大型融媒體行動走進浙江經貿學院,來自全國20餘家主流網絡媒體記者實地探訪挖掘浙江經貿學院的教育改革實踐。

“職業教育看浙江”2023年全國主流媒體浙江高職行走進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作爲一所行業舉辦的高職院校,學校近年來通過省內各級供銷社,爲農民技能培訓提供“菜單”,然後根據“點菜”要求,給農民送去需要的實用知識和技術,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問題。

早在2008年,《浙江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專題報道了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農民點菜、學院送餐”的社會服務模式,近年來,學校從培訓組織與實施的角度創新發展“農民點菜、學院送餐”社會服務模式,不斷豐富其內涵。“農民點菜、學院送餐”也已成爲學校社會服務的品牌模式和金名片。

那麼,如今上新版“農民點菜 學院送餐”究竟是怎麼點,怎麼送呢?

科教融合“做好菜” 服務鄉村振興 “點好菜”

爲更好地培育鄉村實用人才,學校發揮涉農專業優勢,整合校內專業師資與校外高校、政府、行業、企業專家資源,組成了一支由80多名覆蓋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品牌建設等領域的師資隊伍。依託學校暑期社會服務、大學生社會實踐等項目,專業師生到田間、地頭調研需求,開發出具有較強針對性、實用性的項目菜單,爲學校開展大規模、高質量鄉村實用人才培訓提供了支撐。

學校社會實踐小分隊赴常山開展社會服務

近年來,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加強與各級供銷社、社屬企業及涉農企業的合作。在今年的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發展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學校與浙江省興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建興合學院;與平湖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紹興市上虞區供銷合作總社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合作經濟實踐教學基地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充分發揮供銷系統的行業資源優勢,積極探索適應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人才需求的校企深度合作新模式,致力於培養一支知農、愛農、信農、助力鄉村振興的人才隊伍。

“爲解決農產品的變現問題,學校與多家單位共建了供銷系統優質農產品聯盟等平臺,通過舉辦社區、校園展銷會和年貨節等推動農產品的產銷對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嚴勇傑說,廣闊的銷售平臺不僅拓寬了農民的增收路徑,也成爲學校實踐育人的新課堂。

爲了培育鄉村振興新生代主力軍,學校還成立了大學生農創客培育基地,帶動師生髮揮專業所長,助力農民真正實現增收。農創客基地對內瞭解師生及周邊社區居民的農產品需求,對外依託供銷系統農產品銷售網絡,銜接質優價實的供應商,目前已成功組織了53期“高校校園展銷會”“社區團購”“農產品直播帶貨”等活動。

多次參與活動的學生楊怡說:“實踐活動幫助他們熟悉整個營銷流程,包括怎麼結算,如何清點庫存。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農民們實現增收,特別有成就感。”

今年1月,位於學校北門的“杭州市錢塘新區農產品品牌館”正式開業,這標誌着學校進一步發揮專業、人才、場地等優勢,結合錢塘區政府政策、資金優勢,整合杭州市供銷社經營渠道優勢,推動產教融合助力鄉村振興轉型升級取得重大進展。學校服務鄉村振興的服務形式更加多樣了,菜單內容更加豐富了。

2021年11月,在浙江省供銷社領導的支持下,全省供銷系統共同富裕人才培訓教育基地正式成立。經過兩年的發展,簽約加入全省供銷系統共同富裕人才培訓教育基地的市區縣供銷社達到了53家。依託基地供銷社服務“三農”功能,學校的涉農服務範圍擴展到了全省7個市53個區縣,極大地方便了各地鄉村振興主體的點菜服務。截止目前,各基地開展各類科技服務11項,鄉村實用人才培訓超1000人次。

浙江經貿職院通過高校科教“菜單”服務鄉村振興、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方便鄉村振興主體“點好菜”。這也成爲浙江經貿職院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共同富裕工作成果的縮影。

多元供給“送好餐” 示範引領鄉村“用好餐”

今年8月,常山縣球川鎮三溪村就迎來了一支“特別”科技服務隊。隊員們走進蔬菜大棚,採集土壤樣品、評估蔬菜生長情況、講解管理注意事項,爲村裏的蔬菜豐收保駕護航。這支服務隊來自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已經爲球川鎮多個村提供過科技服務。這次,團隊不僅爲三溪村帶來了農業新技術,還與村委簽訂了共建“陽光空間”服務協議書,打通了學校爲三溪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

“陽光空間”是浙江經貿職院爲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的綜合服務平臺。本着“落實中央政策陽光,普惠百千村社居民”的宗旨,學校自2019年啓動了“陽光空間”的建設,並以此爲載體整合校內外資源,推動結對村——衢州市常山縣東坑村的幫扶工作走深、走實。

2021年8月10日,校長陳德泉到東坑村舉行“陽光空間”示範服務點授牌儀式

從創建之初的志願服務、科技培訓、技術服務,到後續的黨建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等,學校藉助“陽光空間”不斷提升科產教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經過四年的幫扶,常山縣東坑村的年經營性收入從最初僅房租300元收入,到100萬餘元躍升,實現從空心村到省AAA 級景區村,貧困村向共富村蛻變,成爲學校“陽光空間”助力鄉村振興的樣板。

目前,“陽光空間”村社服務點已在全省建立了103個,推進技術服務61項,開展人員培訓超3000人次。隨着“陽光空間”服務點在省內各區縣的不斷落地,學校科教幫扶的足跡也遍及文成、平陽、松陽、江山、淳安等全省10多個加快發展縣(市、區)。

爲了讓更多偏遠鄉村得到優質服務,讓更多農民和涉農企業負責人蔘與學習,學校不僅把培訓開到田間地頭,還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打造高品質在線精品課程25門,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擴大服務規模,極大地提升了服務成效。

截至目前,學校已累計培訓以鄉村振興急需人才爲主的實用人才10萬餘人次,先後10多次榮獲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行業職業能力建設工作突出貢獻獎等省級以上榮譽。學校的特色培訓及專題服務已成爲高校涉農培訓的專業品牌,發展出100多個特色培訓菜單,形成了生產服務—質量檢測—營銷推廣—品牌建設全產業鏈菜單服務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