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但大家也別怕,膀胱癌在早期是有信號提示的,可以讓我們早發現,相較於其他沒有早期症狀,一發現可能就是中晚期的癌症來說,確實“幸運”很多。

我就遇到了一個膀胱癌的患者,該患者害怕失去膀胱,不想終身與尿袋相伴,所以轉投中醫治療,最終我沒有辜負患者的期待,經過治療後,患者所有臨牀症狀均消失。

下面請大家跟隨我一起看看我是如何將患者化險爲夷的。

01

PART





尿頻,尿灼痛1年,最後確診爲膀胱癌

李某,男,68歲,2021年3月11日初診

主訴:尿頻,尿灼痛1年,加重2周。

病史:患者一年前因尿頻,尿痛去醫院就診,診斷爲膀胱上皮癌。近兩週來,自覺小便無力,尿分叉,尿頻,尿道灼痛,夜起十七八次,口乾,胃脘不適,納差,厭油膩,又怕冷,又怕熱,腰以下冷,大便乾結。診見舌邊紅中有小裂紋,舌下瘀阻,口脣黑暗,左關搏指,尺弦有力,右關弦而有力。

看完病案,再看主訴:尿頻,尿灼痛1年,加重2周,診斷應該就出來了,西醫診斷就是膀胱癌,中醫診斷就是淋證。

02

PART





同爲淋證,有何區別?

既然知道是淋證了,就要區分是何種淋證了。

根據淋證的臨牀表現不同,可分爲“石淋”、“熱淋”、 “氣淋”、“血淋”、“膏淋”、“勞淋”六種。

1、石淋
尿中時夾砂石,小便艱澀,或排尿時突然中斷,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或腰腹絞痛難忍,痛引少腹,連及外陰,尿中帶血,舌紅,苔薄黃。
2、氣淋
實證表現爲小便澀痛,淋瀝不宜,小腹脹滿疼痛,苔薄白,脈多沉弦。虛證表現爲尿時澀滯,小腹墜脹,尿有餘瀝,面白不華,舌質淡,脈虛細無力。
3、血淋
實證表現爲小便熱澀刺痛,尿色深紅,或夾有血塊,疼痛滿急加劇,或見心煩,舌苔黃,脈滑數。虛證表現爲尿色淡紅,尿痛澀滯不明顯,腰痠膝軟,神疲乏力,舌淡紅,脈細數。
4、膏淋
實證表現爲小便渾濁如米泔水,置之沉澱如絮狀,上有浮油如脂,或夾有凝塊,或混有血液,尿道熱澀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虛證表現爲病久不已,反覆發作,淋出如脂,小便澀痛反見減輕,但形體日漸消瘦,頭昏無力,腰痠膝軟,舌淡,苔膩,脈細弱無力。
5、勞淋
小便不甚赤澀,但淋瀝不已,時作時止,遇勞即發,腰痠膝軟,神疲乏力,舌質淡,脈細弱。
6、熱淋
小便頻急短澀,尿道灼熱刺痛,尿色黃赤,少腹拘急脹痛,或有寒熱,口苦,嘔惡,或腰痛拒按,或有大便祕結,苔黃膩,脈滑數。

圖片

左關搏指,右關弦而有力,胃脘不適,納差,厭油膩,是脾胃虛弱,中焦氣機不利,上下不能交通;

同時自覺小便無力,夜起十七八次,又怕冷,又怕熱,腰以下冷,尺弦有力,則是由於下焦虛寒,膀胱氣化無力導致,可以判斷出該患者病屬氣淋;

舌中有裂紋則表明胃腸有熱,邪熱傷津,故出現口乾、大便乾結,所以可知患者病屬熱淋;

正是由於溼熱蘊結膀胱,導致水道不利,因此出現尿頻尿急,溺時澀痛;

圖片

分析到這裏,大家能看出來了,該患者病屬熱淋、氣淋。那到底是何證型呢?

寒熱錯雜,氣滯血瘀。從哪裏看出來的呢?

一會冷、一會熱,這明顯是寒熱交錯;並且該患者舌中有裂紋,大便乾結,又納差,腰以下冷,小便頻,說明胃腸有熱、脾胃虛寒,又有腎陽虧虛,故判斷爲寒熱交錯。

而正是由於胃熱脾寒導致中焦氣機紊亂,上下通道被堵;舌下瘀阻,口脣黑暗,是血瘀之象,因此該患者還有氣滯血瘀。

因此該患者的證型是寒熱錯雜,氣滯血瘀。

那該如何治療呢?

寒熱交錯那就平調寒熱;

氣滯血瘀利尿通淋,理氣化瘀;

小便淋漓澀同那就利尿通淋;

脾胃虧虛那就健脾益氣;

胃腸又熱那就滋陰增液、行氣瀉熱。

03

PART





四方聯用,標本兼治直搗黃龍

派誰出站能夠迅速打掃戰場呢?

我派出的是八正散、沉香散、桃核承氣湯、增液湯加減。

處方:桃仁12克、大黃10克、芒硝10克、石韋15克、瞿麥15克、萹蓄15克、炒王不留行30克、路路通15克、川木通10克、竹葉10克、滑石15克、甘草5克、水蛭3克、土鱉蟲10克、穿破石15克、石見穿15克、劉寄奴15克、薑黃15克、紅花15克、梔子10克、炒五仙各10克、車前子10克、烏藥10克、沉香10克、檳榔10克、生地50克、麥冬30克、玄蔘30克、穿山甲粉3克(吞服)、太子參10克、靈芝30克。7劑。

針對尿分叉,尿頻,尿道灼痛,派出八正散、沉香散加減治療,以清熱、行氣以通淋。

八正散中篇蓄、瞿麥苦寒,善清利膀胱溼熱,引溼熱下行。滑石、木通、車前子均能清熱利尿,通淋利竅。梔子通瀉三焦之火,大黃通腑瀉熱,使溼熱之邪從二便分消。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沉香散方中沉香理氣爲主藥;輔以石葦、滑石利尿通淋;甘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王不留行活血祛瘀止痛。諸藥合用,共湊理氣活血,通淋止痛之功。

圖片

針對淤血,派出桃仁、大黃、甘草、芒硝(桃核承氣湯加減)、炒王不留行、路路通、水蛭、土鱉蟲、穿破石、石見穿、劉寄奴、薑黃、紅花、穿山甲,大量活血化瘀藥,化瘀通絡治血瘀;

針對脾胃虧虛導致的納差,派出炒五仙加太子參、靈芝,以培補脾胃、補益氣血;

針對氣滯,派出烏藥、檳榔以行氣,合大黃、芒硝以通便瀉熱;

針對胃陰虧虛導致的口乾、大便幹,派出生地、麥冬、玄蔘(增液湯)以滋陰潤燥,增液行舟。

二診,患者服用一週後,尿道灼痛減輕,夜起次數減少,大便正常,仍有納差、睡眠質量不好,上方去芒硝,加茯神15克、遠志15克、炒酸棗仁30克、龍骨15克、牡蠣15克,以養血鎮靜安神之品,以恢復正氣。繼服七劑。

患者服藥後,諸症減輕,後在此基礎上微調服藥30劑,各種症狀基本全部消失。

【開方服藥請找專業醫生進行諮詢,切勿自行抓藥服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