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誠傑國醫大師應用自擬“乳樂方”治療乳癖案

原創 劉娟 等 中國中醫藥臨牀案例 2023-12-05 09:00 發表於北京

病史摘要:周某,女,43歲,以“雙乳疼痛2年餘,加重半年”爲主訴,患者兩年前無明顯原因突感雙乳陣發性疼痛,尤其在月經前疼痛加甚,並出現腫塊,且逐漸增大變硬,憋脹不適,劇痛時不能觸碰,影響行走。伴有心煩,急躁,腹脹,食納不佳,喉中時有異物感等症。月經錯後5天。
檢查:精神欠佳,乳外上象限觸及4.5 cm×4.5 cm腫塊,右乳內上象限2.0 cm×1.5 cm的腫塊共2個,質較硬,壓痛明顯,與周圍組織無粘連,邊界欠清,腋下淋巴結未觸及。舌體胖,質暗紅,苔白膩,脈沉弦。
紅外線掃描:雙乳外上象限有均勻灰影,血管增粗,提示乳腺增生病。 

中醫診斷:乳癖(肝鬱氣滯,痰瘀阻絡型)。 
西醫診斷:乳腺增生病。 
干預措施:治以疏肝理氣,化痰軟堅,活血止痛。自擬方“乳樂湯”加減治療。 
療效轉歸:經兩個月前後15劑的治療,患者雙乳疼痛消失,未觸及腫塊,後隨訪未復發。近愈。

臨牀資料

一、病史資料

1、一般信息
周某,女,43歲,工人,陝西咸陽人。首診:2003年4月2日。發病節氣:清明。 
2、病史
主訴:雙乳疼痛2年餘,加重半年。 
現病史:患者兩年前無明顯原因突感雙乳陣發性疼痛,未作治療。近半年來,尤其在月經前疼痛加甚,並出現腫塊,且逐漸增大變硬,憋脹不適,劇痛時不能觸碰,影響行走,月經來潮後疼痛減輕。曾於當地醫院肌注抗生素、口服中藥1周,療效不佳,伴有心煩,急躁,腹脹,食納不佳,喉中時有異物感等症。月經13  本次月經錯後5天。檢查:精神欠佳,乳外上象限觸及4.5 cm×4.5 cm腫塊,右乳內上象限2.0 cm×1.5 cm的腫塊共2個,質較硬,壓痛明顯,與周圍組織無粘連,邊界欠清,腋下淋巴結未觸及。舌體胖,質暗紅,苔白膩,脈沉弦。 
既往史:無特殊。 

二、輔助檢查

紅外線掃描:雙乳外上象限有均勻灰影,血管增粗,提示乳腺增生病。 

三、中西醫診斷與診斷依據

1、中醫診斷
乳癖:肝鬱氣滯,痰瘀阻絡型。 
患者急躁易怒,致肝失疏泄,肝鬱氣滯阻於肝脈,肝木乘土,脾失健運,生溼生痰,痰溼與氣血互結於肝胃之脈,故見乳房憋脹,疼痛較劇,結合舌脈,據此證屬肝鬱氣滯,痰瘀阻絡型。 

2、西醫診斷
乳腺增生病。 

四、干預措施
治法:疏肝理氣,化痰軟堅,活血止痛。 
治療:
自擬方“乳樂湯”加減
方藥:
柴胡10 g、當歸15 g、赤芍15 g、丹蔘15 g、青皮10 g、元胡10 g、鬱金10 g、莪術10 g、香附15 g、山慈菇10 g、昆布10 g、淫羊藿15 g。水煎至400 mL口服,每日1劑。 
囑:患者注意調節情志,合理安排生活,避免惱怒憂思等不良情緒的刺激。 

五、療效轉歸
複診(2003年4月8日):已服上方5劑,雙乳疼痛明顯減輕,但觸及乳房腫塊大小、質地如前,壓痛(+),脈舌如前。繼用上方。
三診(2003年4月14日):再服5劑後,心情愉悅,自訴月經前雙乳已無脹痛,左、右乳房腫塊分別縮小至3.0 cm×3.0 cm,2.0 cm×1.0 cm,質較前略軟,壓痛(+),因月經來潮,停服。經後5天覆診。
四診(2003年4月24日):經後雙乳疼痛消失,觸及乳房腫塊均縮小,左側爲2.0 cm×2.0 cm,右側爲1.0 cm×0.5 cm,患者訴今日乏困無力,口乾。檢查:舌紅,少苔,脈沉,故上方去山慈菇、赤芍,加黃芪15克、白芍10克。再服5劑,休息2天
五診(2003年5月20日):雙乳疼痛消失,未觸及腫塊,後隨訪未復發。近愈。

臨證體會
“乳癖”之名,始見於華佗《中藏經》,以乳房疼痛和腫塊爲主要臨牀特徵。
《瘍科心得集》雲:“乳屬陽明,乳中結核,何以不責陽明,而責肝,以陽明屬土,最畏肝木,肝氣有所不行,胃見木之鬱,唯恐來克,伏而不揚,氣不敢舒,肝氣不舒,而腫硬之形成”。
闡明瞭情志內傷肝鬱氣滯是乳癖發病的主要原因,肝氣鬱結,氣血受阻,兼肝氣犯胃,脾失健運,痰溼氣血隨經互結於乳絡,致乳房結塊,疼痛拒按;
情志不暢或經前肝鬱氣滯加重則其痛更劇;
肝氣犯胃,脾失健運則腹脹納差;
肝藏血,肝失疏泄,衝任失調,故月經不能應時而下。
氣結於喉則可見喉中梗阻如異物感。
舌質暗紅,舌體胖,苔白膩爲痰溼瘀血之兆。
故治化痰軟堅,活血止痛,用自擬方“乳樂湯”加味。
方中以柴胡辛散至疏肝解鬱爲君,即所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配以當歸、赤芍養血柔肝,緩肝之急,共爲臣藥,君臣相配,合肝體陰用陽之性,補肝體,助肝用以疏達肝氣。
佐以香附善疏肝解鬱,調暢氣機,青皮疏肝破氣,性較峻烈,元胡、川芎行氣又活血,具有良好的止痛功效,
以淫羊藿補腎壯陽,溫陽化溼,
以昆布消痰軟堅促使乳中結塊消散,以行氣消積之力較爲峻猛,且能止痛的莪術破血祛瘀,行氣止痛,
配以山慈菇,行氣活血,消痰化溼,軟堅散結,促使乳中結塊消散;
又以茯苓補中健脾益氣,使脾土健旺以御肝乘,共爲佐藥;
共成疏肝理氣,化痰軟堅,活血止痛之劑。
服十餘劑後疼痛明顯減輕,腫塊縮小,變軟,此時,肝氣已舒,氣血疏通,但活血散瘀之品易耗氣傷陰,故去山慈菇、赤藥,加黃芪、白芍,補氣養陰,達肝氣得舒,痰瘀消散,氣血調和而獲良效。
郭老經過多年的臨牀經驗,將乳樂湯製成沖劑,便於服用,廣泛用於臨牀,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