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週我們談到了望診,望診:非以目視,而以神遇(一)一起了解了怎麼從“神”的部分入手去觀察患者的狀態,也就是通過他的神態,氣勢,表情,鬆緊來判斷他的氣血運行以及我們能給與的幫助。我們下面繼續聊聊怎麼從具體的“”的部分入手,來進一步瞭解來訪者的氣血狀態。
部分包括着他的着裝、體型、皮膚、頭髮、眼睛、眉毛、動作等等。

1.
一個人的着裝和性格往往是有關係的。穿着亮麗的人性格比較開朗而且感性;穿着暗色的人則大多性格比較內斂和理性,他們的思維往往比較慎密,想問題非常周到。
如果一個人每天穿的都很明麗,他的心情也一定是放鬆的。這樣的人可能也會受到一些打擊,可能會哭、會笑,但這些也都容易過去。他容易進入一個狀態,也容易從這個狀態裏出來,因爲他們的氣血是比較活躍的。他看到一個場景也會感動得流淚,但是過一會兒也就忘了。有人罵他的時候,他也想拍桌子,但過一會就忘了。和老婆吵架了,隨後就忘了。這個和內心狀態有關係,這種人一般容易放下,沒那麼執着。

如果一個人穿的整整齊齊,西裝筆挺,每天頭髮梳得非常精緻,一般來說他們的性格也會比較謹慎,他們會對很多事情安排的非常周到,但是內心比較執着,最放不下的一個東西就是“面子”。他必須通過一個很嚴謹的着裝,讓別人對他產生一種特殊的印象,他們內心的不安全感是比較強的。如果看到這樣一個人,我們就知道,對他的調理要非常耐心,想要打破他層層思想的堡壘有一定難度,需要一步一步地分解,直到達到他內心的時候,不知道要剝掉多少的層層僞裝。
Image

2.
一個人的身高體型代表着什麼呢?身高體型一是代表了先天體質,一是代表着當下的營養狀態。
一個人的身形是爲氣血所充的。如果一個人今天氣很足,聲音就很大,站在這裏是雄赳赳氣昂昂的;要是餓了三天三夜、沒氣了,肯定是軟綿綿、軟塌塌的。這個時候的形,代表了他充氣的量以及充氣的質量。

3.
作,既是形動,也更是一個氣動的過程。通過觀察一個人動作的大和小、密集和疏鬆、節奏,就可以看出他身體的氣血在什麼位置上,發生多少量的轉變。
舉個例子,大家就可以明白這個思路了。比如有的人的臉會一直抽動、跳動,一般叫面肌痙攣,成年人得的比較多。小孩子也有種類似的狀態,叫抽動症,會常常擠眉弄眼。這種抽動、擠眉弄眼都是屬於氣動。
對於這種氣動的情況,中醫有一句話很經典,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自然界什麼叫風呢?空氣的流動稱爲風。快速的抽動,其實就是風的狀態,叫“善行數變”。氣血的關係是“氣爲血帥,血爲氣母”,如果血不夠了,兜不住那麼多的氣,氣就到處亂竄,則變成風。當把血補足了,它就可以兜住這麼多的氣,就可以不抽動了。所以治療抽動症、面積痙攣都會通過補血來完成。
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指定動作來觀察一個人的協調性。比如可以讓他閉着眼睛,用手指指鼻頭,或者是讓他閉着眼睛把手伸直,看他的手抖不抖,如果不抖說明氣血是運行平衡的,整個的協調能力是強的,這也是小腦平衡的狀態。因爲睜着眼睛的時候有參照物,自己會不斷去調整,閉着眼睛的時候身體沒有參照物,平衡就自己產生,所以閉着眼睛做金雞獨立的時候,你就知道自己身體的平衡程度如何了。
Image

4.
看一個人氣色的時候,一個是看顏色,一個是看光澤。顏色偏屬於陰,和血的關係比較密切;光澤偏屬於陽,和氣的關係比較密切。
如果一個人臉特別紅,和心關係比較密切;特別白,和肺的關係比較密切;特別黃,和脾關係比較密切;特別黑,和腎關係比較密切;臉色青,則和肝膽有關係。
顏色又分爲主色與客色。主色就是人一輩子都擁有的一個常態和基調;客色就是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它表現爲一個暫時性的顏色。
比如一個人平時挺白的,到了非洲去旅遊了一個月,回來被曬黑的了,這就叫客色。如果回到中國之後,經過了兩個月回到了平時的白,那就是回到主色。
所以當看到面色特別的時候,不要馬上給他下結論,要先問他原來是什麼樣子的,現在是什麼樣子的。這一段時間有沒有曬太陽?有沒有熬夜?是不是從喫葷變成喫素了?有些喫素的人如果體質不夠好,喫素獲得的營養相對不足時,就會“面有菜色”,即青和黃之間的顏色。

(本文整理自林傑醫師的中醫課程實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