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陳師行輕功

《功家祕法寶藏》卷三《輕身騰躍功圖說》中載曰:

“真氣眼煉氣,拉架外八字。由此爲開合,佐之丹點氣。丹點圈屬緊,真眼放爲松。如此一開合,內氣則靈活。”

圖片

以上這段話應該這樣來理解,操作者必須知道,真氣眼這個穴位的演練方式,同丹點穴位一樣,也是講究擺架並且將其置於相當重要的一環中的。

真氣眼煉氣所擺出的架子是外八字架。

按照武當太和門的術語來解釋,這個架子屬於開啓之架,而屬於關閉之架的擺架之術,則爲內八字架。又按照術語解釋,丹點煉氣可以收攏、縮緊內氣,而真氣眼煉氣則能放開,疏鬆內氣。

倘若操作者能夠按照要求進行如此這般一開、一合,人體內的氣體便靈活起來,即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了。

關於真氣眼煉氣的作用,《功家祕法寶藏》卷三《輕身騰躍功圖說》中載曰:“輕身躍縱, 下盤展開。八字外擺,謂之放架。真眼煉氣,動之下盤。下盤氣盈,則可提勁。提勁在盤,儲用必備。大凡行架,一提便躥。下盤固定,雙湧泉佳。

湧泉聚氣,升降自然。”又曰:“聚氣雙湧泉, 此法甚爲佳。

大凡提勁躥,全憑一線貫。由底升向上,一貫則輕身。

如此來做架,堪稱吾真傳(--作嫡傳)。”

以上這兩段話應該這樣來理解,凡演練輕身騰躍功者,都必須把自己的下盤展開(一作放開),即形成外八字架,中盤則作垂手或兩手叉腰狀,上盤則無型、僅成正頂(頭部端正)豎立的姿式即可。操作者只要把自己的擺架形成外八字架,武當太和門的術語就稱之爲放架。

須知,真氣眼煉氣的作用是專門練就真氣眼穴(穴位名稱。該穴的位置在人體腰部正中,即與肚臍眼相對的地方。

因該穴專門煉就人體的後天真氣並且令內氣聚合成點、收縮固定、不使之擴散發泄而出,並且穴位的形狀如同綠豆般大小,故名。(見圖1-131)。

真氣眼穴卻又是與下盤穴道息息相關且相輔相成的。

圖片

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在真氣眼穴的穴位之中,有一條無形的、用肉眼看不到的極爲細小的道道連接脊下盤穴道。只要操作者一動內氣,即進行演練,下盤穴道便會隨之受到影響。只要操作者把下盤穴道的內氣練得充盈、滿足(飽滿)了,就可以進行提勁。

大凡提氣蓄勁用於盤位(即上盤、中盤、下盤的綜合稱呼。

一名三盤是要起到儲存以備關鍵時刻使用的作用。

操作者如果把提勁演練成功,只要逢到行架,即做出輕身騰躍功中的某-種飛檐走壁、躥房越脊的動作姿式,一發動便可成功。

而操作者要把自己的內氣在下盤進行固定,必須令內氣納入雙湧泉穴。這是最好的方式方法。因爲雙湧泉穴能夠收聚內氣,給氣體的自由升降奠定基礎。

切記!凡是操作者意欲使用輕身騰躍功,就必須要做到一線貫,由雙湧泉穴把內內氣直接向上提動,使之到達頭頂部的泥丸宮穴(穴位名稱。該穴在人體頭頂正中部位,形狀是如同綠豆般大小的一個圓點。(見圖1-14).

只要操作者如此這般地把內氣在體內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地進行貫通,那麼就說明自已的功夫基本上已經練成,也可以說,是得到真正的可京傳授了。

圖片

圖片

當然,要讓內氣能夠隨心所欲暢通無阻並且一牽即至指定部位,確實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這既要靠操作者堅持不懈地刻苦、認真地演練,又要得力於名師暗教的真傳(嫡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