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你,我們繼續來講中藥。我們講第93味藥,這就是獨活。

獨活是什麼呀?它是一種植物的乾燥根。具體說,是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的乾燥根。它爲什麼叫獨活呢?《本草綱目》說了,此物“一莖之上,不爲風搖,故曰獨活”。

也就是說,這東西太特立獨行了,風來不動,所以叫獨活。這也就暗示了獨活的一個了不起的能力——祛風。人家不怕風啊,風來不動,可見有能力應對風邪。

獨活這個藥,性味辛苦,微溫。入膀胱經和腎經。辛能祛風,苦能燥溼,所以善於祛風除溼、通痹止痛。其辛散之性,還可以解表。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藥學教材的祛風除溼藥裏面,獨活是頭一個出現的,可見其代表性很強,堪稱祛風除溼第一藥。

Image

獨活常用的領域之一,就是治療風溼痹症,腰腿疼痛。它祛風、除溼、散寒,對風寒溼邪導致的身體關節疼痛有治療效果。此外,它入腎經,腎主腰膝,故而特別適合治療下半身的風溼痹症。

這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千古名方獨活寄生湯。其君藥,就是獨活。組方爲獨活9克,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風、川芎、人蔘、甘草、當歸、芍藥、乾地黃各6克。水煎服。這個方子,對風寒溼痹日久,腰腿疼痛、關節變形,又氣血不足、肝腎虛弱的老患者,比較適合。

獨活的第二個用武之地,就是治療風寒表證,可以拿它當解表藥,治着涼感冒。因爲這個藥性味辛溫啊,可以解表,善於治療外感風寒夾雜溼邪的患者。表現爲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肢體關節痠痛等。這裏的典型例子,就是羌活勝溼湯。

這個方子,源於《脾胃論》,組成就是獨活、羌活各6克,藁本、防風、炙甘草各3克,蔓荊子2克,川芎1.5克。水煎服,可以祛風勝溼止痛。

獨活第三個用武之地,就是善於治療各種疼痛證。比如說頭痛、牙痛、產後身痛、脅肋疼痛。

Image

有一種頭痛,叫少陰頭痛,也叫少陰伏風頭痛,典型表現就是痛連齒頰,遇見風就疼。這個情況在現代醫學所謂偏頭痛裏十分多見。怎麼辦?可以用獨活。

還有牙痛,以獨活治療很好。《太平聖惠方》裏有一個辦法,就是一味獨活煮水漱口,可以止痛。

以上,就是獨活的基本功用。此外,還有用獨活來治療皮膚瘙癢的,有用獨活治療眩暈的,還有用獨活治療中風的。這些,我們就暫且不提了。

獨活這個藥,一般用量是5到15克,它無毒,但是不要過量。過量,容易導致頭暈、頭痛、舌麻、嘔吐、胃部不適等副作用。另外,由於獨活辛燥,所以不適合陰虛血燥,實熱內盛之人用。如果非要用的話,也要和其他藥材配伍。

好了,關於這個獨活,我們就說這麼多。下一次,我們講另外一味祛風除溼的良藥,這就是威靈仙。

Imag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