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渭陵六器是咸阳博物院收藏的出土于西汉第八位皇帝——汉元帝渭陵建筑遗址的玉仙人奔马、玉熊、玉鹰、玉辟邪(2件)、玉俑头共6件玉器珍品。这6件圆玉器是1966—1976年十年间陆续发现的,为全国玉雕类文物中罕见的珍品,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图片

1966年春天,咸阳市周陵乡新庄村农民在汉元帝渭陵附近取土时,偶然发现了一个被烧焦红土裹着的东西,清洗后竟是一件玉仙人奔马。这件玉仙人奔马由奔马、羽人和踏板三部分组成。
图片
马昂首挺胸,双耳竖立,目视前方,身雕双翼,四肢遒劲有力地踏在刻有云纹的长方形托板上。马背上骑一人,头系方巾,身着羽衣,左手紧抓马鬃,右手拿着灵芝草,神态自如,这是西汉时期“羽化升仙”思想的反映。   
图片图片

汉元帝多才多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终年42岁,葬于渭陵。他在位期间先后任用几位著名的大臣专门掌管玉事,使玉雕事业攀上了顶峰。
图片
汉代皇家用玉选料非常考究,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玉色洁白,质地细腻莹润,加之精湛的雕琢更使玉器显得精美绝伦,玉仙人奔马可以说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图片
玉仙人奔马2012年8月1日入选丝绸之路系列邮票,再一次见证了它独特的魅力和极高的价值。
图片图片

玉熊,高4.7厘米,长7.5厘米,宽3.5厘米。浑圆的形体,炯炯有神圆睁的小眼,似乎在寻找食物,抿嘴、短粗而有力的四肢负载着肥硕的身体漫步前行,突出表现了小熊“憨笨”的意态。
图片图片
玉熊采用新疆和田籽料,玉质近白色,局部有红色皮壳,以圆雕、透雕、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刻而成,圆雕躯体, 阴线刻双目、四足和鬃毛。
图片
古代工匠为了表现熊的笨拙可爱,特意选择了熊低头行进的这一特定动作,手法简练,寥寥数刀就将小熊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图片
玉熊肥壮的体态和观赏者能产生极大的亲和力,我们仿佛看见憨态可掬的小熊在悠然自得地漫步…

图片
汉代玉器更多地吸收了楚文化玉器清逸脱俗、自由浪漫的特点,向新的自然写实风格发展。玉熊设计新颖,整体形象充满动态与灵气,雄浑豪放。

图片图片
玉鹰,出土非常幸运,当地村民在取土打墙时,玉鹰裹在土中已被打进墙里,墙打好后刷土时,被意外发现后取出。玉鹰双腿爪部并拢,收于腹下,圆眼,勾喙,目光犀利下视,两个翅膀作扇形展开,从形态观察似乎是一只雏鹰正在空中展翅飞翔。
图片
汉代工匠以圆雕、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圆雕躯体, 阴线刻眼睛、背部羽毛,手法简练,寥寥数刀就将玉鹰可爱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图片
古人对于鹰的崇拜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各个文化时代,鹰寓意着勇敢、英雄。汉元帝在位期间匈奴请求和亲的举措,也进一步体现了西汉帝王平定匈奴、安定天下的英雄气魄。
图片图片
玉鹰质地细腻润泽,雕刻手法简练大气,古代工匠将玉鹰犀利的目光、展翅欲飞的状态捕捉的生动传神。我们的眼光仿佛穿越千年,一只雄鹰掠过天际,迎着风雨,勇敢飞翔。

图片
玉辟邪,质地为和田白玉,局部有桔红色皮壳。辟邪呈蹲踞状,昂首直视前方,头有双角,口张齿露,面目凶猛,体态雄健。该辟邪采用了镂空透雕、高浮雕和线刻等技法,充分表现了辟邪机警威猛的霸气。

图片
辟邪,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狮而有翼有角,为凶猛、勇健的象征,有避除邪祟、破除不祥,守护平安的寓意,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图片图片
辟邪,应与中亚和西亚文化中的有翼狮兽有渊源关系,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这件玉辟邪为全国玉雕类文物中罕见的珍品,入选中国邮票总公司2012-21《和田玉》特种邮票。

图片图片图片
小玉辟邪,白玉质,局部泛红褐色或黄色晕斑。面似狮,呈匍匐状,头顶双角,张口露齿,双目圆睁,面目狰狞,双耳竖立,肩生双翼,尾下卷,呈现出捕食前凶猛的神态。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以上两件寓意“招祥引瑞、攘灾驱邪”的玉辟邪,莹润的质地,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传神的造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图片图片
玉俑头,青玉质,出土时仅剩头部,从颈部处断裂。俑头戴冠,长脸,平眉,直鼻,胡须稀疏,双耳较大。两眼平视,五官俊秀端庄,脑后发丝排列整齐,束发挽起至头顶,冠顶有插发笄的长方形穿。
图片图片
玉俑头采用圆雕、浮雕、阴线刻划等技法雕刻而成,雕琢精美,线条流畅,刀法简练,造型逼真,将人物特征和神态表达的淋漓尽致。

图片图片
这件玉俑头写实性较强,工匠观察细致,善于把握人的面部特征,用阴线勾勒出眉、眼、鼻、嘴,给人以美感。玉俑头出土在汉元帝陵庙的建筑遗址中,应为皇帝生前的喜爱之物。

图片图片
从玉器到玉文化,再到玉文明,玉早已深入中国人的生活、认知和信仰,绵延近万年。中国玉文化博大精深,汉代更是达到一个巅峰时期,尤其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代帝王用玉以新疆和田上等优质籽料为最多,这六件玉质温润、造型精美的玉器更是汉代圆雕玉制品的巅峰佳作!

图片

摄影/老丁说玉工作室

部分图片/咸阳博物院、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文字/咸阳博物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