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方子裏的後下藥是什麼意思?”“這個藥爲什麼要先煎?”“能不能所有藥一起煎?不然太浪費時間了。”在中藥房窗口,許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本文爲讀者詳細介紹爲什麼有的中藥要“先煎”,有的要“後下”。

先煎藥

先煎藥主要分爲三大類:有毒類、礦物類、動物骨甲類。

有毒類

常見需先煎的有毒類中藥包括附子(黑順片)、制川烏、制草烏、制關白附、蛇六穀等。此類中藥先煎的目的是爲了降低藥物毒性。

以附子(黑順片)爲例,其有毒成分主要是烏頭鹼類化合物,此類化合物遇水加熱後毒性會降低。雖然其毒性在炮製後已遠遠低於生附子,但在一般用量下仍需先煎30~60分鐘,再加入其他中藥一起煎。隨着用量的增加,附子先煎時間應適當延長,一直煎到湯汁沒有麻舌感爲止。在使用此類毒性中藥時,要遵循中病即止的原則,疾病大體已去,就要停止或減少使用。

礦物類

需先煎的礦物類中藥包括磁石、赭石、石膏、寒水石、花蕊石、紫石英、禹餘糧、赤石脂、滑石等。

動物骨甲類

需先煎的動物骨甲類中藥包括鱉甲、龜甲、龍骨、牡蠣、石決明、珍珠母、瓦楞子、蛤殼、鹿角、水牛角等。

礦物類與動物甲骨類這兩類中藥因其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析出,所以先煎的目的是幫助有效成分溶出,增加藥物療效。如珍珠母,一般先煎15分鐘,能增加其無機物的溶解度,使微量元素充分溶出,其有機物水解後能得到多種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穀氨酸、天門冬氨酸等。

後下藥

含揮發油類

豆蔻、砂仁、薄荷等。對於含有揮發油類的中藥,久煎會使其氣味散發、有效成分流失,導致藥物療效降低。如薄荷,主要成分爲薄荷腦,久煎會使薄荷腦流失。

遇熱不穩定類

鉤藤、大黃、番瀉葉等。對於遇熱不穩定的中藥,久煎會使其有效成分被破壞或分解,從而導致藥物療效降低。如鉤藤,其有效成分爲鉤藤鹼,久煎會使鉤藤鹼發生水解而被破壞。

在實際的煎藥過程中,因爲有了先煎藥和後下藥,使得煎藥步驟變得複雜,但是一定不能爲了節省時間而忽略先煎藥和後下藥的重要性。只有採取科學的煎煮方法,才能發揮中藥的最大效能,保證藥方的療效。(李仕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