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效针方一:总枢,承浆,平衡。健侧内关,间使,心门,重子,重仙,灵骨,大白,木火,中白,下白。患侧头维连三针。20分钟后就能起来走路了,特效。

中风偏瘫针方二:

①半身不遂:调和经脉、疏通气血。以大肠、胃经俞穴为主,辅以膀胱、胆经穴位。初病时,仅刺患侧,病程日久后,可先刺健侧,再刺患侧。取穴:上肢取肩朋、曲池、外关、合谷,可轮换取肩井、肩贞、臂腾、阳池等穴。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可轮换取风市、绝骨、腰阳关等穴。

对于初病半身不遂,属中风中经络者,可用手足12针,即取双侧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共12穴。对于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其腕踝难伸,肘膝挛拘者,可用手足12透穴。此法取手足12穴,用6厘米一9厘米长针透穴强刺。12穴是肩鹊透臂肠,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泉透阴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


中风后遗症的针灸治疗原则:

应建立在通经络、行气血、广取穴、长疗程、守常法、有变法的基础上,又总以调脾胃、通大便而收全功,

针灸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期间患者应积极配合,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


针对主要病症采取的主要手法:


一、口眼歪斜(中枢性面瘫):

患者一侧眼睑不能闭合或抬起,嘴角下垂,伸舌偏向患侧,口角流涎。

 取穴:太阳,四白,风池,地仓,颊车,合谷。

太阳可沿颧弓内缘进针,向颊车透刺。

四白可直刺触及骨孔,有放电感出现。

风池可刺向结喉,深达1.52寸。

地仓与颊车可相互透刺。


二、失语:

患者不能回答问题或听不懂问话,不能讲话,不能正确叫出物品名称。

取穴:上星,百会,风池,金津,玉液,通里,天柱,廉泉。

上星与百会可互相透刺,

金津玉液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廉泉可深刺向舌根,使酸胀感直抵舌根。


三、上肢不遂:

早期软弱无力,后期上肢拘挛,患肢不能自由曲伸。

取穴:极泉,尺泽,合谷,肩,曲池,外关。

针极泉应使放电感传至手指。

刺合谷使针感传至手指。

余穴可用平补平泻法。


四、下肢不遂:患肢不能抬起,常伴足内翻,足掌不能着地。

取穴:委中,阴棱泉,昆仑,环跳,三阴交,阳棱泉,解溪,丘墟,照海,针环跳,委中,三阴交时,均应使针感传至足。丘墟可透刺照海。余穴可施平补平泻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