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爲頸椎病是一種以椎間盤退行性病理改變爲基礎的疾病。是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脊髓、神經根、椎動脈受壓,交感神經受到刺激而出現的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牀綜合徵。

中醫認爲頸椎病的病因頗多,如年老、姿勢不當、外傷以及感受風寒溼邪等。其中常見的病爲年老及姿勢不當,其主要病理機制可歸納爲兩個方面,前者多由頸椎退行性變引起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等病理改變;後者多由長期姿勢不當導致頸部肌肉勞損,從而引起頸部肌肉物理學改變,造成頸部肌肉痠痛、僵直,日久出現頸椎骨質退行性改變。前者以中老年多見,中醫認爲病位在骨,辨證爲肝腎虧虛、骨弱髓虧,患者常伴有腰膝痠軟、健忘、失眠、耳鳴等症。中醫認爲其早期病位在筋,屬“經筋病”範疇,日久可累及骨,辨證爲氣滯血瘀、經絡不通。頸部肌肉過度勞損可誘發或加重本病,休息或適當活動後可緩解症狀。兩種病理機制雖各有側重,但也有交叉,老年人頸椎退行性變可引發肌肉痠痛,年輕人由於頸部肌肉勞損過度,生物力學失衡日久,牽拉頸椎引起骨骼改變,也會使頸椎退行性變提早出現。

總之,頸椎病以筋和骨的病理改變爲主,如不及時治療,二者相互影響,會加速頸椎病的發展進程。

選穴原則

從筋和骨入手,以通經活絡、濡養筋骨爲主要治療原則,治以補養肝腎、行氣活血。鍼灸取穴是以主穴爲基礎,再根據辨病、辨證適當配伍其他穴位。

主穴的選取以局部和遠端共同取穴爲主,常用的有頸夾脊穴、風池、天柱、肩井、中渚、崑崙、太溪,均刺雙側穴位。

配穴的選取針刺以對症取穴爲配穴的主要原則。如上肢麻、痛取肩髃、曲池、外關、合谷疏通經絡,頭昏取百會、率谷疏通調理髓海與筋膜,心悸取內關、郄門安心寧神定悸,嘔吐取內關、足三里通降胃氣、降逆止嘔,足三里還有保健作用,故體弱者及老年人多用。

針刺手法

患者取坐位,所用毫針以1寸爲主。手法:平補平瀉爲主,針刺得氣,留針30分鐘。毫針刺夾脊穴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症狀以及病位,在筋、在骨之異,確定針刺的深度和角度。若病位在筋,直刺針尖達到筋肉即可,進針深度爲0.5~0.8寸,若病位在骨,進針以70度角度向脊柱斜刺,深度在1.0~1.2寸。針刺風池穴,一般以頸部有酸脹感爲宜,應向鼻尖斜刺。若頭面部症狀明顯者應儘量做到氣至病所,療效會更顯著;若目脹者,針尖可向對側眼方向斜刺,有助於針感向眼部放射,但不可向內上方深刺,以免傷及延髓。肩井也禁止深刺,其他穴爲常規刺法。

治療原理

《黃帝內經·靈樞·終始篇》對中醫筋骨病提出了一個總的治療原則,即“在骨守骨,在筋守筋”。該病以頸夾脊穴爲主穴,其夾督脈而行,而督脈爲“陽脈之海”,“總督諸陽”,故針刺夾脊穴,可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頸夾脊穴爲經外奇穴,位於頸部正中線的兩側,在第1~7頸椎棘突下緣旁開0.5寸處,一側7穴,共14穴。臨牀主治頭面部疾病、頸項部疾病,如頸椎病、肩周炎、落枕、高血壓、頭痛、眩暈、神經衰弱、消化不良等,都具有很好的作用。頸夾脊穴可以通調督脈之氣,針刺以70度向脊柱方向斜刺,針尖可達脊柱椎間隙。通過針刺頸夾脊穴可以緩解頸部肌肉疲勞,改善頸部神經功能及椎動脈供血,緩解由於椎骨退行性變對脊神經、血管、脊髓等重要解剖結構的壓迫。所以取頸夾脊穴爲首選穴,取穴原則爲局部取穴,一般取1~3對頸夾脊穴。

根據《黃帝內經·靈樞·經筋篇》“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主要採用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及手足少陽經等。天柱穴爲足太陽膀胱經輸穴,入髮際0.5寸,一方面有類似夾脊穴的功能,另一方面,足太陽膀胱經“主筋所生病”,針刺能緩解太陽經經筋之急。風池穴爲足少陽膽經輸穴,是風邪入腦之衝,又是治風之要穴,主治頭暈目眩,頸項強痛,可熄風定眩,在此有疏通經絡的作用,還具有清利頭目的功能。對頸椎病引起的頭暈、頭痛、目脹等症均有效,刺法爲針尖微下,向鼻尖方向邪刺0.5~1寸。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峯端連線的中點上,爲足少陽膽經要穴,爲手足少陽經的交會穴,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功效,主治項強,肩臂痛,手臂不舉,中風偏癱,滯產等,是治療頸椎病、落枕、肩痛之要穴。刺法爲直刺0.5~0.8寸,施提插捻轉補法,有局部酸脹感,深部正當肺尖,慎不可深刺,以防刺傷肺尖造成氣胸。

遠端取穴有中渚穴、崑崙穴、太溪穴。中渚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主穴,在4~5掌骨關節後方凹陷處,有安神清熱、舒筋活絡的功效,治療頭痛、耳鳴、目痛療效頗佳,頸椎病多引起以上諸症,故用此穴。崑崙穴爲足太陽膀胱的經穴,在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有安神清熱、舒筋活血的功效,主治頭痛目眩、項強、腰痛、足跟痛等骨科病。崑崙穴能運載水溼之氣,吸熱上行,本穴屬火,故具有清熱化氣作用,擅長調太陽經氣、活血通脈,能改善脈絡供血作用。太溪穴也是常用的主穴,崑崙穴透太溪穴是常用的手法,太溪穴爲足少陰腎經的原穴,可滋補下焦、調理衝任,針刺用補法,能補腎填精、益髓生骨。二穴透刺可疏利關節,恢復其功能,又具有補腎強筋骨、滋陰調血脈的作用。

臨牀實踐證明頸夾脊穴、天柱穴、風池穴、肩井穴、中渚穴、崑崙穴、太溪穴配合運用有較好的改善腦供血的作用,因此無論哪種類型的頸椎病均都以以上穴位爲主穴。

隨着頸椎病的年輕化,治療難度較大,治療上以《黃帝內經》等經典理論爲指導,注重辨證與辨病相結合,辨證包括辨病位、辨臟腑、辨經絡、辨病型,同時強調“氣達病所”的重要性,務必“在骨守骨,在筋守筋”,以達速效,多數患者2周即可治癒。

典型醫案

案一

李某,女,35歲,2019年3月21日初診。主訴:頸椎痛3個月餘,近1周加重,時伴有頭暈、噁心。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細。

診斷:頸椎病(肝腎虧虛,筋脈失養)。

治則:補益肝腎,通經活絡,濡養筋脈。

治法:鍼灸治療。主穴:風池、天柱、頸夾脊,肩井、中渚、崑崙、太溪,配穴:率谷。手法:平補平瀉。針刺每日1次,雙側取穴,6次爲1個療程。針刺3次後,頸肩沉重感減輕,針刺6次後,患者感覺頸部疼痛也有所減輕,休息1天后,繼續治療1個療程,頸椎疼痛與頭暈消失,臨牀治癒。並囑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長期低頭姿勢,伏案工作1~2小時後,應略有休息,活動肩頸,改變體位,待頸部疲勞消除後再繼續工作。

案二

張某,女,63歲,2020年5月12日初診。患者自訴有慢性頸椎病史6年,近1周做頸部CT檢查,檢查結果提示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頸椎4~5節骨質增生。刻下:頸椎疼痛加重,伴有頭暈、腰困,時有手拇指麻木。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診斷:頸椎病(肝腎不足,骨弱髓虧證)。

治則:補益肝腎,行氣活血,濡養筋骨。

治法:鍼灸治療。主穴:風池、天柱、頸夾脊、肩井、中渚、崑崙、太溪,配穴:率谷、足三里。手法:平補平瀉,針刺雙側穴位。針刺每日1次,6次爲1個療程。針刺1個療程後,頸肩沉重感減輕,休息1天后,繼續治療1個療程,頸椎疼痛與頭暈消失,臨牀治癒。並囑患者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經常鍛鍊身體,避免風寒,注意肩頸部保暖。(衛喜照  河南省鄭州市建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