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的人林林總總,做什麼行業,什麼工作的都有,但按照身份來分,無非就是這四類:打工人,自由職業者,老闆,投資人。

在這四種身份中,打工人可以說和其他三種毫無交集,而其他三種身份彼此之間都有很多交集,這三種人都是過着自由的生活,可以用錢去奴役別人,讓別人爲他們幹活,而只有打工人,要爲了錢奔波勞碌,身不由己,屬於社會中的底層,只要你還在公司打工一天,你就有很多事情不能靠自己做主,自己的命運完全被老闆或者公司掌控。

哪怕你爲公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創造了很大的價值,只要你一天不離開公司,不靠自己出去單幹,你就生活在無形的牢籠之中,被公司束縛着。古代的韓信,近代的羅振宇就是一個鮮明的對比。

韓信爲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本有實力可以自立爲王,但是他念及劉邦對他的賞識之恩,沒有離開劉邦,結果劉邦當上皇帝后,覺得他功高震主,找個藉口把他殺了。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

羅振宇以前是公司裏的一個員工,做了一個項目火了,個人IP做起來了,但是由於之前簽了合同,所以自己得到的利益和他的影響力不成正比,於是他就選擇離開公司,自己單幹了,後來他自己開了公司,創立了得到APP,他的影響力給他帶來的收益,大部分都能流向他的口袋,而不是別人那裏。

我也經常說,個人的商業模式有三種,在一個公司,對於普通的打工人來說,他們是靠第一種商業模式生存,出賣自己的一份時間,來獲取一份收入。而對於老闆來說,他採用的是第三種商業模式生存,花錢僱傭打工人給自己幹活,靠收ge打工人的剩餘價值和產品的高利潤來獲取更多的收入。

所以說,平時我和各種老闆交流,都有這樣一個共識:打工不如狗。

這話聽起來很扎心,但事實就是如此。

因爲很多打工人每天干着又苦又累的活,拿着最少的工資。但是又不想跳出這種內卷的環境,只是會抱怨,怪經濟環境差,怪社會不公平,卻從來沒有想過讓自己切換其他的商業模式生存,而是一直限制和束縛自己的思維。

所以打工人一輩子都只能靠拿着那點微薄的收入,維持溫飽的狀態,這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說白了,打工人就是個工具,有的好用,老闆給的工資高一點,有的不好用,老闆給的工資就低些,還會隨時把他淘汰掉。

永遠不要相信靠打工能成爲有錢人,那只是窮人和中產階級的一廂情願。

真正能夠讓你成爲有錢人的路徑,是你靠第二種和第三種商業模式賺錢。

要麼就把自己的一份時間的勞動成果賣出多份,要麼就僱傭別人給幹活,收ge別人的剩餘價值。

所以說,如果你是個想賺大錢的人,就不要出賣自己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給別人打工。一旦你想着去打工,你就將自身的命運交給了別人。

實際上,老闆之所以僱傭打工人,就是把自己能幹但沒有什麼價值的活交給打工人幹,然後付給他們一些薪水,但這些薪水,遠比他能獲得的更多。打工人收入的天花板是很明顯的,普通的打工人,一年賺個十幾萬算是很高了。

這也是很多打工人的現狀,手裏沒有掌握生產資料,往上走非常艱難。日常消費看起來挺高,日子過的很滋潤,但是呢,他心裏清楚,自己是沒有多少資金儲備的,沒有資金安全墊,一旦生活中出現了什麼意外就會造成致命的打擊。

對於一個底層人來說,買車、買房、結婚、生孩子、社交、奢侈品,這些都不是剛需品。不是剛需的東西,你就不要爲了它們去綁定自己的下半輩子。

你手裏本來就是一把爛牌,就應該想想怎麼把爛牌打好,要珍惜自己寶貴的試錯機會,而不是擺爛和抱怨。

如果你選擇一輩子都只做個打工人,想着不動腦筋,就只做簡單的事,不靠腦子賺錢,也就意味着你不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和責任,每天把領導交代的任務完成,正常領工資就行了,公司能不能正常運轉,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你也不需要思考任何問題。

一個打工人,要想突破自己的收入瓶頸,最基礎的做法是什麼呢,就是在上班的時間,儘快把你的本職工作做完,然後利用剩下的時間開展自己的副業。或者學習一些實用的技能。

你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些時間進行低成本的試錯,現在互聯網上的零成本但回報極高的項目有很多,你都可以自己去嘗試,就算沒結果,也沒多大損失。無非就是花點時間試錯。

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有一定的經驗,就可以賣諮詢服務;如果你能製作產品,也可以賣產品,如果你能給特定的羣體提供某種服務,也可以拿去賣。 

這些行爲都能幫助你對商業社會建立一個清晰的認識,讓你清晰地認識到錢是怎樣流動的,社會是怎樣運作的。

我不推薦你在沒有建立一個清晰的商業認知前,重資金去做實體創業,比如開奶茶店,咖啡店,或者加盟什麼項目,或者還沒有找好項目的時候,就租一間辦公室開始招聘人,這些都屬於作死的行爲。

如果你想當老闆,雖然自己要親自做的事情變少了,但是要思考的東西會比打工人多很多,比如,你開一個公司,要怎麼經營,規劃業務發展,如何組建團隊,有沒有必要去拉投資,怎樣打造出爆款產品......這些都是需要你花很多時間好好思考的。

你是所有風險的承擔者,也是最大的利益獲得者,很多問題,別人沒法告訴你答案,只能給你提供一些建議,而你要靠自己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一個問題想到深夜。

所以在一個公司裏,老闆纔是最辛苦的,他的腦子永遠在飛速運轉,因爲一個決策失誤就可以導致整個團隊虧損幾十上百萬。老闆是不會有什麼固定的上班時間,他隨時可以休息,隨時可以玩,但他也隨時需要迎接各種未知的挑戰。

做老闆的,是不需要精通某項技術的,但他就能賺大錢。爲什麼,因爲他作爲老闆,不需要自己牛逼,只需要有魄力,願意分錢給員工,這樣牛逼的人就願意追隨他。

老闆技術不行,可以招一個技術高手;老闆不會寫文案,就招一個文案高手。一個優秀的老闆不需要什麼都精通,只要能把握公司的戰略方向就行了,剩下要做的,就是將別人的聰明才智爲自己所用,爲這個組織發揮最大的價值。

老闆真正需要思考的東西是營銷,是銷售,是組織好團隊協作,讓團隊有凝聚力,這纔是保障公司有戰鬥力的基礎。

整個盈利環節,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搞定客戶,怎樣才能讓客戶信任你,給你掏錢,這纔是最重要的。

技術是不值錢的,月薪六千,去人才市場上一抓一大把。一個項目盈利一百萬,拿出5萬給打工人分一分,他們都樂得不行。

一旦你開始覺醒,不再癡迷於技術,不再想當打工人了,你就要多思考:我能不能開闢一個副業渠道?我可不可以自己成爲一個自由職業者?

我有什麼可以賣的?我的目標客戶是誰?我能夠從哪些渠道引流,找到精準客戶?

怎麼打造最小可行性產品,把自己的商業閉環跑通?
怎樣做好後端交付?

一旦當你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恭喜你,終於要開始升級自己的思維了,不會再像打工人那樣只會被人奴役,整天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