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統計局週三公佈數據顯示,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4%,降幅較1-10月收窄3.4個百分點,利潤降幅年內首次收窄至5%以內。其中,私營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今年以來首次由降轉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於衛寧表示,隨着宏觀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國內需求逐步恢復,工業生產加快回升,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下階段,要着力擴大國內需求,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不斷增強內生動力,持續鞏固工業經濟恢復基礎,進一步推動工業經濟回升向好。

統計局表示,1-11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4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利潤增長面爲58.5%,較1-10月擴大14.6個百分點;有33個行業利潤增速較前10個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利潤回升面爲80.5%,較1-10月擴大7.3個百分點。

其中,隨着產業鏈升級深入推進,裝備製造業發展動能積聚壯大,1-11月,裝備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8%,增速較1-10月加快1.7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0.9個百分點。具體來看,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運輸設備、電氣機械行業累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22.3%、17.2%,延續年初以來的較快增長態勢。

此外,1-11月,原材料製造業利潤同比降幅較1-10月收窄8.5個百分點,帶動規上工業利潤降幅收窄1.8個百分點,是貢獻最大的行業板塊。分行業看,鋼鐵行業受下游需求回暖疊加低基數等因素共同作用,利潤同比增長2.76倍;有色行業利潤增長21.8%,利潤由降轉增;化工行業利潤降幅較1-10月收窄4.3個百分點。

單月來看,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9.5%,較10月加快26.8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後續工業企業利潤累計降幅仍有望繼續收窄,但斜率可能略有放緩。

他分析稱,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趨弱,可能會影響到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回升斜率;另一方面,企業補庫出現反覆,同樣會影響工業生產表現。此外,房地產恢復面臨較大不確定性、民企投資信心有待提振等都可能限制工業企業利潤回升空間。

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後成預計表示,從目前的趨勢看,在美聯儲利率位於高位的背景下,國際油價大概率將繼續承壓,對PPI同比造成一定壓力,從而制約工業利潤累計同比在年內的上行空間。

“在影響工業利潤的多重因素中,價格同比也就是PPI是關鍵因素,因爲即使生產再多的產品,如果價格上不去,價格同比位於負值,則整體工業利潤累計同比大概率也將處於負值區間。”他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