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和準確性是維護市場公平、保障投資者權益的基礎。

原標題:“扇貝跑了”大結局,上市公司“割韭菜”該停止了

撰稿 / 沸雪(媒體人)

自從2014年就因爲“扇貝跑了”屢屢登上新聞頭條的獐子島事件,在歲末迎來了大結局。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披露,獐子島原董事長、總裁吳厚剛因違規披露重要信息罪、詐騙罪、串通投標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等數罪併罰,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罰金92萬元。

這十年來,從“扇貝跑了”到“扇貝餓死了”,連續劇式的曲折發展不僅震驚了股民,也引來了證監會等機構的立案調查。而這起看起來荒誕離奇的上市公司資產丟失,也終於在2024年即將到來之際迎來結果。這對於那些想要通過講故事炒作股價、高位“割韭菜”的上市公司大股東和實控人來說,十五年的刑罰,足以形成強大的震懾。

很多人可能有疑問,爲什麼如此荒誕離奇的敘事,卻一直很難有確實的證據?這與獐子島公司特殊的海洋養殖性質有關係。扇貝處於海洋的深水區,究竟是不是真跑了,確實按照一般手段難以確證。正如證監會指出,獐子島在2014年、2015年已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客觀上具有海底庫存及採捕情況難發現、難調查、難覈實的特點。

而據媒體報道,在調查過程中,證監會還借用了北斗衛星找獐子島的扇貝。調查人員利用客觀的衛星定位數據還原出獐子島採捕船實際捕撈軌跡圖。經過對比發現,獐子島沒有如實記錄採捕海域,2016年的實際採捕海域面積比賬面記錄多出近14萬畝。

覆盤獐子島事件始末可以發現,獐子島原董事長、總裁吳厚剛難辭其咎。作爲公司的實控人,他本應爲公司和股東的利益負責。但在這一事件中,他們操縱財報和虛假披露,極大地損害了股東的利益。此外,這同時也暴露了獐子島作爲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體系幾近於失靈。

但其更爲惡劣的影響還發生在外部:作爲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和準確性是維護市場公平、保障投資者權益的基礎。然而,獐子島在信息披露上卻存在嚴重的違規行爲。從2016年到2017年的年度報告,再到其他重要公告,不少都涉嫌虛假記載。這種行爲不僅誤導了投資者,更嚴重破壞了市場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起到了負面的示範作用。

好在,獐子島事件在經過了多重波折之後,終於迎來了一個股民期盼的結果。可以預期的是,以獐子島案作爲里程碑,接下來,隨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強化監管力度以及推動市場化改革等措施的逐漸落地,未來A股市場必然會有更爲公平公正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此外,在獐子島事件中受困的股民們,也應當吸取這次巨大的教訓。接下來,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提高投資者的風險意識和理性投資能力,引導他們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風險控制能力,避免盲目跟風炒作。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者應當提高自身的風險意識,瞭解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風險控制能力。同時也應當瞭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投資知識,提高自身的投資能力和風險識別能力。這纔可能避免成爲“被收割的韭菜”。

獐子島董事長以爲海水能沖走所有的證據,卻沒想到監管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也再一次給股市中希望藉由監管漏洞套利的投機者提了個醒:隨着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監管的籬笆正在加緊築牢,再想通過各種鑽空子割韭菜,必然會面臨法律的制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