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到2027年,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有效支撐製造業比重保持基本穩定,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增強。

作爲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

工信部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目標到2027年,傳統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有效支撐製造業比重保持基本穩定,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增強。

工信部表示,傳統制造業是我國製造業的主體,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是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選擇,是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製造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關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

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鞏天嘯表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強化綠色低碳發展,促進產業的融合發展,特別是促進數字技術在傳統制造業裏的應用。

全而不精

近年來,我國製造業已形成了世界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整、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發展優勢,成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爲促進經濟穩定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

數據顯示,石化化工、鋼鐵、有色、建材、機械、汽車、輕工、紡織等傳統制造業增加值佔全部製造業的比重近80%,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礎。

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持續提速。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製造業技改投資佔全部製造業投資的比重近四成,推動着傳統產業正在加速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也釋放出更多的增長動能。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15.3%,裝備製造業佔比達到32.9%。

但與此同時,我國傳統制造業大而不強、全而不精問題仍然突出,低端供給過剩和高端供給不足並存,創新能力不強、產業基礎不牢,資源約束趨緊、要素成本上升,鞏固提升競爭優勢面臨較大挑戰,需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轉型升級。

《意見》提出,到2027年,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0%,工業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過57%。

全面推動智能製造

爲實現上述目標,《意見》從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全面推動智能製造,強化綠色低碳發展、深入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推進產業融合互促、加速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五個方面提出了18條措施。

《意見》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着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支持傳統制造業深耕細分領域,孵化新技術、開拓新賽道、培育新產業。持續鞏固“去產能”成果,依法依規淘汰落後產能,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

在智能化方面,《意見》明確,加快數字技術賦能,全面推動智能製造。大力推進企業智改數轉網聯,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網絡化協同,推動產業園區和集羣整體改造升級。加快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5G、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製造全過程、全要素深度融合。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所副所長吳薩表示,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在形成新的比較優勢,在一些高科技創新型的領域,已經從一些點上突破擴展到了面上的整體突破,形成了集羣優勢,未來還會在更大領域、更多環節上形成新的優勢和動力,真正推動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蓬勃發展。

綠色低碳也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意見》提出,實施重點領域碳達峯行動,完善綠色製造和服務體系,推動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強化重點行業本質安全。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建偉表示,製造業是節能減碳的主體,也是整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爲新能源發展提供創新和消納應用場景,又能爲節能減碳和污染治理提供技術設備支持,還能爲高品質生活提供綠色低碳產品。要堅持綠色技術引領,加快開發綠色低碳技術,聚焦產品全生命週期綠色化,加快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和能效提升,擴大綠色產品消費。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