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1月7日晚間,興源環境(300266)披露公告稱,公司收到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被處以200萬元罰款。經北京商報記者統計,2024年開年首周,已有金通靈、日海智能、金力泰、延華智能等7股先後收到了證監會或地方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而縱觀上述個股被罰原因,財務造假成主因,5股系因財務造假收到了罰單,其中就公司來看,罰款金額最高的是日海智能,公司被罰400萬元。

7股被行政處罰

2024年開年首周,已有7股收到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以最新日期來看,1月7日晚間,興源環境披露公告稱,公司收到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中藝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於2016年、2017年在長興縣美麗城鎮(標段一、標段二)PPP項目、溫州洞頭區本島海洋生態廊道整治修復工程PPP項目中存在虛增項目收入及成本等情況,導致上市公司2016—2022年年報財務數據及相關披露存在虛假記載。

其中,2016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9063.09萬元、虛增利潤總額2202.07萬元,2017年年報虛增營業收入26807.66萬元、虛增利潤總額3636.86萬元,同時影響2016—2022年年報相關資產及負債科目金額,年報資產負債金額存在虛假記載。

對此,浙江證監局決定對興源環境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200萬元罰款;對財務總監孫穎給予警告,並處以80萬元罰款。

據瞭解,興源環境此前曾爲劉永好旗下上市公司,不過2023年3月,上市公司易主,實際控制人變更爲寧波市奉化區財政局。針對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興源環境董祕辦公室進行採訪,不過電話未有人接聽。

經統計,除了興源環境之外,今年1月1日—7日還有金通靈、日海智能、金力泰、延華智能、如意集團紫天科技6股也收到了證監會或地方證監局下發的罰單。

從處罰原因來看,金通靈、日海智能、金力泰、延華智能4股也涉及財務造假行爲。

日海智能罰款最高

從公司被罰金額來看,日海智能罰款最高,被罰400萬元。

1月4日,日海智能披露稱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日海智能存在商譽減值金額覈算錯誤、子公司股權處置收益覈算錯誤、重慶聯通IDC項目覈算錯誤、重大融資成分項目覈算錯誤等行爲,導致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財務費用、信用減值損失等會計科目覈算錯誤。

上述事項對日海智能2018—2021年利潤總額影響金額分別爲虛增3343.32萬元、虛增368.29萬元、虛增878.12萬元、虛減3014.19萬元,分別佔日海智能2018—2021年年度報告披露利潤總額的37.58%、5.13%、1.5%、348.41%。

對此,深圳證監局對日海智能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400萬元罰款;此外,對相關責任人馬玉峯、宋德亮、餘明、劉平、丁藝給、楊字翔、楊濤等人給予警告,並處以50萬—100萬元不等罰款。

經統計,金力泰、延華智能、如意集團則均被罰200萬元;金通靈被罰150萬元;紫天科技被罰50萬元。

其中,罰款最少的紫天科技,公司未及時披露控股股東股份凍結事項,未涉及財務造假。

3人遭證券市場禁入

在上述罰單中,有3人被證券市場禁入,均系如意集團相關人員。

1月5日,如意集團披露公告稱,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經查明,2019年1—6月,如意集團通過虛構與裕龍集團有限公司、青島裕龍東雍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及張家港保稅區晟暉廣和毛棉有限公司採購業務並向上述3家公司預付貨款的方式,累計將59400萬元最終劃轉至如意科技銀行賬戶。上述如意科技對如意集團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行爲,構成關聯交易,所涉金額佔最近一期(2018年度)經審計淨資產的21.77%,佔2019年半年度報告、2019年年度報告淨資產的21.46%、21.41%。

對此,山東證監局決定對如意集團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200萬元罰款;對實際控制人邱亞夫給予警告,並處以350萬元罰款,其中作爲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150萬元,作爲實際控制人罰款200萬元。

山東證監局還對李豔寶、楊成、胡駿華、王科林、盧浩然、黃利羣、李井新、張義英等多位相關責任人處以50萬—90萬元不等罰款。

另外,山東證監局表示,由於當事人邱亞夫的違法情節較爲嚴重,對邱亞夫採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當事人張義英、杜元姝的違法情節嚴重,對張義英採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對杜元姝採取3年市場禁入措施。

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被市場禁入主體在禁入期間內,除不得繼續在原機構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衆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外,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機構中從事證券業務或者擔任其他上市公司、非上市公衆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務。

據瞭解,如意集團系山東省知名企業,主要業務爲紡織品、服裝和服飾的設計、生產、銷售,公司實控人邱亞夫也被稱爲山東“毛紡大王”。

投融資專家許小恆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大股東、任職人員都應加強對證券法律法規的學習,敬畏市場、敬畏投資者,不斷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杜絕違法違規行爲。“在當下從嚴處罰的大背景下,未來違法違規的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將會無處遁形,嚴重者會被清理出市場,這已經成爲大勢所趨。”許小恆如是說。

北京商報記者 馬換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