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召開的今年首場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政策舉措。會議強調,發展銀髮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既利當前又惠長遠。

民政部2023年12月份發佈的《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60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萬人,佔總人口的19.8%,其中65週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萬人,佔總人口的14.9%。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銀髮經濟涵蓋了養老服務、健康醫療、老年教育、休閒旅遊等多個領域,這些領域的市場需求隨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而增長,因此銀髮經濟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

發展銀髮經濟正當其時

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發展銀髮經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

“我國養老服務亟須實現專業化、規範化和集約化。”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供給不足、質量不高、價格較高等是當前養老服務的短板。需要關注養老服務法治環境和產業政策,專業服務人員的供給和老年人消費觀念的改善等方面。

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叢亮日前在第六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銀髮經濟:全球人口老齡化的新機遇”分論壇上所說,人口老齡化趨勢下,滿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的銀髮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從需求端看,銀髮經濟發展正當其時。從供給端看,銀髮經濟蘊藏無限潛能、前景廣闊。從國際經驗看,銀髮經濟可以有效提振經濟、增進福祉。

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發佈的《中國銀髮經濟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35年銀髮經濟規模將達到19萬億元,屆時將佔總消費的28%,佔GDP的9.6%。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養老產業的供給內容仍然集中在餐飲、護理、保健等基礎養老服務方面,尚未形成優質、精準的產品供給和服務體系,也難以滿足較高層次的養老需求。此外,我國養老產業目前市場化程度偏低,相關政策體系不夠完善且實操性較差,部分老年人依然持有傳統觀念,這些因素都制約着“銀髮經濟”的發展壯大。

進一步發揮各方合力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對發展銀髮經濟提出了詳細的要求。具體來看,要切實履行政府保基本、兜底線職責,加強老年人基本民生保障,增加基本公共服務供給。要運用好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各類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作用,更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需求,共同促進銀髮經濟發展壯大。要持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重點解決好老年人居家養老、就醫用藥、康養照護等急難愁盼問題,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於曉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來看,養老服務供給是不足的,預計後續將出臺更多政策舉措支持銀髮經濟的發展,以提供更高質量的基本公共服務。同時,通過智能化養老、互助養老、社區養老、旅遊養老、醫養結合等,爲老年人提供更便捷、個性化的服務。此外,加強養老服務業的人才培養,推動養老服務業的創新,以及加強城鄉區域的協調發展、確保養老服務資源的均衡配置,將是下一步促進銀髮經濟發展的着力點。

談及如何運用好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各類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作用,明明表示,首先,要加強對老年人居家養老、就醫用藥、康養照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解決老年人急難愁盼問題,提高養老服務的覆蓋面和質量;第二,要運用市場機制,鼓勵和引導私營企業、非營利組織等多元化經營主體參與到銀髮經濟中,提供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第三,要持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爲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勵,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促進創新和競爭。

對於可以爲經營主體提供哪些政策支持和激勵,田利輝建議,可通過政策扶持、稅收優惠等措施,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銀髮經濟的發展, 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和社會組織的活力。在監管方面,要保障相關主體的合法權益,防止不正當競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此外,可借鑑國際先進經驗和做法,引進國際優質資源,加強與國際養老服務機構的合作,共同開發養老服務市場,提高我國養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