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巴西產糖量創歷史紀錄、泰國預計減產、印度出口不確定、中國有望豐產”——供給側的故事可以聊到主產國定產之時。在此之前,分析人士認爲,糖價具備高位運行的基礎。國內糖市因糖源多樣化而更具供給彈性,雖然內外價差和期現基差的迴歸邏輯演繹並不順暢,但毫無疑問,國內糖價重心已經明顯抬升,產業的盈利週期仍將持續。

現貨動態 | 業內人士:產業盈利週期有望持續

1.國內產量增加明顯  剛性需求穩定

中國糖業協會1月5日公佈了2023/2024榨季全國白糖產銷數據:截至2023年12月底,本榨季國內甜菜糖生產進入收尾階段,其中內蒙古和黑龍江主產區已全部停機,蔗糖生產進入旺季。與此同時,本榨季全國累計產糖319.51萬噸,同比減少6萬噸;累計銷糖169.82萬噸,同比增加20萬噸;累計銷糖率爲53.2%,同比加快7.2個百分點。另外,本榨季全國製糖工業企業成品白糖累計平均銷售價格爲6717元/噸,同比回升1044元/噸;2023年12月,成品白糖平均銷售價格爲6688元/噸,同比回升1012元/噸。當前,各環節基本都處於盈利週期,有利於白糖產業的後續發展,更爲良種糖料種植的推廣、產業企業規模的擴大、製糖企業技術的改革乃至整個產業高質量運行打下紮實的物質基礎。

廣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劉芷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2023/2024年榨季預計國內糖市供應增加明顯,其中國產糖數量將恢復性擴大至985萬噸,同比增加88萬噸,增幅爲9.81%。

“得益於種植面積穩定、產區天氣狀況正常,蔗糖主產區——廣西2023/2024榨季甘蔗入榨量預計恢復性增長20%左右,至4900萬—5000萬噸。如果產糖率以12%—12.5%來估算,那麼產糖量在595萬—618萬噸,較上榨季增加68萬—91萬噸。”劉芷妍還預計,雲南2023/2024榨季產糖量在205萬—210萬噸,同比增加5萬—10萬噸。雲南省糖業協會的信息顯示,2023年雲南甘蔗種植面積略有下滑,但6月之後的多雨天氣使得前期受旱蔗區有所恢復,甘蔗單產提高有利於蔗糖產量的增加。不過,自2023/2024年榨季開榨後,緬甸等地局勢不穩導致境外甘蔗入境受阻,不時出現的寒冷天氣又致使一些糖廠斷槽,影響了產糖進度與產糖率。此外,廣東2023/2024榨季甘蔗種植面積減少5萬畝至106萬畝,甘蔗長勢雖好,但受颱風影響倒伏現象嚴重,預計其蔗糖產量在50萬噸;海南2023/2024榨季甘蔗種植面積爲20萬畝,同比減少5.5萬畝,預計其蔗糖產量在8萬噸,同比減少0.65萬噸。甜菜糖方面,內蒙古甜菜最終收購量在400萬噸,甜菜糖產量預計在53.4萬噸,同比減少5萬噸;新疆甜菜收購量在461萬噸,預計其甜菜糖產量在51萬噸。

據瞭解,2023/2024榨季除了國產糖產量增長明顯,進口糖數量也將回升。2023年,國際原糖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加上人民幣走弱,共同推升國內進口成本。其中,配額外進口利潤深度倒掛,配額內進口利潤微薄,加工糖廠的進口意願降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我國進口糖347.58萬噸,同比減少128.04萬噸,降幅爲26.92%。預計2023年全年我國進口糖398萬噸,同比減少130萬噸,降幅爲24.64%。長期以來,由於國內糖市一直呈現產不足需的格局,爲了滿足市場需求,不得不大量進口。進入2024年,國際原糖期貨5月和7月合約價格回落到20美分/磅,遠期配額外進口利潤窗口再度開啓,而爲了保證開工率、進口許可證額度及企業信貸資金的連續性,加工糖廠的採購意願有所提升,預計2024年國內糖進口量將恢復至400萬噸以上。

“糖漿、預混粉進口仍有增量空間。”劉芷妍介紹,2023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糖漿及白砂糖預混粉169.75萬噸,同比增加69.04萬噸,增幅爲68.55%,預計全年進口量超過180萬噸。隨着糖漿和預混粉銷售渠道的擴張,下游終端使用習慣逐步建立,在2024年國際原糖價格重心下移後,糖漿和預混粉進口成本更低,預計進口量將突破200萬噸,進而改變我國糖市供需平衡。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預計2023/2024榨季我國糖市供應增幅較大之際,市場剛性消費依然較爲穩定,但存在邊際變化。上榨季我國累計銷糖853萬噸,同比減少14萬噸,爲2015/2016榨季以來最低值,主要受到國內經濟復甦平緩、居民收入下降、消費信心不足、替代品用量增加等因素影響。2024年,宏觀經濟增速變化仍將影響食品工業消費和民用消費總量,但預計白糖剛性消費部分保持穩定,其中可選消費具有一定波動性。微觀層面,大型用糖終端2023年的經營多呈“增收不增利”狀態,爲控制成本,部分企業更改了部分產品配方,如果未來白糖與澱粉糖、糖漿、預混粉之間的價差未明顯縮小,那麼奪回原有市場份額的機會不大。預計2024年我國白糖消費量爲1540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而較正常年景的1580萬噸仍有差距。

從2023/2024榨季我國製糖成本分析,存在較多的增加因素。整體來看,本榨季國內綜合製糖成本有所上升,其中內蒙古與新疆甜菜收購價普遍上漲至600元/噸以上,製糖成本攀升至6200元/噸以上。廣西、雲南的甘蔗基準收購價均上調20元/噸及產糖率降低使得製糖成本剛性上漲,而如果觸發糖蔗價格二次聯動,那麼製糖成本將進一步提高。在不考慮二次結算的前提下,廣西2023/2024榨季製糖成本約在6000元/噸。

劉芷妍認爲,資金狀況改善及銷售模式變化使得糖企能夠更加從容把握銷售節奏。過去的兩個榨季,隨着白糖和製糖副產品價格的提高,我國糖產業整體處於盈利狀態。2023年11月,國內製糖集團白糖月度銷售均價爲6766元/噸,屬於歷史最好榨季開局水平。在此過程中,產業進行價格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例如,廣西製糖集團2023/2024榨季白糖預售量高達百萬噸,均採用賣方基差點價的方式銷售,點價區在6900元/噸左右,爲全年銷售打下良好基礎。

2.國際產銷格局轉變  巴西增量龐大

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眼下,因巴西糖產量創紀錄,國際市場多家糖業分析機構紛紛調整預估,由存在較大的供給缺口轉向供需平衡甚至略有過剩。其中,ISO於2023年11月預估2023/2024榨季全球糖產量爲1.7988億噸,消費量爲1.8022億噸,供給短缺33萬噸,遠低於此前預估的短缺211萬噸;Czarnikow在2023年11月首次將2023/2024榨季基本面預估調整爲過剩20萬噸。供需格局的轉變促使糖價走勢出現拐點。

巴西2023/2024榨季糖產量創出歷史紀錄。截至2023年12月上半月,巴西中南部甘蔗累計入榨63839.1萬噸,同比增加9870.8萬噸,增幅達18.29%;累計製糖比爲49.18%,同比提高3.23個百分點;累計產糖4174.6萬噸,同比增加839.2萬噸,增幅達25.16%。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預估,2023/2024榨季巴西甘蔗將入榨6.776億噸,同比增幅爲10.9%;因甘蔗製糖比接近50%的極限水平,產糖量將高達4688.07萬噸,其中中南部產糖量達到4322.17萬噸,同比增長28.91%。創歷史紀錄的產糖量造成巴西國內庫存高企,截至2023年12月15日的庫存爲1538萬噸,較往年同期的增幅超過50%,高庫存疊加高糖價,糖廠出口積極性高漲。

印度2023/2024榨季出口量尚存變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印度2023/2024榨季糖產量爲1121萬噸,同比減少92.5萬噸,降幅爲7.62%。其中,馬邦產糖382萬噸、北方邦產糖346.5萬噸、卡邦產糖240萬噸。在不考慮乙醇分流的情況下,印度糖業協會(ISMA)預計,2023/2024榨季印度糖產量爲3250萬噸,較上榨季減少440萬噸。爲保證E20計劃的順利推進,印度政府決定允許糖廠最多將170萬噸糖用於生產乙醇,同比減少240萬噸。由此,預計2023/2024榨季印度產糖量在3080萬噸,同比減少200萬噸,降幅爲6.1%。

目前,在經歷了連續3年的出口去庫後,印度國內糖庫存已不足500萬噸,爲2016/2017榨季以來的最低水平,也低於政府規定的需要保證至少3個月國內消費的安全庫存水平。以印度年消費量2800萬噸估算,其國內安全庫存水平爲700萬噸。2024年是印度大選之年,政府對通脹的關注使得2023/2024榨季的過剩量可能更多用於建立庫存,而不是出口。考慮到甘蔗制乙醇政策存在變數,預計印度2023/2024榨季糖出口量大概率爲零,同時在2024年3月產量形勢明朗之前或者5月大選之前,印度政府可能不會發放出口配額。

泰國2023/2024榨季糖產量預計在850萬—900萬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泰國2023/2024榨季甘蔗累計入榨1509.60萬噸,同比減少255.94萬噸,降幅爲14.5%;糖分爲11.16%,同比下降1.2個百分點;產糖率爲8.915%,同比下降1.308個百分點;累計產糖134.58萬噸,同比減少45.91萬噸,降幅爲25.44%。2023年5—8月,泰國甘蔗主產區遭遇極端乾旱天氣,影響甘蔗出苗及拔節伸長。不過,自當年9月開始,泰國東北部、中部及北部蔗區降雨充沛,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前期損失。在綜合考慮木薯等替代作物局部擠佔甘蔗面積的基礎上,預計泰國2023/2024榨季甘蔗入榨7500萬—8000萬噸,產糖850萬—900萬噸,以均值875萬噸計算,較上榨季減少228萬噸,降幅爲20.67%。扣除國內消費250萬噸後,2023/2024榨季泰國可供出口的糖源爲625萬噸,較上榨季的749萬噸減少124萬噸。

廣西貿易企業人士認爲,從國際市場貿易流情況分析,在2023/2024榨季全球產需總體緊平衡之際,階段性的貿易流同樣處於緊平衡狀態。目前,北半球白糖生產處於高峯,但泰國政府從2023年11月開始對其國內糖價及出口進行管控,何時解禁尚不可知。若印度、泰國出口雙雙缺席,則通過分析過去3年的出口數據可以發現,2024年年初國際糖市將存在170萬噸的供給缺口。

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巴西糖出口2756萬噸,同比增加250萬噸,月均出口量爲251萬噸,其中11月出口370萬噸,創下單月出口新紀錄。“2023年,巴西港口發運數量超出預期,2024年仍然具備巨量出口的能力,但從表觀數據來看,巴西即使盡全力出口也不能完全彌補印度與泰國的出口缺口,市場可能形成階段性、局部性的供給緊張。未來,國際市場對巴西的依賴度將進一步提升,進而增加供應鏈的不穩定性、加劇市場的波動性。”劉芷妍說。

3.國內外糖價高位運行基礎猶存

2023/2024榨季,國際糖價具備高位運行的基礎。國內糖市因糖源多樣化而更具供給彈性,但價格重心抬升,產業盈利週期仍將持續,需警惕高糖價刺激全球產能擴張導致的糖價回調。實際上,市場轉勢比想象中來得要快,2023年年末,國內外糖價從歷史高價區間快速回落,分別跌破了6200元/噸與20美分/磅,幾乎將全年漲幅回吐大半。

2024年,全球糖市供需格局大概率轉向緊平衡甚至過剩,來自供給端的支撐減弱,但價格的牛熊轉換非一蹴而就,國際糖價的影響因素高度集中於巴西、印度、泰國的產量變化與出口節奏。產量制約糖價高點,而需求剛性、全球低庫存等限制了價格低點,預計2024年原糖期價運行區間在18—25美分/磅。

期貨日報採訪的製糖企業工作人員認爲,國內市場糖源的多樣性決定了糖價走勢的相對獨立性。國產糖恢復性增產限制價格高度,而對於進口糖的依賴使得內外糖價將出現階段性趨同,歸根結底關鍵變量仍在國際市場。與此同時,需要關注宏觀經濟走勢及替代品消費的影響,建議投資者保持國內消費總量穩定但邊際增減的判斷。在供給恢復、需求尚不明朗的情況下,糖價重心預計下移,全年價格區間下沿爲國產糖生產成本,上沿爲配額外進口成本,廣西現貨價格區間預計在6000—6800元/噸、期貨價格區間預計在5800—6600元/噸。

記者觀察 | 期貨助力“甜蜜產業”糖分更足

近日,總書記在廣西考察調研時指出,廣西是我國蔗糖主產區,要把這一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爲保障國家糖業安全、促進蔗農增收致富發揮更大作用;要積極培育和推廣良種、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建設好現代農業產業園;要探索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讓廣大農民共享農村改革和發展成果。他強調,我國糖業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要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不斷提質、降本、增效,推動高質量發展。

眼下,我國糖市正值2023/2024榨季生產高峯,與往年略有不同的是蔗農可以更加放心地砍收甘蔗,不用再對甘蔗收購價及糖價的漲跌過於操心了。這一方面得益於更多的白糖“保險+期貨”項目落地,另一方面與中下游產業企業的經營穩定有較大關係。與此同時,由於種植良種和更新技術,甘蔗單產有所增加,在近年來甘蔗收購價穩中有升的情況下,蔗農收入也得到保障。更值得關注的是,大中型製糖企業、貿易商對白糖期貨、期權工具的應用更爲熟悉與靈活,經營風險管控較爲有效,爲產業長期良好發展創造了條件。

“今年廣西甘蔗生長普遍較好,預計單產與總產均不錯,好的地塊兒畝產可至8—9噸。”廣西潮起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告訴期貨日報記者,目前,當地多數蔗田已經採用水肥一體化新技術種植,不但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改善土壤質量,而且可以提高甘蔗產量。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化肥投入每畝減少200—300元,單產則提高1—2噸。最爲關鍵的是,甘蔗單產提高了,收購價格還穩中有升。究其原因,白糖期貨、期權在糖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爲甘蔗壓榨、白糖流通等產業企業對沖經營風險,爲進行套保、基差點價等操作提供工具和平臺。在諸多涉糖企業經營有利潤、發展有後勁、運行長期趨於穩定的情況下,蔗農的種植積極性更高了、糖料種植面積穩定了、良種推廣與新技術應用廣泛了,自然,我們的“甜蜜產業”也越來越好了。

據瞭解,近年來,相關期貨交易所與市場機構深耕大宗商品領域,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不斷優化白糖“保險+期貨”等業務模式,尋找一條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的寬闊大道。例如,“保險+期貨”作爲農業風險管理的創新型工具,在穩定農民收入預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多年來,相關機構在雲南、廣東、廣西、內蒙古、新疆陸繼開展衆多糖料蔗、甜菜“保險+期貨”項目,惠及農戶的同時,還推動“財政+金融”等支農惠農模式創新發展。

廣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劉芷妍表示,如今,甘蔗已經成爲廣西支柱經濟作物之一,由其所形成的產業更是佔據國內糖市的半壁江山,是當地農民致富、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重要產業。隨着白糖期貨、期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其對糖業發展的影響日益加深,在糖業資源配置中發揮的作用更是與日俱增,涉糖企業利用期貨、期權工具與市場平臺控成本、降風險成爲主流。

“近年來,白糖期貨、期權市場發展迅速,糖價運行更爲穩健和理性,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產業主體運用期貨、期權的心態發生了變化。”劉芷妍介紹,以廣西當地製糖集團爲例,除個別集團因體制問題不能參與期貨交易外,其餘糖企均參與了期貨套保,同時基差貿易的比例逐年增加,併成爲主流。當前廣西製糖集團2023/2024榨季預售數量高達百萬噸,且都採用賣方基差點價的方式銷售,點價區在6900元/噸左右,爲全年的銷售打下了良好基礎。

另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時下,廣西等主產區還圍繞“穩面積、推良種、降成本、促增收”等工作思路,以糖業改革爲契機,開展糖料蔗“保險+期貨”項目,將特色農險與社會資本有效結合,大力推動發展鄉村特色主導產業,不斷嘗試價格險、收入險等模式,幫助農民、種植大戶、農業合作社及產業企業參與期貨市場,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有效減少由於市場價格波動對產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升“甜蜜產業”的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