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廖蒙)支付領域外包商備案工作持續進行中。1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日前公佈2024年新一批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名單,新增762家收單外包服務機構通過備案,不同業務類型結構均有所涉獵。

另一方面,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也處於"有進有退"的狀態。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北京五八滿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海南滿運軟件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聚合支付類型機構被冠上"ST"字樣,進入擬取消備案資格行列。

從協會披露的信息來看,前述擬取消備案資格的機構在2021年初至2022年初完成備案工作,僅有少量機構在2022年完成了評級工作,其中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評級結果爲C+。另根據天眼查信息,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爲中國電信集團旗下支付品牌"翼支付"的主體運營公司。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同樣是一家持牌支付機構。北京五八滿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則爲五八集團關聯公司。

對於前述機構擬被取消備案資格的具體原因和後續影響,北京商報記者向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易智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覆。

博通諮詢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按照協會要求,只有通過備案的外包商才能開展收單外包服務工作,因此部分銀行、支付機構在早前選擇通過備案,便於自有團隊開展業務。但隨着業務規劃的變更,不排除相關支付機構或是因聚焦自身跨境支付和線上互聯網支付主業,並未實際開展線下聚合支付業務,因此備案有效期屆滿前未重新提出備案申請。

金融科技專家蘇筱芮同樣提到,支付領域的收單外包服務備案進程持續加速,陸續有符合備案要求的機構入場,但通過備案並不意味着一勞永逸,備案狀態只能夠反映某個時段機構的經營情況。一旦出現涉及取消備案資質的情況,相關機構也將面臨出局。

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所謂"收單外包服務機構",是指經市場監管機構或國家有關機關批准成立的,接受收單機構委託、承辦收單非核心業務,並提供相應服務的企業等合法設立的機構。其業務類型涵蓋特約商戶推薦、受理標識張貼、特約商戶維護、受理終端布放和維護、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等多種業務類型,服務對象主要包括非銀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

根據協會官網信息,自實施外包商備案制度以來,協會陸續更新多批次備案信息。截至1月28日,已完成備案的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共計達到25665家,其中包括538家聚合支付機構。另有266家收單外包機構被取消備案資質,備案狀態顯示爲失效,76家機構備案名稱中備註了ST字樣,處於擬取消備案狀態。

隨着收單行業"一機一碼"的監管強化,收單外包服務機構的規範性要求也進一步提高。此前,人民銀行也多次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從落實監管要求和防範風險的角度出發,推動收單業務歸本位、清風險、穩發展。而隨着備案機制的持續有序推進,收單外包服務機構也在持續洗牌。

王蓬博指出,外包服務商實際上是支付行業的毛細血管,是最底層的能夠直接接觸到商戶的機構,建議外包機構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基礎上,加強合規建設,努力拓展金融科技方向的增值服務。

蘇筱芮同樣強調,支付作爲金融領域的基礎業務之一,本身價值並不會因爲機構退場及行業的優勝劣汰而改變。未來已經備案的收單外包服務機構仍需要以合規爲底線,以高質量服務小微商戶及消費者爲宗旨,通過自身的資源切入支付細分賽道,用口碑贏得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