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 作者 陳益彤

日本總務省2023年9月份公佈數據顯示,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比例達29.1%,位列世界第一。據相關機構預測,當第二次生育高峯期即1971年至1974年一代人年齡超過65歲之後,日本老年人口數量將增長至3928萬,佔總人口比例將接近35%。在“少子老齡化”成爲社會尖銳問題的同時,如何結合實際國情發展銀髮經濟,已經成爲日本社會重點關注的課題。

對日本社會而言,銀髮經濟已經跳出關注傳統的老年人產品的概念,不斷拓寬領域,除健康護理和福祉服務外,在技術創新、休閒娛樂、住宅改造甚至針對老年人的金融服務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進展。此外,如何確保老年人蔘與到社會建設中,繼續創造經濟價值,也是銀髮經濟的重要關注點。

從國家制度層面看,日本政府發佈《人口老齡白皮書》《養老事業白皮書》等,作爲政策制定、企業開展養老領域投資建設的參考。日本政府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通過“健康老齡化”項目,以居家養老、機構養老、保健看護服務等形式爲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健康和福利服務措施,具體包括通過進行定期健康體檢和提供預防性醫療建議、制定適宜老年人的健身運動計劃、提供營養指導和飲食管理服務、鼓勵老年人蔘加社區活動維持心理健康等,以保障老年人的綜合權益。

從護理、保險制度看,日本的國民健康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看護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爲老年人接受社會服務提供了資金保障。日本自2000年起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提供包括居家護理、日間護理、短期入住看護設施內的護理服務,以社會保險和稅收加以資助,確保減輕老年人的負擔。2012年,日本又正式實施《護理保險法》,推進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以社區爲單位的醫療護理合作體系。

從稅收優惠和補貼看,“智慧型銀髮經濟”已經成爲老年人產品的重要發展前景。在AI技術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日本企業更加重視有關養老輔助機器人、網絡服務、VR技術、監控設備領域的研發和投入。日本政府爲此加強對提供老年人產品服務行業尤其是智慧養老服務行業的稅收減免政策,如初創企業在開發老年人使用的夜燈、緊急呼叫設施等智能家居設備時,可以申請政府的研發補助資金。此外,鑑於老年人擁有更多的時間和財務資源,日本企業開始提供適合老年人的旅遊定製服務和金融產品,如慢節奏旅遊路線、“度假+療養”等旅遊模式,或探索提供針對退休金規劃等老年人投資項目的諮詢服務。

促進老年人延長工作年限也成爲推進銀髮經濟的重要舉措。從20世紀80年代起,日本多次修訂延遲退休年齡的法律法規,2021年4月正式實施修訂後的《老年人僱傭安定法》,要求企業爲希望工作到70歲的老年員工繼續提供就業機會,還設立“繼續僱傭補貼金”等相關補貼、激勵措施等,以支持企業僱傭或保留老年員工。在此基礎上,日本政府還在研究討論通過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就業方式和工作環境,最終實現“終身無退休”的社會環境。目前在日本的出租車行業、公寓管理等行業中,經常能看到老年人的身影。日本企業認爲,老年人擁有更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社會經驗,能給企業帶來正向影響。

但同時,日本銀髮經濟也面臨諸多現實挑戰。首先是少子老齡化進程中,護理、康復醫療領域的勞動力短缺,將爲日本推行養老服務政策造成一定阻礙。老年人延遲退休的背後,存在“以年齡劃線降薪”的尷尬處境,此外在“無退休”式的社會環境下,如何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權益,避免“被迫勞動”,也成爲一大課題。

其次是老年人口數量和比例不斷增加,將加劇日本政府、公共醫療機構的財政支出壓力,且由於老年人消費能力相對較弱,銀髮經濟回饋社會的動力仍然不足。

此外,養老服務的技術不斷進步,和老年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矛盾,如何讓老年人真正跟上智慧型銀髮經濟的發展前景,切實享受政府企業對於人工智能、機器人輔助設備等新技術投資和政策的效果仍需要考慮。

最後,鑑於目前老年人已經成爲日本詐騙案件中的“主要受害羣體”之一,在企業、社會爲老年人提供旅遊、金融等產品服務的過程中,如何避免老年人因防範意識不足而喫虧受騙等,也是日本政府必須正視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