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專家會又出問題。

近日,A股公司三七互娛發表聲明稱,經查實,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間,公司已離職員工林某、邊某,以收取“諮詢費用”爲目的,未經許可擅自假冒“三七互娛在職員工”參與外部諮詢中介機構組織的面向券商、投資機構的諮詢交流,已嚴重違反公司規定及保密義務,三七互娛已將以上兩名人員拉入黑名單、永不錄用,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去年底小米員工也出現過類似情況。券商邀請外部專家,在專家身份覈實、發言內容合規審覈、利益衝突防範等方面存在較大風險隱患。中證協在今年1月建議,券商要切實加強邀請外部專家的合規管理,將邀請外部專家維持在適度、合理水平。

離職員工假冒專家

2月2日,三七互娛在官方微信公衆號上發佈了《關於不法分子冒用我司名義散播虛假、不實信息的嚴正聲明》。

聲明稱,近期,三七互娛接到舉報,存在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專家名義,對外開展“三七互娛”相關產品、運營、投放策略及數據等諮詢服務,並收取諮詢費用。上述行爲向市場散播虛假信息、損害公司聲譽及合法權益。爲規範市場,保護廣大股東權益,維護公司的良好形象及利益。現鄭重聲明如下:

公司未授權任何員工或第三方對外提供公司及公司產品的任何策略及相關數據,準確的信息、數據以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爲準。

經查實,該等冒用公司名義的人員對外提供的信息存在大量錯誤、不實之處。針對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名義對外提供虛假信息進行詐騙的行爲,公司將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並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公司發佈的信息均以法定渠道爲準。投資者應避免採信和傳播不法分子所散播關於公司的任何虛假信息。

經查實,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間,公司已離職員工林某、邊某,以收取“諮詢費用”爲目的,未經許可擅自假冒“三七互娛在職員工”參與外部諮詢中介機構組織的面向券商、投資機構的諮詢交流,已嚴重違反公司規定及保密義務,三七互娛已將以上兩名人員拉入黑名單、永不錄用,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同時,三七互娛對組織相關活動的諮詢機構,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未經公司書面授權的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冒用公司或公司員工身份對外開展諮詢服務。如有在職員工對外提供公司相關諮詢服務,一經發現辭退處理,永不錄用。如有任何不法分子假冒公司或公司員工的名義、損害公司名譽、對外進行欺詐等違法行爲,公司一經發現將立即上報監管部門予以查處,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有關機構或個人必須停止一切違法行爲,並對此造成的不良後果承擔全部的法律責任。公司將不遺餘力保護公司的合法權益,依法追究到底。

小米前員工也曾冒充專家

小米集團員工也發生過類似事件。

去年12月19日,小米集團發佈聲明稱,小米集團查實,2023年11月和12月,小米汽車部三名前員工於在職期間,以收取“諮詢費用”爲目的,未經許可擅自參與外部券商、投資機構組織的所謂“小米汽車研討會”,臆造傳播大量錯誤、不實信息,嚴重誤導市場、擾亂小米汽車正常業務開展。

以上三名員工,即於某某(前電控系統與軟件團隊員工)、施某(前衝鑄工藝團隊員工)、張某(前量產質量團隊員工),嚴重違背《小米集團員工行爲準則》及公司規定的保密義務,小米集團已對其做辭退處理、永不錄用,並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同時,小米集團對組織相關活動的券商、投資機構,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外部專家風險

這類假專家事件,也跟券商的業務存在一定關係。對於券商而言,邀請專家爲客戶提供諮詢服務是比較常見的工作。

一般而言,目前券商專家庫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種爲券商內部搭建,此種模式被認爲安全可靠性更高、有助於加強與專家的深度鏈接,因而受到更多青睞。但由於券商所需專家類型多樣,且專家邀請難度往往較大,因此券商內部專家庫資源通常較爲有限,藉助外部三方專家諮詢公司尋找專家,即成爲較爲常見的專家邀請方式。

通過外部邀請的專家,可能會存在一些風險。此前,券商研究所電話會議曾多次出現過“李鬼”嘉賓事件。

今年1月初,中證協向券商下發了《2022 年證券研究報告業務經營情況統計報告》。其中指出,邀請外部專家較頻繁,存在風險隱患。2022年各公司邀請外部專家爲客戶提供證券投資諮詢服務以外的諮詢服務的次數高達70809 次,是2021年(23540次)的3倍。專家身份覈實、發言內容合規審覈、利益衝突防範等方面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中證協建議,切實加強對邀請外部專家的合規管理。各公司應嚴格按照《發佈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範》 規定, 聚焦主責主業,不斷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將邀請外部專家維持在適度、合理水平,加強廉潔從業管理,做好風險防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