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預虧超6成,天齊鋰業(09696)仍未能逃脫週期“怪圈”?

年報披露季將至,一則業績預告使得天齊鋰業(09696)股價再度下行,似乎預示着鋰電板塊苦苦等待的週期“拐點”仍未到來。

根據業績預告,天齊鋰業預計全年歸母淨利潤下滑幅度爲62.90%至72.56%,相對於此前公佈的前三季度財報繼續大幅下跌。而業績預告發布後,摩通、小摩等投行紛紛下調目標價並給出“減持”評級,顯示出對鋰礦行業前景的審慎態度。

在過去的一年中,新能源車市場需求放緩的背景下,鋰電板塊業績與股價的雙雙“退燒”亦是有目共睹。華龍證券研報顯示,2023年鋰電池行業走勢弱於滬深300指數,相對收益跑輸滬深300指數約20個百分點,而當前鋰電池行業PE(市盈率)約17倍,儼然已經處於歷史低位。

業績承壓 碳酸鋰下行週期持續

縱觀天齊鋰業往年業績,自2021年扭虧爲盈以來持續高速增長,營收從2021年的76億元(單位爲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22年的402億元,淨利也從36億元增長至239億元。但自2023年開始,公司盈利指標迎來拐點,逐漸顯示出“增收不增利”的跡象。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爲334億元,同比增長35.52%,淨利爲81億元,同比降49.33%;而從全年業績來看,預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爲66.20億元至89.5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41.25億元下降約62.90%至72.56%,主要受鋰化工產品市場波動影響,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鋰化工產品毛利下降,且年內確認對重要聯營SQM的投資收益下降等。

據智通財經瞭解,天齊鋰業產品主要包括鋰資源和鋰化合物兩方面,其中鋰資源主要包括鋰礦等,爲鋰化合物的上游原料;鋰化合物則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

財務數據顯示,鋰精礦業務已成爲貢獻業績的主力,上半年收入約160.28億元,佔收入比重約爲64.66%;鋰化合物及衍生物收入約爲87.59億元,佔收入比重約爲35.34%。

在一度引發市場擔憂的債務方面,隨着2021年引入戰投償還部分併購貸款、2022年大幅度利潤增長和港股IPO募資,公司資產負債率已有明顯回落,債務結構有所優化。

而除了減值計提、聯營公司SQM及參股公司SES所造成的一次性影響,天齊鋰業的業績變動可以主要歸結爲鋰化工產品的市場波動影響。

不同於2020-2022年間現貨碳酸鋰“一貨難求”的火爆,2023年的碳酸鋰行情可謂“一落千丈”。據生意社商品行情分析系統,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工業級碳酸鋰與電池級碳酸鋰的國內混合均價相比1月1日均下跌超過八成。除了4月底下游剛需補庫和9月底鋰鹽廠減產挺價導致碳酸鋰價格短暫回漲,碳酸鋰全年行情大幅走跌。

碳酸鋰價格的波動主要受市場供求關係影響,下游需求不振成爲碳酸鋰價格支撐的主要拖累。一季度,受到2022年底新能源搶裝潮透支未來需求、且年初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退坡影響,下游新能源汽車需求增速放緩,使得鋰電全產業鏈呈現去庫存狀態;下半年,“金九銀十”傳統旺季中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並不明顯,疊加碳酸鋰市場供給上升,使得價格不斷探底。

進入2024年以來,不斷髮生的減產、停產事件亦對碳酸鋰市場供需狀況造成擾動。1月初,澳大利亞北領地唯一的鋰礦商Core Lithium宣佈,將暫停其芬尼斯鋰礦(北部地區首個投產的鋰礦)的採礦作業;17日,全球美國鋰業巨頭雅保(Albemarle)宣佈,將出售其在Liontown Resources的股份,並放棄在西澳大利亞某地區建造第四條鋰加工生產線的計劃。

然而,展望2024年全年,鋰鹽供給過剩預期已成行業共識,多數機構預測供求寬鬆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後市鋰價或將維持跌勢。如中信證券就在研報中指出,雖本輪澳礦減停產規模不排除進一步擴大的可能,但預計鋰價在8萬元/噸左右具備支撐,鋰價後續下跌空間有限。

仰賴深厚資源稟賦,佈局下游能否讓市場買賬?

橫向同業對比,深厚的資源稟賦是天齊鋰業最重要的競爭優勢,通過實現鋰原料自給,公司得以降低生產成本並維持高於同業的毛利率。

據智通財經瞭解,截至目前,天齊鋰業礦產資源儲備遍佈全球,旗下主要鋰資源基地包括西澳大利亞格林布什鋰礦、西藏雅江措拉鋰礦和智利SQM阿塔卡馬鹽湖等。其中,格林布什鋰礦項目和阿塔卡馬鋰鹽湖項目供給分別佔澳大利亞鋰輝石供給的55%和智利鋰鹽湖供給的77%,在全球鋰資源的供應中佔據重要地位。

據伍德麥肯茲報告,天齊鋰業已成爲中國唯一通過大型、一致且穩定的鋰精礦供給實現100%自給自足並全面垂直整合的生產商,同時也是全球第四大、中國和亞洲第二大鋰化工產品供應商。天齊鋰業現擁有四個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分別位於中國四川射洪、重慶銅梁、江蘇張家港以及澳洲奎納納,鋰化合物及衍生品建成產能6.88萬噸/年。

但僅僅在鋰礦原材料領域“獨佔鰲頭”,似乎並不能滿足於天齊鋰業的野心。身爲上游原材料供應商,天齊鋰業的業績不僅受到鋰價強週期性的影響,也面臨着缺乏定價話語權、下游客戶忠誠度不足的問題。

觀察鋰電行業一衆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不難發現,在包括“鋰業雙雄”贛鋒鋰業(01772)和天齊鋰業在內的上游鋰電池材料企業普遍業績下滑之際,下游動力電池企業業績卻兩極分化,其中寧德時代(300750.SZ)異軍突起,2023年淨利潤預計首次突破400億元,有望再次成爲中國汽車產業鏈中最賺錢的上市公司。

在目前碳酸鋰市場行情持續低迷之際,天齊鋰業正試圖通過延伸產業鏈佈局的方式尋找新的增長點、提升自身抗週期能力:2023年,天齊鋰業分別與smart、梅賽德斯-奔馳等汽車品牌宣佈合作,意圖“跨界”進入造車領域。

從理論上來說,下游企業爲了保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而佈局上游的舉措屢見不鮮,但上游企業佈局下游市場卻往往要面臨技術壁壘、鉅額研發投入、下游毛利率較低等不確定性因素。

在鋰電池產業鏈下游,電池組裝和電動車製造環節都已然面臨激烈的競爭和價格壓力,而不論天齊鋰業能否在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前期所需的大量投入都很可能進一步拉低公司的業績表現。碳酸鋰週期拐點未至之際,天齊鋰業謀求新出路的舉措能否奏效,還有待其用未來的業績給出答案。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