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恒生指數公司發文稱,春節後首個交易日錄得紅盤高收後,恒生指數在龍年持續上漲,截至昨日暫錄得4.8%升幅。經過兔年的疲弱表現後,投資者對往績強勁的龍年期望甚高,帶動市場氣氛改善。恒指的歷史數據顯示,龍年過去正月皆見上揚,平均升幅達7.9%,而港股亦的確出現“正月效應”的跡象。

過去4次龍年正月皆錄得正回報

恒指公司指出,在春節系列的最後一期,我們將會剖析港股的正月效應,亦即正月的表現能否預示整個農曆年的表現。與上週指數快訊提到的紅盤效應相比,港股在農曆年正月錄得正回報的概率同樣是54%。不過,當我們細看歷史數據則是另一番景象。恒指的歷史數據顯示,若正月錄得正回報,則整個農曆年同樣爲正回報的概率高達83%,相反若恒指在正月下跌,全年下跌的概率則爲60%。整體而言,正月效應出現的概率約爲72%。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55年以來,4次龍年均出現正月效應。自恒指於1969年11月推出以來,龍年是唯一一個生肖所有正月既有正回報,農曆年全年又有正回報(圖1)。龍年正月平均回報爲7.9%(由5.8%至10.9%),在12月生肖當中排行第3名。

蛇年正月表現最差

令人驚訝的是,兔年其實是正月表現最佳的生肖,平均升幅達10.4%。不過,此雙位數回報其實是由1975年高達30.9%的強勁正月回報所帶動,這亦是有記錄以來表現第二佳的正月(圖3)。而恒指在過去5次兔年正月之中,有兩次下跌。至於正月表現最差的生肖方面,與農曆年全年表現一樣,同樣是由蛇年墊底。從圖5可見,恒指在過去4次蛇年正月均告下跌,跌幅介乎0.5%至6.2%,平均跌幅則爲3.4%。有趣的是,與龍年一樣,正月效應同樣出現在所有蛇年,不同的是蛇年走勢相反,正月與全年表現皆是下跌。

此外,過去10個農曆年,正月表現只失效3次(2018、2019、2020)(圖6),意味着十年內正月效應的概率達70%。而恒指在最近3個正月及農曆年全年均告下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