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近年來,延遲退休一直是每年兩會期間的熱點話題,延遲退休的年齡節點、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如何推行,都與公衆休慼相關。

臨近2024年全國兩會,這一話題將再次成爲委員、代表們討論的熱點。而與以往不同的是,過去數年的討論,在本年度似乎已經形成了相對確定的基本輪廓——近日發佈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3》在測算養老金替代率問題時指出:“延遲退休政策出臺在即,65歲可能是調整後的最終結果。”

此外,一位專家在相關會議上也表示,延遲退休可能會延到65歲,男女會趨於同齡

早前,國務院總理李強曾表示:“延遲退休政策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充分論證,在適當時候穩妥推出。”

年輕人不考慮養老

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爲男職工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 我國平均預期壽命已從1960年的43.7歲提升到2020年的77.93歲。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撰文指出,對個人養老金問題,存在着代際差異。“由於改革轉軌中的制度安排變化很多、已經退休的老年人、年輕人、畢業剛剛工作的人,其理性程度和他們測算的基礎有很大差異。人並不都是理性的。養老金是一個未來的問題,有些人不怎麼考慮,到中老年快退休的時候纔有危機感,個體差異也比較大。”

面對中國養老保障問題,周小川說:“有人認爲,車到山前必有路,到那時候,可以延長退休年齡,也可以提高企業的繳納比例。”

周小川在文中還回應:“雖然延長退休年齡是有空間的,但不是想延長多少年就延長多少年,這涉及平均健康水平和老年人的生產力,企業也會在成本上有所考慮。”

國外一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年齡,中國政府也在考慮結合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實施延遲退休。

延遲退休也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及社會養老保險收不抵支風險、維持政策代際公平的有效選擇。延遲退休可以使勞動者減少獲取養老金的年限,從而減少基金的支出。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約爲2.64億人,佔比18.70%,相比2010年,老齡人口上升5.44個百分點。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2021年3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要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個人養老金激勵不足

人社部數據顯示,2023年6月底,全國36個先行城市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人數達到4030萬人。

2023年,有調查報告顯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人員中只有1000萬人左右完成了資金的存儲,實際繳費人數僅爲參加人數的30%左右,人均儲存近2000多元,選擇1.2萬元定額繳費的人員比例低於10%。

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意識到個人養老金的重要性

《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3》,在測算養老金替代率問題時指出:“延遲退休政策出臺在即,65歲可能是調整後的最終結果。”

所謂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

《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2023》據此按照人口可工作40年測算,一位1995年後出生的個人,如果從現在開始加入個人養老金,並不間斷地繳費至64歲 (繳費共計40年),從65歲開始領取養老金待遇,那麼經過計算可以得到替代率大概爲14.77%。

即該典型個體一個月收入爲 8115元(2020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那麼每月需要繳費487元,個人所得稅適用稅率爲3%,相當於政府每月只減免了14.6元個人所得稅,全年也只不過175.2元。因此,要想獲得目標替代率,不僅上述典型個體的負擔較輕,而且財政成本也微乎其微。

該研究評價:“如果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我們可以得到該典型個體的待遇水平爲每月1199元(不對養老金待遇進行納稅),還是比較可觀的。當然,如此低的財政補貼和投資回報率,對於年輕人來說或許很難有足夠的激勵性。”

完善政策設計

而上述個體模式是按照65歲退休計算的,繳費年限與退休年齡與個人養老金的“獲得感”關係密切。

延遲退休同樣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涉及人口結構、就業市場和社保體系等多個方面,還需要多個部門在頂層設計和政策執行層面進行緊密配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王偉進近日撰文指出,鑑於當前社會就業壓力較大、養老保險制度尚不成熟等因素,建議遵循“循序漸進、小步慢走”的國際通行做法,設定較長的改革推進期,每年延遲的幅度不宜過大

他還建議:“考慮到我國男女不同性別間實際退休年齡差距較大,女性退休年齡偏早,與女性平均預期壽命高於男性、教育水平上升較快、男女家庭分工日趨平等的發展趨勢不一致,可研究逐步實現男女退休年齡趨同的可能。”

同樣,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仍需一定的時間。

中國銀行業協會祕書長劉峯建議:“首先,優化頂層設計,完善制度建設。一方面優化稅收優惠政策,包括對低收入羣體的補貼稅收優惠,對個人養老金賬戶繳費的納稅抵扣,以及對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金融機構的稅收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增加制度彈性,研究開展稅延養老險試點與個人養老金銜接工作,探索建立二三支柱賬戶轉移機制,構建統一的轉移接續平臺,規範機構間轉移信息交互標準,提高養老金制度的保障性和靈活性。”劉峯表示。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資本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胡繼曄向記者表示:“早在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推薦用健康期望壽命來反映居民健康綜合情況,因此,延遲退休不是無限制的,必須在健康期望壽命之內。在2010年聯合國開發署公佈的數據中,中國人期望壽命爲73.47歲,而健康期望壽命只有66歲。”

他建議,基於這些考慮,借鑑發達國家在延遲退休方面的經驗,結合中國的具體國情,“如果職工自願延遲退休,每推遲一年,至少應當增加其養老保險待遇5%—9%,以鼓勵更多人自願延遲退休,但不鼓勵超過66歲健康期望壽命的自願延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