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觀新聞

2月25日,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後逝世。一天來,他作爲民營企業家的傳奇故事、經典語錄、創業精神被人們不斷重溫、解讀。

宗慶後的人生是積極勵志的。青年時代的他經歷上山下鄉進農場,把農村生活當作磨鍊意志、強健體魄的機會;1978年,33歲的他回到杭州,接替母親在校辦工廠當工人,兢兢業業幹了9年;到了1987年,42歲的他懷揣着14萬元借款開始創業,從蹬三輪車送文具、賣冰棍,到收購國營罐頭廠,繼而開發娃哈哈兒童口服液、娃哈哈純淨水、AD鈣奶等產品並銷往全國,實現了企業的跨越式發展,也書寫了他作爲民營企業家的傳奇。宗慶後曾在很多場合提及,42歲才創業是他人生中最遺憾的事,但他“安於現實”的前半生和“大器晚成”後半生,又恰恰給當下35歲就遭遇職場危機的青中年人很多啓示。

宗慶後的成功,有個人努力,也有時代背景。他回到杭州的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正拉開序幕;他決定創業的1987年,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娃哈哈通過品牌營銷迎來企業大發展的90年代初,鄧小平同志發表了南方談話,隨後的十四大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以說,宗慶後在時代發展中成爲傳奇,同時也成爲時代發展的生動註腳。在個人的成功面前,宗慶後一直說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從底層崛起的凡人,只是幸運地趕上了好時代”。

但正是時代給予普通人機遇,造就了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也成爲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娃哈哈企業創辦35年間,在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建有81個生產基地、187家子公司,擁有員工近3萬人,位居中國企業500強、中國製造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前列,企業累計銷售額8601億元,利稅1740億元,上交稅金742億元。娃哈哈的這份“成績單”,也是民營企業對國家貢獻的縮影。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民營企業爲中國經濟的發展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以及90%以上的企業數量,爲提升中國經濟發展活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做出了重要貢獻。

今天,社會各界緬懷宗慶後,包含了人們對勇於開拓創新的企業家的尊重,對民營企業貢獻的認可,以及更多人能放開手腳去拼搏的期待。近幾年,受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影響,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現實的困難和挑戰,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和預期受到一定衝擊。當前,“看見”民營企業的貢獻,解決阻礙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融資難等老問題,營造讓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營商環境,更好地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顯得尤爲必要和緊迫。

近日,司法部、國家發改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共同組織召開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座談會,釋放出加快爲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信號,讓全社會對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生髮出更多信心和期待。

一個好的時代,是給予普通人機遇的時代。爲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立法,回應民營企業的關切,一定會提振民營經濟發展的信心,宗慶後的故事也將激勵更多普通人去奮鬥,去實現屬於“凡人”的夢想。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