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汽車業代表關注數據產權立法和電池、補能標準化建設|兩會·最希望

過去一年,中國汽車行業在充電補能、智能駕駛等領域飛速發展,伴隨成就而來的,是如何建立統一行業標準,規範各類研發、生產、應用的相關問題。

今年兩會期間,汽車行業的兩會代表們的關注焦點從電動化和智能化等技術方面的突破,擴大到了對行業標準規範、法律法規建立等方面,並針對這些問題帶來了自己的建議。

朱華榮本次兩會圍繞智慧交通、汽車數據產權立法和汽車消費環境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智能網聯汽車時代,汽車用戶的數據安全急需加強管理和保護。朱華榮認爲,現有法規中“汽車數據中非個人信息”有邊界模糊、權屬不明的問題,此問題不僅不利於個人信息保護,同時也不利於汽車公司充分利用相關數據。

朱華榮認爲,應當明確汽車數據中個人信息的界限,比如車輛自身及零部件工況類數據,道路、天氣等與外部環境有關的數據,無法識別到具體個人,應不屬於個人信息的範疇;而車控類數據及應用服務類數據中的不同數據與個人的關聯性存在很大差異,需要從立法層面進一步予以明確。同時還要進一步細化汽車數據產權規定,落實車企對汽車數據的資源持有權、數據加工使用權、數據產品經營權。

在汽車行業消費環境方面,朱榮華建議,推行汽車消費零售發票和上牌流程線上化,對於限行、限購政策,採取智慧交通管理辦法,通過市場調節手段等措施替代行政管理手段。另外在保險方面,建議推動車企與險企直接合作,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消費者保險購買成本。

朱華榮認爲,當前各汽車強國均已建成或在建集成車、路、雲全交通要素在環的未來交通混合現實大科學裝置(大型駕乘模擬器),但我國在該領域暫時處於空白。朱華榮建議,建立產學研用融合科研平臺,推進大科學裝置建設,並將項目納入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規劃,以保障資源投入。

今年馮興亞圍繞新能源汽車多項具體內容帶來了5項建議和1個提案。

隨着新能源汽車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動力電池的發展水平關乎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的進程,但是目前動力電池現行標準仍存在互相沖突、標準化程度不足等問題。針對充換電補能標準不統一、全固態電池標準缺失等問題,馮興亞提議統一大功率充電標準及換電標準、探索建立全固態電池標準體系。另外針對電力供需兩端難度疊加等問題,馮興亞還建議完善技術及標準體系、健全電價及電力交易機制、加大示範應用等建議。

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芯片自主可控能力是影響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針對國產汽車芯片設計技術有短板、核心製造整體落後、芯片應用覆蓋面不足且生態不健全等問題,馮興亞提出了攻克設計短板、提升製造能力、強化車端應用及完善應用配套等建議。

馮興亞認爲,對國家整體能源戰略而言,汽車產業過渡過於依賴單一能源路線存在風險。應當提出節能車的概念,作爲新能源汽車的補充,前者是一個既能穩住汽車產業基盤、推動國家經濟增長,又有助於“雙碳”目標達成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選擇。馮興亞建議儘快出臺針對節能車的中長期專項規劃和支持政策,完善稅收及限購等配套措施,加大正面引導、提高節能車的社會認可。在汽車出口方面,馮興亞提出促進產業國際合作、統籌出口共性課題、優化出口監管機制、加強資訊及運力建設等建議,多舉措護航出海高質量發展。

除了建議,馮興亞還提交了關於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款、明確智能駕駛法律責任認定的議案,呼籲從立法方面加快推動智能汽車高質量發展。

2023年中國成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尹同躍在兩會期間就中國汽車如何更好走向世界等問題接受了媒體採訪。

尹同躍認爲,要成爲世界汽車強國,就需要把關鍵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提升民族汽車品牌影響力。從一個世界汽車大國變成一個世界汽車強國,光靠銷量、光靠規模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在世界範圍內有自己的、讓別人認可的中國世界品牌。

尹同躍表示,下一個十年,中國汽車行業不僅僅要追求銷量、規模的全球第一,更要在技術創新能力、在品質口碑、在社會責任方面,爭取做到全球領先。在做好產品、做好服務的基礎上,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國汽車還要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大品牌建設投入,打造好的產品,爲中國製造、爲中國創造、爲中國品牌增光添彩。

隨着新能源汽車迅速普及,大量動力電池進入退役期。張濤認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目前的渠道規範和技術儲備都還有待提升。

對此,張濤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是改進動力電池設計,實現標準化、易拆解、易回收,同時引導企業協同開展易回收的動力電池產品設計,統一電池類型和規格標準。二是加快建立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梯次電池監控平臺,提高電池壽命、一致性和安全性等特性評估的準確性。三是創新回收利用商業模式,鼓勵整車企業、電池企業和回收利用企業建立產業聯盟回收模式,完善回收物流網絡和渠道。同時增強從業者的技能水平,強化技能人才儲備。

另外要從社會層面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試點電池回收“押金制度”,消費者購買汽車時支付押金,待電池回收後返還。適當補償通過正規渠道報廢電池的車主和企業,保證廢舊動力電池流入正規回收網點。

隨着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在持續增長,目前新能源充電設施規劃佈局、建設運營、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短板也暴露出來。作爲電力領域專業工作者的何光華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出了建議。

何光華認爲,完善新能源充換電基礎設施佈局,加大保障性公共充電設施建設運營補貼力度,結合既有居住區的改造,推動充電設施“整體加裝”,健全換電市場和雙向交叉市場機制建設等。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何光華還指出,一方面要加大高速公路上採用移動充電樁,緩解節假日充電急劇增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過技術發展可以讓V2G(電動汽車給電網送電)雙向充電方式得到普及和推廣,在充電方面更加便捷經濟。

據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專業委員會預測,到2027年,我國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將達到114萬噸,數量非常龐大。劉輝認爲,舊電池中含有、鎘、汞等有毒有害物質,如果不進行及時回收和再利用,將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對此,劉輝認爲應加快完善動力電池回收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明確企業的回收責任和義務,並建立統一的回收渠道和管理平臺,確保電池的規範回收和處理。同時,還需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注重環境保護,推動電池的二次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