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貿發展依託的產業基礎、要素稟賦、創新能力在不斷增強。

雖然今年的外貿形勢仍較爲嚴峻,但今年以來已有積極向好的趨勢。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61萬億元,同比增長8.7%。其中,出口3.75萬億元,增長10.3%;進口2.86萬億元,增長6.7%。

近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總體來看,外貿發展依託的產業基礎、要素稟賦、創新能力在不斷增強,我們的出口商品正在向價值鏈上游攀升,而且我們積極主動開放,進口市場機遇也在擴大,進出口都有很大潛力,外貿展現了較強的韌性。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我們是有信心、有底氣的。

在穩外貿政策方面,王文濤稱,從中長期來看,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關鍵是要培育外貿新動能,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重點將從四個方面發力:一是拓展中間品貿易,二是促進跨境電商出口,三是提高貿易數字化水平,四是推進貿易綠色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第一財經稱,外貿新動能問題不僅是維持市場份額不變的問題,而是要探尋外貿增長的新路徑,包括利用新技術、新規則等方式推動外貿發展,拓展多元化商品外貿發展的新空間。

“這既要有新產品或服務的提供以打開市場,又要把原有的商品通過新的渠道方式拓展到原有市場,就是要想辦法提升貿易規模和優化貿易結構。”劉向東解釋。

培育外貿新動能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北京)對外開放研究院、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教授周念利告訴第一財經,上述強調拓展的幾種貿易形式,與國際貿易整體變化趨勢相符。

在中間品貿易方面,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年初表示,隨着全球化和國際分工深入發展,中間品作爲鏈接產業上下游的紐帶,日益成爲全球貿易的主體,佔全球貨物貿易的比重超過一半,在促進全球貿易發展、保障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等方面,都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深度融入全球化,中間品進出口佔比不斷提升。

對於拓展中間品貿易,王文濤稱,我們將與有意願的全球貿易伙伴,深化產供鏈合作,構建打造包容、有韌性、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供應鏈。

根據海關總署,中間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產品。2023年,我國進出口中間品25.53萬億元,佔整體進出口總值的61.1%。其中,出口中間品11.24萬億元,佔我國出口總值的47.3%;進口中間品14.29萬億元,佔我國進口總值的79.4%。

王令浚稱,得益於配套完整的產業體系和強大的供給能力,我國大量出口中間品,滿足了全球不同地區的產業發展需要。從具體市場來看,我國對日本、墨西哥出口汽車零配件類,對美國、德國出口鋰電池類,對越南、印度尼西亞出口平板顯示模組類中間品,這些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同期,我國出口了超萬億元的紡織類和塑料類中間品,爲東盟、非洲等地區產業發展提供助力。

爲了促進跨境電商出口,王文濤表示,我們將完善通關、稅收、外匯等政策,加快構建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供應鏈和生態圈。

據海關初步統計,2023年跨境電商增長迅猛,全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參與跨境電商進口的消費者人數逐年增加,2023年達到1.63億。

周念利稱:“中國本來就是電商大國,在發展跨境電商這種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上具備創新優勢。同時,我們也擁有相應的產業基礎。”

在提高貿易數字化水平方面,王文濤稱,我們將以粵港澳大灣區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上海自貿試驗區、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爲載體,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加快國際貿易單據數字化,在多雙邊領域凝聚合作共識,探索合作路徑。

周念利分析,窄口徑界定的“數字貿易”是可數字化的服務貿易。隨着數字技術的發展,這一項在整個服務貿易中的比重正在不斷提升。“目前來看,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佔比,要遠遠低於服務產業在GDP中的佔比。服務貿易是未來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潛力源,而數字貿易又是服務貿易發展的潛力源。”

在推進貿易綠色發展上,王文濤認爲,這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我們將支持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綠色低碳產品貿易。建設貿易綠色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幫助外貿企業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提升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綠色發展水平。

根據中國能源基金會的一份報告,作爲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中國在全球綠色製造中發揮主要角色,這主要是通過“新三樣”清潔能源技術的發展實現的,即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板。據海關統計,2023年“新三樣”出口增速爲增長30%。

一些積極向好趨勢展現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根據海關統計,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2%。其中,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梁明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2023年,在世界經濟貿易動能明顯不足的背景下,按人民幣計價,我國貨物貿易額實現了2016年以來第七次再創年度歷史新高。中國外貿在連創年度新高的基礎上高位運行,實現了穩定增長,成績得來不易。

從具體指標來看,我國國際市場份額仍保持穩定。梁明預計,2023年全年中國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會在14.2%左右,與2022年基本持平。“外貿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是一個國家外貿出口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直接體現,出口份額保持穩定表明中國外貿的整體競爭力依然非常穩固。”

在談到當今外貿形勢時,王文濤表示,今年的外貿形勢處於十分嚴峻的態勢。一方面,多個國際組織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仍將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外需下滑壓力還是很大。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實施了約3000項貿易限制措施,遠高於2019年的1100項。世界貿易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速在3.3%,遠低於往年曆史平均值4.9%。地緣衝突、全球“超級大選年”等外溢因素,也會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但王文濤也提到,今年前兩個月,我們看到了很多積極向好的趨勢。

除了今年1~2月份進出口延續去年10月份以來的增長趨勢,王文濤說,由於去年3月份的基數比較高,今年3月份數據可能會有一些回落,但總體趨勢在向上走,往年春節前出現的進出口小高峯,今年一直延續到春節期間,一些中歐班列、遠洋貨輪、跨境電商和海外倉依然繁忙;不少企業出國參加展會、開拓市場。家電、汽車等重點產品出口訂單好於預期。

針對外貿面臨的困難和不確定性,王文濤稱,將主要從三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金融服務方面,將進一步加強對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保障,打出提前量。二是貿易促進方面,將繼續辦好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數貿會等這些展會,發佈貿易促進信息和國別貿易指南,同時鼓勵企業多參加境內外各類展會。三是人員往來方面,近期中外航班往來在進一步恢復,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加以推進,推動便利商務人員簽證申領,支持企業開展貿易促進和供採對接。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近日也表示,貿促會將大力開展“千團出海”行動。面向歐美、日韓、東盟、拉美等重要經貿夥伴,將組織超過1000批次企業團組赴海外參展辦展和考察洽談,助力企業拿訂單拓市場,支持地方開展招商引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