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3月18日訊(記者 黃心怡)“AI獨角獸”雲知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知聲”)更新招股書招股書,繼續推進港交所主板上市進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國際爲其聯席保薦人。

這已是雲知聲第二次衝刺上市。2020年11月,雲知聲曾經向上交所科創板遞交過上市申請,但僅隔3個月便宣佈終止。

成立至今,雲知聲已獲得啓明創投、摯信資本、磐谷創投、中網投、京東、中電健康基金、中金、360、高通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在大模型浪潮下,雲知聲也在2023年發佈了600億參數的山海大模型,目前的版本參數規模已迭代至千億,計劃將應用在智慧生活及智慧醫療領域。

《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基於山海大模型的雲知聲門診病歷生成系統,已在北京友誼醫院落地試用。

此外,雲知聲還與格力、平安科技、北京協和醫院、中國人保等客戶建立合作。

數據顯示,過去三年,雲知聲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34.4%、30.8%及27.4%,包括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能智工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雲知聲的收入分別爲4.56億元、6.01億元和7.27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收入計,雲知聲是2022年中國第四大AI解決方案提供商,市場份額爲0.6%。從數據來看,雲知聲與前三名的收入差距較大。

雲知聲曾於2020年11月向科創板遞交了上市申請。但在2021年2月,雲知聲就撤回了發行上市申請。當時,商湯科技、雲從科技、曠視科技、格靈深瞳等AI企業均先後衝擊資本市場,可是結果並非都能達到預期。

以AI四小龍爲例,商湯科技、雲從科技儘管成功上市,但在資本市場表現並不如意。雲從科技曾一度跌破發行價15.37元,近日的股價則在發行價附近徘徊。而商湯科技從上市首日的開盤價是3.91港元,跌至發稿前的0.840港元。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則尚未能上市成功。

二次衝擊上市的雲知聲,依然難逃人工智能企業普遍虧損的命運。2021年、2022年和2023年,雲知聲的淨虧損分別爲4.34億元、3.75億元和3.76億元,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爲1.72億元、1.83億元和1.37億元。

據此計算,雲知聲在過去三年的時間內累計虧損近5億元。對於虧損,雲知聲方面歸因於高額的研發開支。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爲1.88億元、2.87億元和2.86億元。

此外,雲知聲還存在回款困難問題,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爲1.15億元、2.66億元與3.69億元,應收賬款相對於營業收入的佔比分別爲44%、58%與61%,應收賬款佔收入比例逐年提高。截至2023年4月30日,雲知聲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貿易應收款項中約人民幣7030萬元已結清,佔比僅13.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