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1810.HK)今日公佈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第四季度,營收爲732億元,同比增長10.9%。淨利潤爲47億元,同比增長50.3%。經調整淨利潤爲49億元,同比增長236.1%。

2023年全年,小米營收爲2710億元,同比下滑3.2%。淨利潤175億元,同比增長598.3%。淨調整淨利潤193億元,同比增長126.3%。

  詳見:小米第四季度營收732億元 經調淨利潤49億元
  相關閱讀:全文|小米Q4媒體業績會:SU7可能有點貴 手機今年一定要突破6000到1萬元價格段

財報發佈後,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盧偉冰,副總裁、CFO兼天星數科CEO林世偉等高管出席了隨後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了數位分析師的提問。

以下即爲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實錄:

高盛分析師Timothy Zhou:我這邊有兩個問題想要請教管理層。第一個是想請管理層再與我們更多分享一下您對全年行業以及公司的手機出貨量的展望?特別是管理層如何看待不同地區競爭格局的變化?

我的第二個問題是,想請教管理層關於小米手機高端化的策略。我們看到小米14、小米14 Pro以及小米14 Ultra在過去兩個季度的成功,可否請管理層再詳細分享一下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在2024年,我們看到一些頭部友商有的提高了促銷的程度,有的提高了高端產品出貨量的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小米對今年國內以及海外高端化的進程有哪些預期?

盧偉冰:你的問題大多與手機相關。

對於2024年的整個手機大盤,我認爲會是一個微增長的狀態。增長的幅度可能會比較小,也許只有一、兩個點,應該看不到特別大的增長可能性。

對於小米來說,我認爲增長的目標可能會遠高於行業增長的速度。我們內部也有全年預算,對行業最核心的工作夥伴也給出了2024年全年的預測。

你的問題提到了不同地區的競爭格局變化。我認爲全球的市場,簡單來講可以分成三類,除了中國市場之外,還包括海外的發達市場、海外的新興市場。

中國市場大家已經看得到,去年小米還是增長了約百分之一點幾個點。去年的中國市場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市場,這幾年大家也看得到,每一年小米的市場份額都在增長,所以,我相信今年我們還會有市場份額的增長。對於發達市場,海外主要是歐洲市場。

歐洲市場方面,去年小米全年的市場份額在20%多一點。可以說在歐洲市場,整體來看已經形成了非常穩定的小米、三星、蘋果這三個品牌“三足鼎立”的態勢。我忘記第四名的具體數字了,大約已經到5%以內了。所以我認爲現在的市場格局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化。對小米來講,我們主要要做的是提高產品結構,尤其是高端機的進展。

新興市場方面,我認爲還是呈現出非常多的區域性特點。比如非洲可能會有佔非洲份額比較大的品牌,拉美、東南亞等都是如此。但是我相信大家也看到,小米去年在新興市場,尤其是中東、非洲、拉美等都有非常好的市場份額提升。我相信在這些市場中小米在規模上會有非常大的變化。

你的第二個問題有關高端化。我認爲高端化的成功因素情況是這樣:大家其實在過去幾年,或者說小米13成功了之後大家都在說小米的高端化有沒有很強的持續性。首先,我認爲小米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端化方法論,我們認爲這種方法論有很強的普適性。這裏的普適性指的是它是一個跨品類的,不僅僅是對手機有效,對其他品類依然有效。我認爲它不僅僅是對中國市場有效,對海外市場也有效。這種方法論我們已經掌握了,正因如此,我們才能讓小米的高端化穩步往前走。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在於對技術的持續投入,在產品方面的“高端體驗無短板”。這是我們總結出來的一些成功因素。

關於你問題中提到的其他友商行爲,無論是促銷還是提高出貨量,我認爲對我們沒什麼影響,我們會按照自己節奏去走。再大的影響也不如小米14發佈前的影響大。在我的印象裏,小米14發佈前整個行業有非常強的悲觀情緒,但最後小米14還是以無可爭議的業績來證明的小米在高端方面有非常強的動能。

我相信2024年小米的高端化,無論是在中國市場還是海外市場,我相信都會有非常大的進步。並且在中國市場我們今年有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因爲小米14和小米14 Pro已經讓我們在4000到6000的價格段站得很穩了。2024年對小米來講,我們最重要(工作)就是在6000元到1萬元價格段實現突破。

海外市場方面,其實大家也可以看到,在歐洲市場,小米14的售價是999歐,小米14 Ultra售價是1499歐。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進入到了1000歐到1500歐的價格段。因爲在海外市場,小米前期在500歐至1000歐這個價格段已經實現立足。總的來說,小米的高端化正在進入新階段。

林世偉:我這邊補充幾個數字,可能剛纔忘記提了。

大家可以看小米去年在中國的ASP(平均銷售價格),相比2022年,2023年同比增長超過了19%。這證明了我們的高端化還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在中國區。大家可以再看我們在4000至6000價位段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區2023年是16.9%,2022年只有7.6%。所以可以說我們在這個價位段大大增加了提高了市場份額。

如果只看第四季度的話,去年第四季度我們在4000至6000價格段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8.2%,是中國安卓第一。這也是證明了小米一直在高端化方向繼續發展。去年我們也統計了一下,小米高端手機的出貨量佔我們所有手機出貨量超過20%,提升了大概2.5個百分點。這幾個數字都證明了小米高端化的成功。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ndy Meng:我的第一個問題想接着剛纔我們同行提到的海外銷售問題,因爲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小米一月份在東南亞五國的銷量其實是實現了超過100%的同比提升。想請教一下盧總(盧偉冰),能不能與我們分享一下小米銷售表現明顯好於同行的主要原因?是否可以與我們分享一下,2024年小米在東南亞市場有沒有具體的市場份額或者銷量增長目標?

我的第二個問題有關AI相關的功能。我們看到一月份三星Galaxy S24系列手機和Google Gemini大模型合作,推出了一些包括同聲傳譯等很有吸引力的AI功能。2024年的話,小米手機在海外的機型是否會與Google Gemini這樣的AI平臺合作?如果不採取和行業其他平臺合作的路徑,小米是否會依靠自身的 AI能力和研發推出相似的或者更有競爭力的AI新功能?

盧偉冰: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情況是這樣。

在2020年到2022年這三年的時間裏,我們在海外的出差幾乎都停下來了。所以在2023年我們加大了海外出差的力度,也加大了對市場一線的調研。

我是去年五月份去到東南亞,跑了差不多三個市場,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等。看了之後我們認爲機會還是比較大。因此,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小米在東南亞市場還是做了很多工作調整、策略調整和一些業務梳理。今年應該看得到結果,我也相信這些工作會逐漸呈現非常好的產出。當然,你提到的100%增長只是一個月,它可能無法代表我們全年的情況。因爲東南亞在一月份也有很與中國春節相類似的情況。但的確小米在東南亞的整個業績發展勢頭還是非常不錯的。

市場份額方面,我相信小米在2024年的市場份額會上一個臺階。這幾個國家從整體來看,小米在其中的成長勢頭都是非常的不錯,包括菲律賓、越南等等。我看了一下小米在越南最新一個月的市場,我看到數據顯示小米已經差不多到了第一的位置。要知道東南亞市場在前期不是我們特別強勢的區域,所以我個人認爲(提升)空間會非常大。

你的第二個問題有關AI。我們也看到了三星S24系列推出的功能。我想說的第一點在於,我們也是谷歌全球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所以谷歌的一些功能我們也會去商量,但我們也會關注小米自研功能有哪些優勢,也就是說我們採取的是“既要合作、又要自研”的方式,基於“哪一個對用戶體驗更優,我們就會採用哪個”的基本策略。

正好上個星期六的晚上,我們的團隊也給了我一份小米14系列上推出的AI功能和三星S24系列的功能對比,我發現有一些我們特殊的功能,他們沒有;有些他們特殊的功能,我們沒有。現狀既是如此。我也沒覺得三星在AI方面比我們有更好的優勢,因爲它所推出的AI功能基本上還是來自谷歌對它的支持,而我們推出的AI功能基本上是來自小米自研。

我們也有基本的時間表。我相信如果他們推出的功能我們沒有的話,我們應該會在一個比較快的時間之內把相關功能補上去。

以上是目前的進展情況。

花旗銀行分析師Tina:我這邊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還是想要再跟進一下手機業務。我看到小米手機毛利率的提升還是很顯著,雖然三季度會稍微高一點,但是手機毛利率也是相對有8個點的同比增長。能否請管理層與我們細分一下,這其中有多少是來自產品結構提升?因爲去年四季度的小米14的效果是非常不錯。

另外,我也看到小米庫存已經在的健康水平,原材料的下降也是比較明顯的。管理層認爲在未來幾個季度這種成本的優勢是否還能持續?另外,像盧總所言,成本確實已經提升了,似乎價格也有加速上漲的趨勢。展望未來,公司計劃如何平衡毛利率?或者說如何在2024年實現更健康、平穩的毛利率?

我的第二個問題是想請教管理層有關小米的IoT業務。去年企業IoT業務的增長似乎可以抵消電視、電腦銷量的下滑。但從今年來看,整個IoT的需求的氛圍是否有改善?特別是海外市場方面,是否能恢復顯著增長?管理層對增長有哪些預期?

盧偉冰:我先定性的回答你的問題,林世偉會從定量的角度再給出解讀。

關於你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手機毛利率提高的問題。

毛利率的提高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個是產品結構的組合有了很大的改變;第二個就是成本的下降。這兩個因素對我們手機的毛利率產生了非常好的、正向的影響。去年其實最重要的是內存成本的下降。最近的成本上漲也主要圍繞內存成本價格的回彈以及屏幕成本的上漲。但其實我們也會看到其他器件的成本還在持續下降,例如像SOC的成本、結構件的成本以及相機模組、傳感器等相關成本都在向下走。

但是,我們認爲整體成本還處於上升趨勢,這的確會對手機的毛利率有負向的影響。但是對小米來說,我們最大的優勢在於手機已經成爲IoT的策略之一,也就是說我們有一些IoT組合,IoT的毛利率又會提高。因此綜合來看,我們還是有信心讓毛利率保持非常穩定的水平。

你的第二個問題有關IoT。我們其實能夠看得到,小米的可穿戴成長是非常快的,我們的平板也是非常快的。僅僅兩年半,我們去年就實現了全球前五、中國前三,我相信小米進入全球前三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長。此外,小米大家電的成長也非常快,我相信大家後面會看到小米大家電業務呈現非常強的價值。目前在前期我們還是在做基礎能力的構建。筆記本業務,我們其實前期講過,在2021年將筆記本業務併到手機部之後,小米的筆記本業務已經回到了非常健康的程度。電視業務方面,我們在去年的年底也併到了手機部,大家也會看到我們電視業務會有非常快的好轉,即產品的SP上去了、毛利率也上去了。再有就是小米生態鏈業務的變革。生態鏈業務的變革會在今年打基礎,我相信今年基礎打好了之後,會對我們未來的生態鏈穩健發展打下非常好的基礎。

綜上,我認爲小米的IoT業務還是有非常大的潛力,尤其是在海外市場。你剛纔也問到,海外的IoT業務其實佔小米整體收入的比例還是比較低,邏輯上來講,它的收入比例應該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我剛好從國際出差回來,我覺得這個空間是非常大的。總而言之,我認爲2024年小米的IoT業務會有非常不錯的成長。

林世偉:我就補充幾點。

大家可以看第四季度的毛利率,剛纔盧總也提到,影響因素包括手機產品組合、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另外,我們在庫存管理上,去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所以我們的存貨跌價也會有一些回沖,這是因爲我們的把庫存管理好了,所以也會導致老品賣掉之後會有一定的利潤回沖。

另外,2022年初我們也做了一些售後服務的政策改動,所以那時會有對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一次性的影響,但這在2023年第四季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這都是影響手機毛利率同比提升要素之一。剛纔盧總也說了,小米目前關注的是“人車家全生態”,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僅關注在手機毛利率的波動,但是同時我們在整體的毛利率裏其實還是相對穩定的,尤其是過去幾個季度,都是在20%以上的水平。從“人車家”的策略來說,我們還是以人爲中心,我們會從用戶的角度去看產品爲他們帶來的價值。

另外,從電視來說,剛纔盧總也說了,電視、筆記本業務在2023年可能會有一定的收入下降,原因之一確實和大環境有關。第二個原因則是我們還在調整業務,讓它們變得更健康、利潤率會更高。所以這也是調整過程中會出現的情況。

“空冰洗”方面,因爲“空冰洗”最近的增長還是比較快,這也是我們集團的非常重要的戰略投資之一,但你會發現其實我們“空冰洗”的市場份額還是有很多的增長空間。

瑞銀集團分析師Hongyi Su:我的問題有關小米汽車。當然關於小米SU7的產品細節我們很希望在28號再揭曉,但是剛纔在銷售渠道上,其實盧總也提到線上和線下有很多種銷售和體驗的方式,包括小米之家和2S店等。

我想請問管理層,在這方面戰略上面是否有更多可以與我們分享的?在年底之前,在銷售渠道的覆蓋程度上小米有沒有一些目標?其次是關於“人車家全生態”的問題,管理層是否有更加詳盡的策略上的規劃?隨着全生態的打通,小米該怎麼樣去做一個新的終端,從而帶來更積極的影響?

盧偉冰:小米SU7會在28號發佈。這一次在渠道上,我們會把小米在新零售過去多年的成功實踐,結合汽車行業特色,形成現在的小米汽車新零售的佈局。

首先,我們有自己的交付中心,也就是小米的汽車都是小米自己交付的。所以大家可以到我們交付中心,不僅僅是可以交付,還能進行體驗和購買。第二,在小米之家mall的基礎上我們會擴大面積,形成汽車與現有3C產品的融合店。未來大家會看到更多門店擴大面積、換到很好的位置。第三,現在很多汽車投資人,他們在原來4S店的基礎上做了改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2S店。2S店只有“service”(服務)與“sales”(銷售)這兩個職能,因爲交付是我們自己負責。因此,未來消費者若想體驗到我們的車、購買車的話,上述三個地方大家都可以去。

由於整個小米之家的標準化、數字化管控得非常好,所以大家會享受到非常接近的、非常類似的體驗與服務。下一步我們也會開出越來越多的門店。我們最近在全國招商,目前來看招商熱度非常高。我們會秉持非常剋制和聚焦稀缺的開店策略。

至於“人車家全生態”,隨着小米的車業務正式開展了之後,它預示着的一個閉環的開始。但這個閉環從完善到完美還應該有很長一段路。我相信在車業務的發展過程當中,我們的業務形態會打磨得越來越好。我也相信“人車家全生態”閉環之後,用戶和小米之間的生態粘性會加強,必然也會給小米的互聯網服務帶來非常好的收益。

中信分析師Yingbo Xu: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關於汽車。我們看到小米SU7是一款非常吸引人的產品,並且後面可能會有銷售。但我們更關心的是在小米SU7之後,後續代際的產品規劃,不知道管理層能否能給我們一些中期的展望,不一定很具體,但是在大體方向上能否給我們一些預期?

我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看到AI進展在雲端上的潛力,同時我們也看到小米提到了在終端的端側AI存在的潛力和機會。但是實際上對於投資人來講,我們在想象端測AI的應用上可能還是有一些想象力的受限,能否請管理層幫我們展望一下未來一、兩年端側AI上可能會有的一些進展?以及我們在端側AI上有哪些佈局和準備?

盧偉冰:你的問題提到後續的小米汽車的規劃。

我先說一下小米SU7這款車。因爲小米的目標是在未來的15至20年成爲全球前五的汽車品牌,也就意味着我們肯定不會是某個細分市場的玩家,我們肯定會走全渠道、全品類的路線。只是我們從哪個產品的品類開始切入而已。小米SU7我們切入的是一款C級純電豪華轎車,它是我們的第一款車。

對於一款車來說,行業的開發週期基本上大概需要三年左右。我們肯定已經在開發後續的車型了,至於說後面的車型是怎樣的矩陣,今天我很難與大家透露。但我相信大家對汽車並行開發不陌生。

對於小米SU7這第一款車,我還是將這款車賣好、讓消費者滿意、體驗好、產品質量好、各個服務好,對我來說這纔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AI大模型方面。我們以前講過,小米採用的是“端雲結合”的策略。端側的話,大家會覺得跟雲端相比會有一些弊端,比如它的算力可能是不夠的、它的帶寬可能也是不夠的,但是我覺得端側有端側的好處,比如成本高、隱私保護好。

同時,我覺得端側的算力也在不斷提高;端側的整個模型優化效率也在不斷提高,這樣它的成本會不斷降低,效率會不斷提高。其實在小米14 Ultra上我們就呈現了一些端側的AI能力。我相信未來的小米15的發佈,或者我們小米澎湃OS 2.0的發佈,大家會看到非常多我們基於端側AI以及“端雲結合”的功能的推出。

中金分析師Hanjing Wen:我這邊有兩個問題。首先第一個問題是,想請教管理層,我看到小米互聯網業務2023年的收入和毛利率都創下歷史新高,尤其是廣告的業務增長是很快的。所以想請教管理層,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今年以及往後小米後續怎麼來繼續提升互聯網業務,尤其是廣告業務的盈利能力?

第二個問題是結合了之前同行的問題,關於手機市場今年的展望。結合小米今年的銷售策略和投入的規劃,管理層如何看待手機市場在今年的競爭?尤其比如說在海外像拉美、非洲這些地區小米會有哪些打法?

盧偉冰:關於如何提高互聯網的毛利率,或者提高互聯網的收入。

首先,互聯網的毛利率和收入依賴幾點。第一個依賴就是我們的存量用戶。大家可以看到去年我們的存量用戶在全球範圍內大約增長了10%,也就是說我們大約增長了接近6000萬的存量用戶,到了6.2億多。大家可以看到過去幾年應該來講,我們手機存量用戶的增長態勢還是非常的好。對小米來講,我們的互聯網收入不僅僅來源於手機,還有平板、電視,其實這些都可以爲我們貢獻互聯網收入。

其次,大家需要看我們的產品結構以及背後的用戶結構。我認爲一個高端手機用戶的互聯網收入貢獻與一箇中端用戶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這幾點影響在過去幾年都有一個非常好的、明顯的變化。

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我覺得其實競爭無處不在,我沒覺得哪一年就比哪一年競爭要強了很多,反正玩家在這裏,不在這裏打就在那裏打。這是一個常態。對小米來講,海外市場的潛力是非常大的。我舉個特別簡單的例子。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非洲去年全年下來佔比不到10%。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北非市場,比如埃及、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等等這些,我們的市場份額是百分之二十幾,這也就意味着我們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市場份額比9%還要少很多。

但是大家又看到,小米在尼日利亞(尼日利亞可以說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市場之一)。在這個市場裏面,我們在去年的年底市場份額已經接近20%了。我其實剛從尼日利亞回來,我告訴我的團隊小米在非洲這個最大市場裏能做到20%,意味着在其他的市場我們其實也可以做到的,因爲20%還不是我們的成長上限。

總而言之,我覺得海外市場的潛力還是非常大。拉美方面,我是去年年底去了一趟,我們在哥倫比亞擁有百分之三十幾的市場份額;但是向阿根廷的市場,我們只有5%的市場份額。也就是意味着說我們還有非常多的潛力可以去挖。

所以說小米在手機業務上的成長還是有非常大的空間。我們之前曾提出來說小米要成爲全球手機銷量第一、超越三星,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小米實實在在要去做的目標和行動之一。

林世偉:我補充幾個數字。

剛纔你說的幾個地區,比如說非洲,非洲去年我們的手機出貨量同比增加了45%,大盤增長了6%。但是說剛纔盧總也說了,我們的市場份額也只有8.9%。所以其實可能還是有一定的增長空間。拉美方面,大盤增長了2%,我們的出貨量增長11%,但是總體來說我們的市場份額是排第三,16%左右的市場份額。所以在這些地區小米可能還是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第二個就是互聯網方面,剛纔盧總提到了用戶的增長以及佔比。我再說其他兩個點,第一個就是大盤的廣告投放,去年可能大家會看到中國是有一個大盤的廣告投放增長。我們也是其中一個受益者。

第二點就是國際,隨着我們的國際用戶量越來越大,我們在國際的變現能力也越來越強。在國際上,你會看到我們的佔比去年已經達到全互聯網服務的28%,所以廣告增長有一部分也是海外的互聯網廣告收入帶來的,促使我們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合作,我們的用戶量也吸引了更多的廣告投放。

華泰證券分析師Xuedong Chen:我有兩個小問題。前面盧總和同仁也都提到了AI市場,大家也同意AI非常火熱。前面也是盧總講到了AI對於手機這邊的影響,我理解生成式AI和大模型對小米IoT業務目前看起來是不是也會有一些正面的拉動?包括對於小愛同學?怎麼讓 AI能力賦能小米“人車家全生態”以及澎湃OS生態?

另外,前面也提到了新興國家市場的需求目前看起來還是比較好的。作爲全球的品牌,小米今年除了手機之外,是否會有更多的產品進入到海外的某些區域性市場?

盧偉冰:我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小米汽車發佈之後,歡迎大家到車上去體驗一下我們的車機系統,尤其需要體驗一下我們小愛同學在小米SU7上的應用,你就會發現小愛同學在大模型的加持之下,它的反應的準確度、對語義的理解都會有非常大的提高。

未來的話,不僅僅是手機,我認爲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產品、所有的場景裏面AI都會有一種能力,不僅僅是說我們用AI去做一個什麼樣的功能,或者說我們把它炫一下,它不是侷限在AI擴圖或者是怎麼樣。這些都是小功能。

其實我們澎湃OS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構成,我們稱之爲HyperMind,主動智能。我們希望在最終的未來AI能夠主動感知人的需求、響應人的需求,而不是通過人去發出一個命令來去響應人的需求。這應該是我們最終的追求。

關於你的第二個問題。我認爲新興市場對小米來說有非常多的機遇,剛纔也都講過,無論是拉美還是中東、非洲還是東南亞,我覺得每個市場中存在的機會都很多。其次,今天我們在新興市場裏面賣的主要產品還是手機、可穿戴、平板、電視、掃地機、滑板車。其實我們還有非常多的產品。

在我看來,我們在現有產品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另外我們還有很多的產品還沒有出去。我相信未來我們一定會在這些市場裏面將更多的產品帶下去。在中國市場,小米IoT佔比大概在50%;海外整體來講還不到20%。所以這其中的空間是非常大的。但是要把這麼多的產品帶出去,要把它去賣好、去服務好,他需要的就是我們先把生產能力去構建起來,如果我們不能把平臺能力構建起來,我們擔心會失控。

正因如此,我們選擇將國際市場打造成一個安全、高效的平臺,這也是我們最重要的目的。在我看來,海外市場也好、其他品類也好,都值得非常大的期待。

東方證券分析師Jian Kuai:我這邊有兩個問題。

我的第一個問題有關小米的研發費用,因爲我看到2023年小米在研發方面確實還是投入了挺大的力量,剛纔盧總也講到過,小米後續要做不僅僅是細分市場的車企,可能是要進行全產品線的佈局。管理層能不能就研發費用這一塊與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是關於AI這一塊,剛纔也有不少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我的問題是,從中長期來看,管理層怎麼看待AI對公司在盈利模式方面帶來的新形式或新進展?還是說小米僅僅把AI作爲增強手機競爭力的一個工具?或者說整個行業您覺得大家會以什麼樣的一個方式來在市場進行競爭?

盧偉冰:我們去年的研發投入是190億,如果說大家去看我們過去七年的研發投入的年複合增長大概在35%左右。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小米還會維持一個比較壓強的研發投入策略。

好處在於我們的現有業務,大家也看到我們的財報應該說還是有非常強勁的利潤貢獻,小米在這個方面應該還會不遺餘力的去投,大方向不會變。可能2024年的具體數字我很難與大家分享,但是大方向一定是這樣的。對此我覺得應該沒有什麼太大的疑問。

關於大模型的中長期,首先, AI大模型出來之後到底對小米是利好還是利壞,這是我們首先要做的判斷。我們內部肯定認爲是利好,爲什麼是利好?我們認爲一個企業擁有的數據、擁有的用戶、擁有的場景,你就一定能夠把大模型利用好。

對小米來說,我們有着最豐富的用戶,我們不僅僅有手機用戶,我們還有IoT這麼豐富的用戶。如果按照用戶的覆蓋來講,我估計小米在全球能覆蓋十幾億的用戶。第二,這麼多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我們有豐富的場景,所以我們的長遠覆蓋是最多的。第三,因爲我們有用戶、有場景,所以我們有海量的數據。有了這些之後,我相信AI會發揮非常多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講,對小米來說,AI還是非常利好。有了AI之後,我相信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會尋找到更多的盈利模式。我認爲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