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文章的開頭,我想請你思考一個問題:影響幸福感的最大因素是什麼?

不妨先想一想,再往下拉,繼續閱讀。

可能不少朋友的回答,會是財富、事業、理想、生活環境、社會地位……

這些因素當然對幸福感都非常重要,但它們可能並不是最重要的。

那麼,影響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呢?哈佛一項持續了 85 年的研究,給了我們一個答案。

這項研究的名字叫「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項目」,是有史以來跨越時間最長的成年人生活研究。研究開始於1938年,至今已經跨越了85年,換了4任負責人。它跟蹤了724個家庭,包括最初參與研究的家庭,以及他們子女所組成的新家庭。

不賣關子了。它給出的答案是什麼呢?是「人際關係的滿意度」。

這可能跟很多人的直覺相悖。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物質條件才能帶來幸福,這項研究一開始也是這樣認爲的。他們將許多物質條件優越的人納入研究之中,包括富人、名人和明星。

但是,研究結果發現:這些人的平均幸福感的確比普通人要高一些,但並不是最高的。缺乏交心朋友、較爲疏遠的家庭氛圍,以及不利於建立親密關係,都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幸福感。

平均幸福感最高的人羣是什麼呢?是對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人際關係感到滿意的人。跟物質條件、社會地位等其他因素都無關。

1

這可能是一個令人有些意外的答案,但它其實又很合理。

我在許多文章裏都講過:社交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在幾乎所有的需求模型中,積極的社交反饋,都是一項最基本的需求,跟食物、睡眠、穩定性是並駕齊驅的。

比如:2020 年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長時間缺乏跟其他人進行社交時,會在大腦中引起跟飢渴非常相似的反應,亦即焦慮、不安、恐慌,以及對有效的社交線索的渴求。(Livia Tomova等,2020)

再比如:另一項研究發現:當人類跟有生命的對象互動時,大腦前額葉皮層中有一條通路會被激活;反之,跟無生命物體互動時,這一通路則保持靜默。(Ninomiya等, 2020)

以及:2014年一項研究發現:積極的社交線索本身就是一種獎勵,就像喫飯、喝水一樣,能夠激活大腦的獎賞迴路。(Bhanji 和 Delgado, 2014)

也就是說:對於人類來講,社交併不僅僅是一項心理需求,甚至是一項生理需要。如果缺乏良好的社會聯繫,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

原因也很簡單:靈長類動物之所以能夠進化成人類,超過這顆星球上的其他物種,依靠的就是兩個字:羣居。羣居所形成的交流和協作可以充分發揮羣體的能力,促進智慧更好地形成和發展。

因此,對於社交的渴求,並非僅僅寫在人類的基因裏。實際上,對於其他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也發現了類似的結果。

長期來看,如果你得不到有效的社會聯繫,那其實無異於在讓自己的大腦「挨餓受凍」。

2

可能有朋友會問:可是,我的性格本來就比較內向,甚至還有些社恐。爲了滿足社交需求,難道我非得強迫自己去跟別人社交,去做我不願意做的事情嗎?

不是的。請注意:我們討論的重點是「人際滿意度」,而不是「你擁有的朋友數量」。

什麼叫人際滿意度呢?簡單來說就是:你覺得自己的社會聯繫足夠了,那麼它就是足夠的,跟你有多少朋友、花多少時間去社交,都沒有關係。

反過來,哪怕你天天跟朋友在一起,你覺得不夠,那就是不夠。

因此,內向者反而有更高的優勢:他們往往不需要很多朋友,會有更強的獨處的需求,因此,他們花在社交上的時間精力,反而要比外向者少得多。

並且,「人際滿意度」並不僅僅包括朋友,它的範圍是很廣的。家人,同事,鄰居,身邊的陌生人,維持弱關係的點頭之交,網上認識的人,等等。但凡一切可能跟自己產生社會聯繫的,都包含在其中。

同樣,它所衡量的,其實並不是簡單的「你有多少朋友」或者「你花多少時間跟朋友在一起」,而是:你在生活中,是否是一個願意敞開自己、跟別人建立積極而良好的關係的人。

這纔是關鍵所在。

你在生活中,是總是拒人於千里之外,很少跟別人交流,做什麼事都獨來獨往;

還是願意適當地敞開自己,打開心門,讓別人瞭解你,跟別人建立正向的關係?

後者可能會是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充實、更具幸福感。

3

如果你想開始嘗試後者的生活方式,可能先從一個簡單的技巧開始:保持微笑。

我知道大家每天都非常忙,也很累。但不妨想一想,你已經有多久沒有發自內心地發出微笑了?多久沒有主動跟別人問候、打招呼了?

這不僅僅是傳達一種友好的信號,同時也是給自己一種正向的自我暗示和肯定。

(當然,部分服務業的朋友不包含在內,他們每天保持笑容已經十分辛苦了)

試着讓自己保持微笑,跟店員、鄰居、保安、前臺、外賣員、快遞員……一切產生瞬間聯繫的人打招呼,點點頭,傳達一個善意的問候。

試着讓自己在跟同事交流的時候,保持友好、善意和剋制,試着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和交談,向對方傳達一個良好的信號。

試着在網上看到別人分享生活、分享喜悅的時候,給出不吝的讚美和肯定,讓這種快樂融入更大的快樂裏面,回饋給每一個人。

生活對每個人都並不容易,但決定用一種什麼樣的姿態去面對它,至少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的。

4

其次,可以給自己定下「日行一善」的規則,向他人伸出援手,幫別人一個舉手之勞的小忙。

試一試:每天抽出一點點時間,幫別人一個小忙,跟別人建立聯繫:

可以是解答一個問題,分享自己的見解;

可以是參與討論和交流,給別人一個響應;

又或是爲別人提供一個建議和指導,解決別人的困惑……

我把它叫作「5分鐘給予」。它並不會耗費你什麼,但可以給你帶來巨大的精神回報。

很多人會有一個誤區,認爲:幫助別人就是爲了獲得回報,必須當別人給予我同等的回報時,我纔會感到快樂。

其實不是的。給出幫助本身,就是一種正向的獎勵,它本身就能激活我們的獎賞迴路。

原因很簡單: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體驗到那種跟他人和世界聯繫在一起的緊密感。這種緊密感能夠滿足我們大腦渴求的聯繫、認同和價值需求,爲我們提供強有力的能量和反饋。

因此,不妨試試爲別人提供舉手之勞的幫助,無須耗費太多時間精力,而是把它當成每天日常生活中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有回應更好,沒有也無妨。給出幫助的姿態,本身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肯定和獎賞。

5

第三點,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支持部落」。

什麼意思呢?找到一些跟你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朋友,形成一個小小的羣體。他們可能有些來自線上,有些來自線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彼此瞭解,彼此認同,有較多的相似點和共同點,有一致的愛好和價值觀,願意爲彼此付出一些時間。

這就是你的「支持部落」。當你有開心的事情時,可以跟他們分享;當你失落和難過時,也可以向他們求助。即使他們無法實實在在地幫助你,但他們的存在本身,就已經能夠爲你提供力量和支撐。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夠跟他們一起去做一些事情,比如一起玩一款遊戲,讀一本書,參加一場活動……就更好了。這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場域」,讓你們建立更多、更豐富的聯繫,讓「原子」緊密聚合起來,形成「分子」。

這個「支持部落」的規模在多大爲宜呢?不用很大,4-5個人,最多十來個人就可以了。這也是人類學家鄧巴的建議:在我們的社交圈裏面,最核心的圈子有兩層,第一層叫做支持圈,大約5個人;第二層叫做共情圈,大約10個人。

這15個人,就是我們最核心的友誼,也是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人。

想一想,你有這麼15個人可以傾訴你的心事,可以毫不在意地互相逗趣、閒聊嗎?當你需要幫忙的時候,你能夠找到多少個人,能毫不猶豫地爲你伸出援手?

試着去把他們列出來。這可以成爲你生活動力和支持的來源。

6

我在 如何改掉壞習慣? 中提到了改變習慣的幾個技巧,但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沒有提到:那就是利用團體的力量。

當你想養成一個新習慣,或是改變舊習慣時,如果只是依賴自己的力量,其實是不太夠的。你會遭受到頑固的慣性和舊行爲模式的抵抗 —— 它們就像一股阻力,拼命地把你往回拉,企圖抵消你建立新習慣的努力和行動。

這時,來自團體的力量,就可以爲你注入更多的支撐,幫助你跟慣性對抗。

因此,現在有一種流行的「搭子」文化,其實是很科學的。存錢搭子,打卡搭子,早起搭子,筆記搭子,讀書搭子……萬物皆可搭。

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習慣,又擔心難以長期堅持下去,不妨試試組建這麼一個小團體。不需要很多,幾個人足矣,熟人更好。平時可以在羣裏互相監督,彼此加油,一起分享,共同鼓勵。

同樣,你也可以加入一些社羣和小組,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交流和討論。這會比你一個人咬牙堅持要有效得多,也能更持久地行動下去。

很多人在大學時一定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就是去教室和圖書館自習,會更容易學下去,效果也更好。原因就在於:當我們置身於一個有力的「情境」之中時,它本身就能夠成爲一個強大的推動力,鼓勵我們採取跟情境相一致的行爲模式。

在這裏,一個「搭子」,一個社羣,一個團體,就是一種「情境」。當你置身其中,那種氛圍、環境和基調,就能幫助你在「行動」的天平上,放下一塊砝碼。

好的情境本身就會對人有正向的激勵和影響力,好的團體亦然。

7

最後,聊聊同樣非常重要的一點:多花點時間和心思,去陪伴你生命中那些對你來說很重要的人。

我們有一種績優文化,這種績優文化不斷鼓勵你去前進、去奮鬥,去成爲更好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很容易忽略一點,那就是去發現平凡和普通生活中的美,去全身心投入地跟你的家人在一起,交流,聆聽,陪伴。

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跟你的家人促膝傾談過了?有多少次你們一起喫飯的時候,大家並不搭話,而是自顧自地刷着手機、看着屏幕?

不妨試一試,每週抽出一點時間,跟父母打個電話,聊聊家長裏短,聊聊最近的生活;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跟你的伴侶和孩子好好說說話,拉近距離,而不是隻顧着坐在電腦和手機前面。

試一試花一點時間去陪伴你的家人,暫且把其他任務放下,一起做一些事情。看一部片子,出門散散步,聊聊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享受這種安寧的平靜和沉浸感。

它並不宏大,但卻是細微而真切的幸福感來源,是匯成河流的涓滴美好。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L先生說”(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