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在華銷售放緩之際,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開啓了2024年的中國行。

庫克此番中國行頗爲高調,從3月20日與中國演員鄭愷“偶遇”開始在微博“造勢”,此後無論是參加媒體見面會還是站臺上海靜安的蘋果零售店開業儀式,庫克和蘋果都能毫無意外地登上新聞頭條,引來大量關注。

22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庫克,雙方就蘋果在華髮展及中美經貿關係進行交流;24日,庫克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

公開資料顯示,庫克早在1996年就第一次到訪中國。擔任蘋果CEO後,庫克於2012年首次訪問中國,此後到訪中國總計次數超過20次,其足跡遍佈中國各地。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庫克中國行的重要一站就是和中國供應商互動。2023年他到訪立訊精密,今年則和比亞迪、藍思科技長盈精密相關負責人一齊現身,似乎力圖破除市場對蘋果轉移供應鏈的擔憂。

“對於蘋果的供應鏈來說,我覺得沒有比中國更爲重要的地方了。”庫克在此行中說。實際上,不僅僅是供應鏈,庫克頻繁的亮相和發聲,無一不在說明:中國是蘋果不可放棄的市場。“上下夾擊”的窘境

在庫克到訪中國之前,2024年以來,蘋果公司就被負面新聞圍繞。其中最致命的無疑是指向其成長性問題:蘋果在華銷售下滑,多家投行下調蘋果評級。

2024財年第一財季(2023年四季度),蘋果大中華區營收僅爲208億美元,佔比17%,同比減少13%,並且遠低於華爾街235億美元的預期。且在五大核心區域中,只有大中華區營收出現明顯下降。

今年以來的銷售數據也不容樂觀,2024年前6周,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同比下滑24%,排名跌至全國第四。3月初,一紙35億元的集體訴訟和解協議更是揭開蘋果傷疤,庫克被指早年間隱瞞了中國市場對iPhone需求下降的事實。

爲什麼中國市場的下滑讓蘋果和投資者如此緊張?因爲過往3年,蘋果高增長的最大動力就來自中國。

由於華爲退出高端市場,2021年-2023年,蘋果一路攻城略地。Counterpoint調查顯示,2021年蘋果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從上一年的55%上升至60%,2022年更是達到75%。2023年受華爲迴歸影響,蘋果份額降至71%,但仍獨佔鰲頭。

這顯然離不開大中華區市場的助力。尤其在2021年,蘋果中國市場的增長成爲最大亮點。

2021財年第一財季,蘋果營收1114.4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大中華區營收爲213.13億美元,同比增長57%,大中華區成爲蘋果第三大營收區域。餘下三個財季,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增速分別達到87%、58%、83%。

2022財年,蘋果整體營收增長放緩,但大中華區仍有不錯的表現,例如在第一財季,蘋果總營收增長11%,大中華區增速達到21%。

進入2023財年,蘋果連續四個季度營收同比下滑,大中華區也有三個財季下滑。儘管有消費電子市場整體下行的影響,但大中華區的市場需求變化顯然是關鍵因素。

另一面,中國也是蘋果重要的供應鏈基地,有數據顯示,全球超90%的iPhone出自中國製造。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曾統計蘋果2021財年的200家供應商名單,其中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企業佔據逾50家,如果算上外資在中國內地的代工廠,這個數量規模將更爲龐大。這意味着蘋果公司不僅依賴中國市場,更依賴中國製造。

但近年來,蘋果對供應鏈的調整轉移不斷引起全球的關注。曾有報道顯示,蘋果未來幾年要準備在印度生產至少20%的iPhone年產量。

光大證券早前發佈的一項數據亦顯示,2018年蘋果200大供應商中有150家公司在中國內地設廠,數量達358家(佔比46.4%),到2020年工廠數量減少至259家(佔比42.5%),同期東南亞工廠數量則呈顯著增加趨勢。

上述消息交織,一邊是下游市場的不買賬,一邊是上游供應鏈不穩定性的憂慮,蘋果“心掛兩頭”,庫克此行穩定人心的用意明顯。繼續投資中國

3月21日晚,位於上海靜安寺下沉式廣場的蘋果靜安零售店正式開業,庫克也來到了現場。這是蘋果大中華區第57家門店,上海第8家門店,爲中國最高規格的蘋果旗艦店,等級僅次於蘋果紐約第五大道店。

庫克親自爲零售店開業站臺較爲罕見,這無疑是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前一日,庫克還在上海接受媒體採訪,並表示,對蘋果供應鏈來說,沒有比中國更重要的地方,且過去30年來,蘋果一直擴大在中國的供應鏈並增加投資。

3月22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庫克,庫克再次表態,中國人才資源豐富、創新活力強,是蘋果公司的重要市場和關鍵供應鏈夥伴。蘋果公司將繼續致力於在華長期發展,持續加大對中國供應鏈、研發和銷售的投入。

雖然此前蘋果要轉移供應鏈的消息讓市場風聲鶴唳,但近期蘋果確有動作顯示在擴大對華投資。

3月中旬,蘋果公司官方網站發佈消息稱,將在上海和深圳擴建及新增實驗室,爲智能製造,產品的可靠性、質量和材料分析提供支持。據蘋果官方披露,蘋果在中國先進應用研究實驗室方面的投資已經超過10億元人民幣,隨着深圳新設施的增加,這一投資將繼續增長。

這是否預示着蘋果供應商策略的變化?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蘋果的供應商策略在轉移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挑戰,比如手機生產線轉移到印度後,引起市場對其質量下滑的擔憂。蘋果可能是在尋找更多的合作伙伴來確保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靈活性。近年來,蘋果的供應商策略可能更加多樣化,不再只依賴於少數幾家大型供應商,而是尋找更多的小型供應商來分散風險。”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朱克力則表示,“蘋果的供應商策略過去幾年中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蘋果一直在尋求供應鏈的多元化,以降低對單一地區或供應商的依賴。此前傳出的供應鏈轉移消息,正是這一策略的體現。”

“然而,這並不意味着蘋果會放棄中國市場。事實上,中國市場對於蘋果而言,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蘋果在中國的供應鏈佈局相當深入,許多重要的零部件和組裝工廠都設在中國。因此,蘋果在強調中國市場的同時,也在努力平衡全球供應鏈佈局,以確保生產的穩定性和效率。”他說。關注碳中和

在庫克的中國行中,蘋果與供應商的互動向來是產業人士關注的焦點,或可以從中管窺果鏈技術升級的要點。

此次與庫克互動的是三家中國供應商——比亞迪、藍思科技、長盈精密。據公開信息,比亞迪是iPad主要代工者之一;藍思科技是蘋果的玻璃供應商;長盈精密則爲Mac、Apple Watch、Apple Vision Pro等產品線提供關鍵外觀件等產品。

在媒體採訪中,他讚揚了中國供應商,他表示,如今中國工廠現代化水平已經很高了,擁有非常先進的製造能力,訓練有素的工人。

這並非是庫克第一次與供應商互動。去年10月,庫克到訪浙江嘉善的立訊精密工廠時,特別參觀了蘋果手錶S9的總裝產線、背部水晶模塊的製造線和包裝生產線。據悉,立訊精密爲蘋果iPhone、Apple Watch、AirPods、Apple Vision Pro等產品提供開發與製造服務。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庫克對供應商的關注似乎都落在了環保和綠色。此次挑選的三家中國供應商產品雖各不相同,但都已實現100%使用清潔能源爲蘋果生產。

而其去年參觀立訊精密時,一個重要行程便是參觀立訊精密工廠屋頂的光伏板。立訊精密工廠內部打造了大面積的屋頂光伏基地,使用太陽能爲產線提供電能,這是以可再生能源的思路來實現碳中和。

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時,庫克也沒有選擇參加時下大熱的人工智能或產業研討會,而是關注產品如何實現碳中和。會上,他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對話,話題聚焦蘋果公司近年提出的到2030年所有產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庫克說,蘋果公司一直致力於實現碳中和。2020年,蘋果在全球的公司運營已實現碳中和。目前,蘋果公司最大的碳排放來自供應鏈和客戶使用。2015年以來,蘋果公司的碳足跡總量(包括供應鏈和客戶使用)方面下降了45%,這是很大的進步。

到2030年,蘋果將實現所有產品全生命週期的碳中和,包括整個產品價值鏈(包括產品製造和產品使用)轉用100%清潔電力。

他說,要實現2030年碳中和的目標,主要受到材料、運輸和用電的影響。談及如何用回收材料來製造產品,庫克表示,蘋果最大的目標就是不向地球上攫取分毫就能製造產品。“我們希望不斷循環利用,所以要有非常好的技術支持,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去年,蘋果已發佈了第一款碳中和產品Apple Watch S9,“完全可以使用再生稀土了,這是非常大的一步,電池裏的鈷也是可循環利用的,還有鋁合金也能達到很好的循環利用。”他說。

這意味着,對蘋果中國供應商來說,實踐碳中和是重要目標,而這一過程或許會帶來新的產業機遇。

(實習生黃宏韜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