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勞動報

脊椎側彎已成爲我國兒童青少年第三大高發疾病

骨科專家:關鍵在於早治療

楊軍林在接診病患。

■吳澤順 攝影 顏筱依

脊椎側彎,已成爲繼肥胖、近視後,我國兒童、青少年健康面臨的第三大高發疾病。近期,青少年脊椎側彎的人羣是否有明顯增加?

對於市民們的疑問,上海市新華醫院脊柱中心主任、兒骨科主任楊軍林教授表示,脊椎側彎不可怕,關鍵要早發現早治療。目前全國青少年脊椎側彎發病率控制在3%以內,數據增長波動不大,優先推薦以形體鍛鍊爲主的保守治療。

發病率不超過3%

在新華醫院脊椎外科門診,來自無錫的父母特地帶着4歲的女兒前來問診。“在家看電視的時候,小朋友的頭總是往一邊歪着看,這是不是脊椎側彎導致的?”面對孩子媽媽的疑惑與擔憂,門診醫生通過觸診初步判斷,孩子歪頭屬於姿勢習慣問題,並不屬於側彎範疇。

“對於脊椎側彎,家長們首先要認清概念。”楊軍林表示,一般而言,脊椎彎曲10°至20°爲輕度側彎,20°至40°爲中度側彎,40°以上爲重度側彎。“許多小朋友脊椎彎曲在10°以下,屬於姿勢不良,並不屬於脊椎側彎的疾病範疇。”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青少年脊椎側彎發病率控制在3%以內。引起側彎的病因尚不明確,平時姿勢不良或其他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低頭玩手機、寫作業姿勢歪斜等是導致側彎原因之一。“目前而言,並無權威數據表明青少年患上脊椎側彎的數量有明顯增加,家長不必過於恐慌。”楊軍林說道。

堅持形體鍛鍊最重要

脊椎側彎不可怕,關鍵在於早治療。楊軍林帶領團隊制定了一套“形體鍛鍊爲主矯形支具爲輔”的保守治療方案,在臨牀上效果顯著。

“絕大部分輕度側彎和姿勢不良的小朋友,不需要用矯形支具,只需要根據醫囑,堅持進行一定量的形體鍛鍊如燕子飛,通過鍛鍊肌肉把脊椎骨骼拉回來,就能夠達到矯形效果。對於中度甚至40°至60°重度側彎的患者,經過形體鍛鍊與矯形支具的組合治療,在3至6個月後也有機會免除手術。”楊軍林介紹道。

脊椎側彎保守治療方案在實施過程中,也需要孩子與家長齊心跨過一些“坎”。楊軍林發現,孩子喜歡偷懶無法堅持形體鍛鍊、支具戴着不舒服無法堅持佩戴、家長不夠重視病情是治療過程中的三大難點。小林(化名)是一名確診爲中度脊椎側彎的14歲患者,早期經過個人定製的治療方案,她的脊椎從25°側彎矯正到了10°左右。身體上的好轉讓她與家長都放鬆了警惕,未再繼續堅持鍛鍊和佩戴,近期複查她又反彈回了20多度側彎。

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

對於青少年脊椎側彎,近年來,上海越發重視做好預防篩查工作,並在校園內大力推廣青少年脊柱健康篩查與宣講,做到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除了學校體檢,家長如何自查孩子是否存在脊椎側彎的隱患?

楊軍林同樣給出了方案:“在孩子收腹挺胸的情況下,一看兩邊肩膀是否對稱,二看兩邊肩胛骨是否對稱,三看兩個腰凹是否對稱,最後再摸棘突是否在一條直線上。通過這樣的查體,家長可以初步判斷脊椎是否存在側彎風險,是否要前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楊軍林強調,青少年的骨骼發育尚未定型,因此越早發現越早干預,治療效果就越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