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謝陶    每經編輯 唐元    

透過開封“王婆說媒”的爆火,我們看到了在地文化藉由社交平臺所釋放出的“指數級”吸引力,也看到了以00後爲代表的年輕消費羣體對於差異化、個性化文旅體驗的追求。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多元的消費浪潮中,一座城市與遊客之間需怎樣建立起“姻緣”?而當下的“爆紅”又該如何轉化成未來的“長青”?

“淄博燒烤喫了,哈爾濱冰滑梯坐了,天水麻辣燙嚐了,是時候去開封找王婆談個對象了。”

近期,河南開封萬歲山景區的相親節目《王婆說媒》因其濃郁的市井文化魅力以及主打“爲年輕人提供個平臺”而迅速走紅網絡,被網友稱爲“接地氣版《非誠勿擾》”。“開封王婆”抖音平臺的粉絲數更是迅速突破600萬人。

某種程度上,“王婆說媒”幾乎憑一己之力將開封萬歲山景區打造成了“大型相親現場”,亦將文旅的“潑天富貴”吸引到了這座中原小城。途家平臺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清明假期,王婆所在的萬歲山景區搜索量暴漲800%;而開封民宿預訂量同比去年增長5.7倍。其中超六成客人爲00後,組團勇闖“相親局”。

透過開封“王婆說媒”的爆火,我們看到了在地文化藉由社交平臺所釋放出的“指數級”吸引力,也看到了以00後爲代表的年輕消費羣體對於差異化、個性化文旅體驗的追求。

我們不禁思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多元的消費浪潮中,一座城市與遊客之間需怎樣建立起“姻緣”?而當下的“爆紅”又該如何轉化成未來的“長青”?

“王婆說媒”本身是景區讓遊客體驗古代市井文化的節目。說媒現場,王婆身着古代媒人服飾,頭梳髮髻、手持紅繩,以幽默風趣的語言營造輕鬆的相親氛圍;來自各地的“喫瓜”羣衆熱情助陣,充當“氣氛組”爲尋愛的年輕人加油鼓勁。而在線上,網友們更是熱切期待,紛紛呼籲王婆“全國巡演”,幫助自己覓得良緣。

線上線下結合,一來一去之間,“王婆說媒”迅速成爲一個極具話題性的文旅現象,將“潑天的富貴”帶到了開封,實現了城市與遊客之間的“雙向奔赴”。究其本質,其關鍵在於對在地文化的深入挖掘包裝,亦來自於對年輕消費羣體消費需求的準確把握與尊重。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國內旅遊城市與遊客之間彷彿都是在“自說自話”。各地熱衷於“學習外部經驗”,缺乏對“在地性”的探索與發掘,陷入到單一的發展模式之中,嫁接出一大批“不中不洋”的景區,複製出一大批千篇一律的文旅小鎮/古城。與此同時,遊客則在野蠻生長的文旅環境與槽點滿滿的文旅體驗中,叫苦不迭卻又無可奈何。

近年,隨着文旅消費羣體的年輕化、細分化,消費需求不斷升級,那些千篇一律的文旅場景日漸式微,更多具有獨特辨識度與體驗感的文旅產品和場景開始被看見、被傳播、成爲新興的文旅“風向標”。

無論是貴州“村超”以草根之姿刷新人們對文旅體驗的想象,還是“頂流”爾濱依託本地文旅稟賦打造出“冰雪奇蹟”,還是開封“王婆”藉助在地市井文化,引領、創造出更加聚焦年輕人的文旅需求,一座城市其文旅的獨特辨識度與體驗感始終來自於“在地性”。

這種“在地性”來自於一個地方悠久的歷史文脈及多元雜糅的生活狀態,它可以是一個傳統民俗、一條充滿煙火氣的老街、一份地道的美食、抑或是一個“自然長出”的場景或體驗,就像是天星小輪之於香港,簪花女之於泉州,玉林小酒館之於成都。這種在地性,在文旅發展過程中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一座城市與遊客能夠真正建立起“姻緣”的關鍵所在。

因此,在剛過去的假期,我們得以見證國內文旅市場迎來了“小城的勝利”——一衆小城深入挖掘“在地性”,憑藉極強的文化辨識度與差異化的旅遊體驗在各大榜單上脫穎而出。根據文旅部統計數據,3天清明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1.19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假期遊客量漲幅超過50%的目的地城市分別爲泰安、淄博、天水、開封、景德鎮。

而去哪兒平臺數據顯示,天水、開封、泉州在“麻辣燙”“王婆說媒”“簪花遊”特色文旅標籤帶動下,酒店預訂量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2倍、4.5倍、3.3倍。並且從客源年齡看,00後是最大的主力,佔比近四分之一。

不過,在“小城的勝利”與“潑天的富貴”之外,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吸引大量外部“流量”,獲得極高的關注度,的確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旅產業的重要參照。但這只是階段性參展,不是全部的參照。

一座城市,或準確地說,要想在文旅產業方面有所建樹的城市,如果在打造文旅業態或消費場景時只是盯着那些不可預知的“流量密碼”,只是沉醉於誰誰誰又“寵粉”了,卻忽視了在地居民的需求。那麼它的文旅產業只會是曇花一現的,缺乏真正的動力。

文旅產業,它關乎的不只是一時的數據及流量,而是一座城市在高速轉型發展過程中那些“魔鬼的細節”——城市的生活質感與文明程度;它不應是憑空製造出的種種噱頭,也不是違背市場規律開發出的各類“奇觀”。它始終聚焦的是大衆的樸實需求——更多元的生活方式,更獨特的生命體驗。

這裏的大衆不僅僅指的是外地遊客,更包括本地居民。長久以來,很多地方都將兩者“對立”了起來。殊不知,本地人才是一座城市最早的、最龐大的、最寶貴的“遊客”。無論是發展夜間經濟、打造綠道體系、還是完善文旅消費場景,其立足點與出發點都應該是這座城市最早的一批“遊客”。唯有此,一座城市的“在地性”才能不斷傳承煥新,本地的生活方式及城市活力才能充分展現。而這纔是城市與遊客建立起長久“姻緣”的根本。因爲只有你真正盛開了,清風且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