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靈霄

4月10日晚,中國證監會發布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

證監會表示,全年作出處罰決定539項,罰沒款金額63.89億元,市場禁入103人次。加強重大要案懲治,全年共辦理案件717件,其中重大案件186件。

同時,加速推進常態化退市,全年共47家公司退市,其中強制退市44家。對財務基礎薄弱、真實性存疑及存在重大違法違規的企業,採取重點問詢、現場檢查、底稿覈查等措施。

“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加強發行上市全鏈條監管需要進一步夯實資本市場基礎法律制度。” 有分析人士表示,加強誠信系統建設、調解系統建設,以高標準做好投資者權益保護,流程中“強監管、防風險與促發展”一體推進,有利於推動資本市場重點領域風險持續收斂。

夯實全面註冊制下基礎制度建設,全面落實“零容忍”要求

資本市場基礎法律制度、重要制度的強化爲市場運行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法律保障。例如,《公司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等重要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完善,提高了市場主體的行爲規範;制定《上市公司獨立董事管理辦法》,則推動形成更加科學的獨立董事制度體系。

修訂《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將企業債券總體納入公司債券監管框架;修訂《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進一步夯實期貨交易所監管的制度基礎;修訂《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引導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這些措施有助於加強債券和期貨市場的監管,提高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從而推動資本市場的整體健康發展。

在分析人士看來,全鏈條監管核心除了嚴把IPO入口關、及時清退劣質企業外,還在於能依據相關法規倒逼上市公司守法守規,依據制度嚴懲欺詐發行、財務造假、信披違規等違法違規行爲。

在監管執法方面,證監會全面落實“零容忍”要求,加強了對資本市場違法行爲的打擊力度。通過辦理重大案件、加強日常監管和改進監管手段,有效維護了市場秩序,保護了投資者利益,提高了市場的誠信水平。

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推動資本市場重點領域風險持續收斂

在投資者保護方面,首例涉科創板上市公司特別代表人訴訟澤達易盛案以訴中調解結案,7195名投資者獲2.8億餘元全額賠償。紫晶存儲案中介機構通過先行賠付程序賠付1.7萬名投資者10.86億元,是新《證券法》修訂後的首單先行賠付實踐。證監會首次適用當事人承諾制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分別與紫晶存儲案四家中介機構簽署承諾認可協議。

其次,促進金融司法協同聯動,加快建設在線調解系統實現與“總對總平臺”、“12386熱線平臺”對接。充分發揮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功能,支持中國(深圳)證券仲裁中心高質量辦理資本市場仲裁案件。

證監會表示,將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持續高標準做好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圍繞中小投資者利益“痛點”深入開展持股行權活動,推動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2023年註冊制的推行使得企業上市流程更加透明、高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的質效不斷增強。同時,監管機構通過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和加強權力監督制約,提高了市場的穩定性。

在優化誠信建設制度機制上。截至2023年底,誠信數據庫共收錄主體信息111.7萬餘條、證券期貨系統誠信信息14.3萬餘條。持續做好證券期貨市場誠信信息公示查詢工作。並以此創新開展資本市場活躍主體嚴重失信預警公示,全年發現並公示嚴重違法失信信息244條,向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推送資本市場違法失信信息50262條。對欺詐發行、違規披露、證券服務未勤勉盡責等有關主體重點強化失信懲戒與信用監管協同,資本市場的誠信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在權力監督制約方面,監管機構持續推進政務公開,加強法制審覈,主動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以及司法監督,確保了監管權力的規範透明運行。全年辦理行政應訴案件556件,行政糾紛得到及時有效的化解。這些措施有助於構建一個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增強了監管機構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證監會表示,2024年,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堅持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零容忍”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爲,嚴懲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市場亂象,爲實現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堅持強監管、防風險與促發展一體推進,推動資本市場重點領域風險持續收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