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肖世清 趙景緻    每經編輯 馬子卿    

據市場消息稱,4月10日,一位招商銀行客戶經理表示,目前,該行已不再新發三年期、五年期大額存單產品額度。消息發佈後,引發市場關注。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採訪了一位招行客戶經理,該客戶經理表示,“三年期、五年期大額存單在招行APP上沒有額度了,只有等不定期開放。”

該客戶經理還向記者介紹稱,該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額度了”,目前兩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爲2.15%。記者注意到,目前招行APP上已經沒有三年期大額存單選項。

據悉,因具有收益率高、流動性好、安全性強、功能豐富等特點,銀行大額存單產品向來廣受用戶追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用戶瘋搶”“上架就售罄”“一單難求”等大額存單暢銷事件在市場上頻繁上演。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北京、深圳地區部分國有大行、城商行三年期,甚至兩年期大額存單產品已從存款產品的貨架上悄然“消失”,轉而主推的熱銷產品是以低風險的理財、保險產品爲主。一位北京銀行客服就告訴記者,目前,該行大額存單目前最長是一年期,無三年期、五年期產品。

有銀行大額存單要靠搶

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目前多數銀行兩年期、三年期的大額存單產品依舊在售,但利率幾乎與同期限的定期存款產品持平。建行深圳分行產品展示信息顯示,該網點兩年期、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別爲1.9%、2.35%,與同期限的定期存款產品一致,如若起投金額均爲20萬元,到期的利息收益是相同的。

“現在(我行)沒有三年期的大額存單,只有兩年期的。”在深圳一招商銀行支行,一位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

據招行客戶經理介紹,目前該行三年的大額存單已經“好幾個月沒有額度了”,目前兩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爲2.15%。記者注意到目前招商銀行APP上已經沒有三年期大額存單的選項。

日前,招商銀行表示,後續三年期、五年期大額存單的發行可能需要看一下整體的資產負債情況,這些決定了未來產品的發行計劃。暫時來講確實是額度不足,有額度的最長的期限是兩年期大額存單產品。

在定期存款方面,招商銀行一工作人員表示:“月初放出了三年定期2.6%的額度,我們客戶經理名下有少量的額度,手機銀行自己存只有2.4%。”此外,該工作人員表示,2.6%的利率需要三天內從行外轉入資金。

除了招商銀行,廣州銀行深圳某支行工作人員也表示,該行的大額存單要靠搶,“如果是新客戶,是有額度的。但如果已經開過賬戶了,就得看有沒有額度,一般我們是(每月)8號、18號、28號早上九點發額度。”工作人員介紹,該行搶購的大額存單起存金額分爲50萬元和20萬元,對應的利率爲2.75%和2.7%。

國有大行方面,中國銀行線上渠道顯示,目前三年期大額存單均顯示“額度不足”。

此外,記者在北京銀行APP上也看到,目前該行在售的大額存單產品,兩年期、兩年期已“不復存在”。目前,僅存一個月、三個月、半年期、一年期大額存單產品利率分別爲1.8%、1.8%、2%、2.1%,起存金額均爲20萬元。

記者以存款人身份諮詢該行客服,三年期、五年期大額存單產品相關情況,對方回覆道:“大額存單目前最長是一年期,無三年期、五年期產品。”

不過,記者走訪發現,一些銀行還有額度。例如,平安銀行深圳某支行理財經理表示,該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爲2.5%,20萬起存。記者注意到,該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爲2.6%,較大額存單利率高0.1%。

工行一理財經理表示,該行目前三年期大額存單和普通定期利率相同,“最多就是大額存單有可轉讓功能。”此外,據工作人員介紹,該行三年期大額存單目前有額度,利率爲2.35%。

“我們有一年期、兩年、三年,還有三個月、六個月等期限的大額存單,中途要用的話可以做轉讓。”建行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行三年期大額存單最高年利率爲2.35%。

存款利率普遍低於3%

記者注意到,目前多數銀行兩年期、三年期的大額存單產品依舊在售,但利率幾乎與同期限的定期存款產品持平。

例如,興業銀行APP顯示,該行起存金額20萬元的兩年期、三年期大額存單產品利率分別2%、2.6%。但該行1萬元起存的一年期、三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利率分別爲1.95%、2.60%。

另外,記者在建行深圳分行一網點發現,該行兩年期、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分別爲1.9%、2.35%。與同期限的定期存款產品一致,如若起投金額均爲20萬元,到期的利息收益是相同的。

走訪調查中,記者注意到,隨着三年期大額存單產品的悄然下架,低風險的保險、理財產品成爲各家銀行主推產品。目前,三年期大額存款以及定期存款利率已普遍低至3%以內,而受益較高的銀保產品則成爲銀行銷售策略的重點。

當記者諮詢北京銀行目前風險較低、利率相對較高的產品,客服回覆表示:“我們目前在售的均爲非保本理財產品,可前往就近營業網點諮詢有理財職業資格的理財經理。”

記者來到北京地區一工行網點諮詢,大廳內無任何存款產品宣傳展示,大廳內僅有的展示是現金管理類的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包括淨值型理財產品、同業存單及存款固收類開放式法人理財產品等。

深圳地區平安銀行一理財經理介紹:“我們銀行有增額終身壽險,利率3%,可以一次性購買,也可以分三次存進去,存完之後如果要用的話,第五年可以支取”。

除了這類期限較長的增額終身壽險,銀行也有期限較短的兩全保險。招商銀行一理財經理便介紹了一款三年期的兩全保險(分紅型),“保單期限就是三年,三年到期退出,保底收益是每年1.6%。算上分紅整體年化收益有3%。”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保險產品不等於存款。上述招行理財經理表示,保險產品前幾年現金價值比較低,需要確保前期資金不用纔可以存。否則,提前支取也可能造成本金虧損。

部分銀行削減大額存單額度

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銀行業的淨息差收窄,是市場普遍比較關注的問題。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淨息差爲1.69%,已經跌破《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中自律機制合意淨息差1.8%的臨界值。

以招行年報爲例,2023年該行淨利息收益率爲2.15%,較上年下降0.25個百分點。招行表示,爲了保持淨利息收益率的相對穩定,報告期內,該行進一步加強資產負債組合管理,資產端,持之以恆抓好貸款投放,同時加大債券的配置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負債端,着力推動低成本核心存款的增長。

而近期,中小銀行再迎一波存款“降息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期河南、陝西、雲南、貴州等地多家中小銀行密集發文宣佈下調定期存款利率。涉及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等不同期限的存款產品,下調幅度從5個基點至45個基點不等。

分析近期三年期大額存單等產品“消失”的原因,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近年來銀行存款及負債成本明顯上升,部分銀行淨息差壓力增大,銀行通過合理壓降大額存單等定期存款產品,優化存款負債結構,降低綜合負債成本。

“只要目前銀行負債成本及淨息差壓力不減,銀行仍有動力主動優化負債結構,部分高息存款產品發行將控制在較低水平。”周茂華稱。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表示,一般而言,商業銀行需要根據自身的資產負債情況進行大額存單額度的管理。目前,部分商業銀行大額存單額度不足,主要原因是這些商業銀行存款增長情況較好,不需要依靠大額存單帶動存款數量的增加或者進行存款結構的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爲了更加精細化地管理存款付息率,削減了大額存單的額度。

對於此後非保本的理財、保險產品是否會成爲銀行重點銷售產品,周茂華表示,目前存款市場仍存在一定“失衡”,尤其定期存款佔比明顯高於常年水平。

隨後,周茂又補充稱:“隨着經濟復甦,消費和投資活動活躍,物價穩步回升,金融市場情緒逐步恢復,居民儲蓄與金融資產的配置比重將逐步向常年水平迴歸,對於理財、保險等產品的需求,有望逐步增加。”

楊海平認爲,商業銀行積極推薦分紅型終身壽險產品,主要考量是在信貸有效需求相對不足,存款利率下行的趨勢下,針對客戶尋找定期存款替代型理財產品的需求,主動出擊,有效維護客戶。由於其兼具保障與投資功能,分紅型終身壽險產品契合大多數客戶的風險偏好,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