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解放日報

服務企業,豈能“嫌貧愛富”

杜晨薇

杜晨薇

優化營商環境,各地、各部門這兩年都在尋找自己的着力點。有些非經濟部門,原本常年不需要和企業打交道,現在也紛紛在職權範圍內出臺相關政策舉措,或推出有關服務,許多都得到企業歡迎。不過也有企業反映,一些政府部門出臺的支持政策只盯着大企業、大項目,更渴望被關注的中小企業卻無法享受,政策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全民”爲營商服務做貢獻,這種意識必須點贊。要知道,營商環境本來就是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土地政策、稅收政策是,融資服務、人力資源服務也是,有時候街角的小賣部,路邊的小花園也都有貢獻。唯有整體動員,才能從根本上改善一座城市的營商環境。

不過,服務主體多了,政策體量大了,有些現象開始顯露出來。其中最顯著的、也最該警惕的,恐怕就是服務中隱含的“嫌貧愛富”傾向——越是大企業、500強企業,得到的各方關注越多,享受各個部門的支持越多。中小企業,儘管是中國實體經濟的基座底盤,得到的雪中送炭式的關愛卻遠遠不夠。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面上來看無外乎三種。其一,相關部門對企業的走訪調研還不到位。走訪量不夠,收集到的問題就不免有偏頗,缺乏共性。因此政策和服務推出以後,和企業的實際需求匹配不上,自然也就沒了應用場景。政策一旦沉默,就相當於沒有政策。

其二,一些部門在服務中抱着搭“樣板房”的心態,滿足於那些可以寫進小結報告裏的成功案例。於是,意識決定行動,“樣板房”往往就建在一些地方納稅大戶或明星企業。結果就出現大企業明明已經享受了類似的服務,多個部門又追着來給政策升級,真正需要服務的中小企業,反而因爲規模不夠、政策示範效應不明顯,被排除在政府服務的視線之外,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其三,一些政策是有創新性的、試點意義的,或者存在一定的試錯風險,這時,政府部門往往選擇優先給一些信用評級更高、承諾有效性更強的大企業。這樣做當然有它的道理。一般來說,大企業的抗壓能力和規模效應,會讓政策更好地“試”出效果,或者“試”出需要修正的細節,從而幫助政府優化工作流程。

不過,問題常常出現在後道環節。一些政策和服務在大企業“試”完後,居然就變成了絕版,成了這家大企業獨自享有的優惠。真正熱切渴望的中小企業,眼巴巴看着政策出臺的新聞,卻等不到它落地在自己身上。其實,一味怕出錯,或者以避免犯錯、規避風險爲藉口,不敢進一步推廣政策,本身也說明有關部門缺乏擔當,是另一種“懶政”的表現。

“嫌貧愛富”的政策,帶來的社會影響是複雜的。短期來看,政策的供需錯配有可能加速某個行業領域的分化,讓中小企業更快失去市場競爭力,從而產生“馬太效應”,強的越強、弱的越弱,可能導致整個行業的發展失去可持續的彈性與韌性,更不要說在政策引導下創新發展了。

如果將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也不難發現,一旦政策和服務總是僅觸達零星幾家大企業而忽視中小企業,不僅有可能扼殺一些中小企業的潛力,還有可能改變社會預期和行爲,讓中小企業覺得只有靠找人、託關係、在政府面前刷存在感,才能博取更多平等關注,這又可能滋生新的尋租空間。

其實,待人接物和服務企業,有些內在邏輯是一樣的,很樸素——不“勢利”,不“趨炎”,公開、公平、公正。對個體來說,這樣才能交到真朋友;對一座城市來說,這樣才能吸引好企業近悅遠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