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呂文琦

車險“報行合一”進一步被上緊箍咒。

4月16日,界面新聞從業內獲悉,爲維護市場秩序,規範銷售行爲,部分保險公司自4月15日0時起針對新轉保家用車及駕乘險執行嚴格自律。其中,家用車0貼費方面,僅保留系統基礎手續費,即燃油商業險15%、新能源商業險8%、交強險4%。駕乘政策區分續保及轉保。

家用車及駕乘0返現方面,應嚴格車險費用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給予或承諾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外利益。做好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工作,明確告知返傭違法,規範銷售行爲。定期對脫轉保客戶進行回訪,對違規返傭人員追究法律責任。

3月,金融監管總局財險司召開車險監管通報會,將試行三項監管工作機制,即檢查機制、通報機制、掛鉤機制,以全面強化“報行合一”。違規機構最長暫停3個月業務。近期,中保協召開全國車險工作會議,車險“報行合一”進一步強調。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報行合一“成爲車險業主旋律。

2023年6月,原銀保監會財險部印發《關於規範車險市場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指出“隨着行業內外部情況發展變化,部分地區和機構高手續費競爭等問題又有所抬頭,個別地方比較嚴重”。爲了嚴控手續費惡性競爭再抬頭,監管從五大方面着手規範車險市場秩序,整治車險市場亂象。

9月底,金融監管總局下發《關於加強車險費用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強車險費用內部管理,持續健全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強商業車險費用監督管理。

隨後,八家頭部財產險公司制定簽署了《車險合規經營自律公約》,共同營造規範有序、穩健經營的車險發展生態。

爲何車險費用被一再提及?這和去年財險行業高企的綜合成本率不無關係。隨着車險綜改不斷推進,費率區間下限越來越接近保險公司的成本極限。

據統計,2023年,財險行業綜合成本率100.18%,同比增長1.28個百分點。財險公司2023年實現淨利潤395.12億元,同比下降24.62%。其中,車險承保利潤89.98億元,同比下降58.40%。

有財險支公司負責人向界面新聞表示,我國在數次費改過程中都要求行業自律,但是中小公司往往迫於爭奪市場份額而再三突破費率上限。剛好疫情期間出行減少爲財險公司帶來的費用盈餘在2023年充實了費用戰的彈藥。“在考覈壓力面前,降低費用率意味着放棄市場,也意味着死,所以很多機構寧可‘戰死沙場了’。”

車險是一個極具馬太效應的市場,80%以上的業務掌握在前幾家大公司的手中。主流的4S店、大型修理廠等渠道往往是大公司的天下,小公司的生存環境堪憂。

目前業內的共識是,小公司需要嚴控運營成本,細分業務賽道,精準定價纔可能求生存,但在巨大的業務慣性面前知易行難。

中小險企該如何破局?據界面新聞和業內人士交流了解到,一些險企2023年起從傳統燃油車業務轉去啃新能源車險這塊“難啃的骨頭”,且已取得保費收入高速增長,綜合成本率也在可控範圍內,而其中訣竅在於風控模型做得更爲先進。

有資深業內人士指出,過去中小險企在定價上輸在數據的缺乏上,但隨着保險科技的發展和新能源車的普及,藉助外部的力量獲得數據賦能業務變得更爲可行。

車車科技創始人張磊向界面新聞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網聯爲保險行業產品創新帶來了革命性變化。高質量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新能源車專屬車險的發展,需要跨業融合,實時準確歸集新能源車險數據,推進數據跨行業互聯互通,從而支持保險公司開發新的保險產品和風險管理服務,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降本增效,並建立全流程的完整車險服務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