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 王文婷 劉豔飛 劉玥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國家中醫心血管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代謝性心血管病(CMD)是一類由代謝異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以長期未良好控制的代謝紊亂和繼發的心臟、血管損傷爲特徵,包括肥胖、高血壓、2型糖尿病(T2DM)、冠心病等一系列疾病,是造成死亡和疾病負擔增加的主要原因,嚴重危害着人類健康。

多重心臟風險因素聚集是CMD的病變特點,爲CMD的防治增加了難度。傳統的降脂降糖治療方案效果並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次優飲食、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方式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加強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是CMD防治的關鍵。近年來,通過改變飲食模式在改善CMD患者症狀和降低死亡風險中取得了顯著療效,被認爲是最易遵循和實施的醫學營養方案。在中醫學中,飲食是“未病先防、已病防變、瘥後防復”理論的重要內容。《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中醫經典醫籍中記載了諸多中醫飲食養生方論和食療處方,爲飲食模式奠定了堅實的中醫理論基礎。本文擬對健康飲食模式進行中醫理論溯源,進而系統闡述幾種飲食模式防治CMD的最新證據和機制,並提出將中醫藥理論與現代飲食模式有機結合的實施策略,以期建立個性化的飲食新模式。

健康飲食模式的中醫理論淵源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與中醫藥關係密切,對藥物和疾病的認識是在尋求食物的過程中積累而來的。《淮南子·修務訓》記:“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後《史記·補三皇本紀》載:“(神農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這些記載體現了先民對“食”“藥”“醫”的認識過程。從“食”—“藥”—“食藥”的不斷演變,逐漸形成了“醫食同源、藥食同源、藥食同功、藥食同用”的理論體系,形成了具有中醫特色的飲食法則。

主次分明:五穀爲養

《素問·髒氣法時論》雲:“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人類營養學史上最早根據營養作用對食物進行的分類,並提出了“谷養、果助、畜益、菜充”的飲食結構。五穀本意是“黍、稷、菽、麥、稻”五種穀物,這裏泛指米、谷、麥、豆等多種糧食類食物。“五穀爲養”指的是穀物能滋養正氣,爲生命活動提供所需的基本能量,是飲食中最基礎和必要的元素。正如《周禮·天官》雲“以五味、五穀、五藥養其病”,特別強調穀物在疾病中的治療作用。而“五果、五畜、五菜”則是對“五穀”的一個幫助、增益和補充,有助於豐富和充實膳食結構,補精益氣以維持身體健康。

這種以谷爲本、以植物性食物(谷、果、菜)爲主、以動物性食物(畜)爲輔的飲食架構既強調了食物的主次,又兼備品種多樣、葷素搭配的特點,與當今提倡的地中海飲食、終止高血壓(DASH)飲食等健康飲食模式結構相似。

全面均衡:謹和五味

《素問·六節藏象論》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胃,各歸所喜,以養五臟。食物五味不僅代表着食物的滋味,更重要的是強調食物的性質、作用以及與五臟的關係。謹和五味,配膳均衡,使五味調和,無令有偏,纔可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宋·陳直雲《壽親養老書》記載:“其水陸之物爲飲食者不啻千品,其五色、五味、冷熱、補瀉之性,亦皆稟於陰陽五行,與藥無殊……人若能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藥也。”可見謹和五味、全面均衡的膳食不僅能夠滿足機體營養所必需,還可扶助正氣,充沛元氣,抵禦外邪。反之,五味偏嗜或不足,則會引起臟腑功能紊亂,形成“筋脈沮弛,精神乃央”的局面。如《素問·生氣通天論》“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素問·五藏生成論》“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等。許多研究證實一些飲食元素的過量攝入是導致疾病發展的關鍵原因,比如高糖飲食加重肝臟、消化道和中樞神經系統炎症,高鹽飲食與血壓升高、心臟重構密切相關等。因此,食物五味既可“養”髒,又可“損”髒。謹和五味,調而用之,以平爲期,方可長於天命。

定時定量:食飲有節

食飲有節即指食有節制、有規律。其“節”有兩個含義,一爲節制進食的量,二爲節制進食時間。《呂氏春秋》言:“凡食之道,無飢無飽,是之謂五藏之葆。”飲食的適度節制是維持脾胃功能的必要條件,飲食過量,脾胃失常,影響水谷精微的運行和輸布,就會引起一系列疾病。如《素問·痹論》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爲痔”;《千金要方》述“飲食過多,則結積聚;渴飲過多,則成痰癖”等。故節戒飲食,顧護脾胃,乃卻病之良方。此外,食飲有節還包含清淡飲食,限制食物過度偏嗜的思想,以防過食肥甘厚味引起“足生大疔”“消癉僕擊,偏枯痿厥”等高粱之疾。現代醫學中常見的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也多是由食飲不節,脾胃受損,納化失度,精微代謝異常所致。

因此,飲食有節,食量有度是保證機體功能正常的重要條件,也是防治CMD的一個關鍵措施,以此爲原則指導飲食調護可以有效避免過食、雜食所引發的病症。如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凡常飲食,每令節儉”“食啖鮭餚,務令簡少”“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的食療原則,提倡少食多餐,清淡素食的“淡食”“簡食”飲食模式;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反覆強調“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提出“損谷則愈”的飲食調護原則,倡導節制食量、食物搭配得宜的均衡膳食;曹庭棟在《老老恆言·飲食》中雲“早飯可飽,午後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虛”,明確指出要飲食定時,忌夜半進食,提倡“過午少食”的飲食模式等。現代許多流行的健康飲食模式,比如熱量限制、間歇性禁食等飲食限制,也皆是“食飲有節”思想的體現。

療效兼備:藥食同源

藥食同源是中醫食療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黃帝內經太素》中“五穀、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飢則謂之食,以其療病則謂之藥”清楚闡釋了藥食同源的內涵。現藥食同源多是強調食物與藥物之間的通用性,一些食物本身就是藥物,或者具有治療疾病的性質和作用,比如生薑、大棗、大蒜等。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收錄了大量的藥食同源類本草,記載了酸棗、橘、柚、葡萄等食物,並列其爲藥之上品,具體闡釋了五味的不同功用。南朝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進一步限定了藥食兩用食物的界限,將其分爲果、菜、米食三種並按治療效用詳細分類。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食療本草》《本草綱目》等專著中列專篇記載食物本草,增加品種數量的同時補充了其出處、性味功用和食用方法,大大豐富了藥食同源的臨牀應用。此外,歷代醫家還以藥食同源爲基礎創制了許多經典的食療處方。如張仲景主張食藥入方療病,以食助藥力,製藥毒性和顧護脾胃,其創制的當歸生薑羊肉湯、甘麥大棗湯、大建中湯等,強調藥食結合,用藥精簡,富含濃厚的食物色彩,療效顯著,至今常用不衰。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專設“食治”專篇,強調食療爲先,用食平痾。其創立的葦莖湯治療痰熱肺癰、鯽魚湯治療婦人缺乳等,至今仍對臨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近現代以來,藥食同源類物質及其應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2021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管理規定》,明確了藥食同源物質的動態調整和管理規範。藥食同源類食物的應用將會更具安全性和科學性。藥與食都來自於自然界,並同樣適用於“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理論,越來越多的藥理學研究和臨牀試驗正在進行以闡明藥食同源理論的現代科學內涵,藥食同源類物質的應用將會是未來中西醫結合飲食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孫思邈曾在《千金要方》中記載:“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合理的膳食結構、恰當的烹調方法、食藥合一的辯證思想以及飲食有節、有序是中醫飲食的基本原則。在回顧飲食模式的中醫理論淵源過程中,我們發現中醫提倡的飲食原則與現代飲食模式之間存在着一些共性。比如“谷肉果菜”的膳食結構與現代植物性飲食(PBD)的架構相似,飲食有節、定時定量的原則與熱量限制、間隙性禁食等飲食模式的實施理念相符。無論是古代的“食醫同源”還是現代的“寓醫於食”,飲食干預始終貫穿在中醫預防、治療、調護疾病的各個階段,爲飲食模式防治CMD提供了充分的中醫理論依據。

幾種飲食模式防治CMD的證據

飲食限制

飲食限制是在避免營養不良的狀況下適度減少食物攝入的一類飲食模式。其具體實施方案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限制食物的熱量和種類,比如熱量限制、蛋白質限制、氨基酸限制,另一種則是改變進食頻率,比如間歇性禁食。在此,主要討論最廣泛研究的兩種飲食限制方案——熱量限制和間歇性禁食。

熱量限制是指在不影響其他必需營養素攝入的情況下限制每日攝取總熱量的一種飲食模式,是在模型動物和人類中驗證過改善健康狀況和延長壽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熱量限制可以使模型動物的壽命延長10~60倍不等,並參與調節多個細胞和分子機制延緩CMD的發展。多項臨牀研究的數據證實,熱量限制在改善身體成分,調節糖脂代謝以及抑制炎症和氧化應激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有效逆轉肥胖、T2DM和動脈粥樣硬化。最近的幾項研究還發現熱量限制在延緩免疫衰老、調整腸道菌羣結構、促進米色脂肪棕色化以及維持晝夜節律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並可通過這些機制減輕CMD帶來的不利影響。

間歇性禁食是禁食時間少於2天且滿足連續循環中禁食與自由進食交替進行的一種飲食模式,包括隔日禁食、5∶2飲食、時間限制性飲食等。大量臨牀前和臨牀研究支持間歇性禁食在CMD患者代謝控制、體重管理和症狀改善方面的積極作用。一項針對肥胖患者爲期12個月的原創性時間限制性飲食研究顯示,長期堅持時間限制性飲食並熱量限制可以顯著降低肥胖患者的體重,改善其腰圍、體脂肪量、血糖、血脂等心臟代謝風險因素並長期維持。最近的2項研究還發現,間歇性禁食顯著改善了作息紊亂人羣的代謝健康,特別是心血管健康,並有助於恢復肝臟、迴腸等重要器官的代謝節律。此外,作爲時間性的飲食管理策略,間歇性禁食的有益作用受進食/禁食時間的影響。較早的時間限制性飲食在減肥、降低血壓、血糖和胰島素抵抗方面更有效,並可抑制炎症、恢復晝夜節律和增加腸道微生物多樣性。

儘管熱量限制與間歇性禁食各自具有顯著的代謝益處,但實際上,許多間歇性禁食在實施過程中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熱量限制,兩者在治療CMD中具有協同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究的干預規模不足導致其結果具有一定的侷限性,仍需開展長期、大樣本的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以揭示飲食限制在CMD防治中的具體作用和潛在機制。

現代植物性飲食

PBD是以自然植物源性食物爲主,減少或消除動物源性食物攝入的一組飲食模式,包括純素食飲食、乳蛋素飲食、乳素食飲食等。與非素食飲食相比,PBD可改善多種心臟代謝風險因素,包括體重、體脂肪量、血脂血糖、胰島素抵抗和炎症標誌物水平等,並可提高患者的幸福度與生活質量,減少藥物用量。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堅持PBD與低全因死亡率、低心血管相關死亡率顯著相關,且越早改變飲食習慣,獲得的代謝益處就越顯著。此外,多項研究還發現多酚、膳食纖維等PBD的主要成分在抑制氧化應激、增加腸道菌羣多樣性方面的作用,這些結果共同表明PBD可參與調節多個機制實現對心臟代謝的潛在保護。

與飲食限制不同,PBD強調的是一個飲食結構範式,具體的食物選擇與組成可隨着人羣和地域的差別而改變。比如,以心血管益處聞名的地中海飲食,以及具有改善認知功能作用的飲食都着重強調了植物性食品的消費,也屬於PBD的範疇。這些飲食不僅能夠降低CMD風險,並有助於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已得到諸多權威臨牀實踐指南的認可和推廣。

中國特色飲食模式

以地中海飲食爲首的歐洲飲食模式在防治CMD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全球範圍內的廣泛關注和效仿。但由於中國飲食的複雜性和中西飲食文化的明顯差異,這些具有明確循證證據的西方飲食在我國很難實行。尋找符合國民飲食習慣的中國特色飲食模式對於預防和治療CMD更有意義。

傳統江南飲食是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的以大量新鮮果蔬、魚蝦類及豆製品、蛋白質、菜籽油等植物油、糙米等非精加工碳水化合物爲主的飲食模式,烹飪方式偏好蒸煮、清淡少鹽、小份多樣。有研究表明,6個月的傳統江南飲食干預可以實現與地中海飲食相同的改善體質量、血壓和血糖水平的效果,且在預防低血糖風險和維持夜間血糖穩態方面優於地中海飲食。此外,與其他食用紅肉、豆類爲主的中國飲食相比,江南飲食還能夠減少肌肉質量的損失,有助於防止肌肉減少症和促進健康老齡化。傳統江南飲食以其合理的膳食搭配、崇尚自然本味的烹調方法以及確切的代謝益處,已被納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中。

中國心臟健康(CHH)飲食是由北京大學武陽豐團隊聯合多所國內頂尖學術機構開發的一種符合中國飲食文化特點的健康膳食模式。CHH飲食共包含有魯、淮、粵、川四種菜式,在滿足每日必需營養素和能量成分的基礎上,增加了每餐中膳食纖維、蛋白質、非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並減少了鈉和脂肪的攝入量。研究表明,與對照飲食相比,4周的CHH飲食顯著降低了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表現出了與抗高血壓藥物相當的降壓效果。

從模型動物到人類臨牀研究的各項證據,爲飲食模式防治CMD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支持,也充分體現了“食醫同源”的中醫思想。鑑於兩者共同的出發點和構成理念,可以將中醫藥理論與飲食模式有機融合,以探索防治CMD的飲食治療方案。

防治CMD的中西醫結合飲食策略

藥以祛之,食以隨之

對各年齡段和各種CMD分型的臨牀研究均表明,與單純藥物治療相比,營養治療的加入對改善患者的代謝狀況、預防併發症等方面更有積極意義,甚至可以部分減少或替代藥物的使用。《黃帝內經》雲“藥以祛之,食以隨之”,強調了藥療和食補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與內在關係。藥以攻邪,食以補益。攻邪之後,機體正氣受損,加以食補,攻守配合,藥借食之力,食助藥之功,則病去而機體復健。中醫藥具有多靶點、多途徑的系統優勢,與CMD患者多重風險因素累積和多病共存的病理狀態相對應。因此在臨牀診療過程中,加強中醫藥飲食指導,審虛辨積,辨證處方,既處藥方,又處食方,將飲食模式與中藥複方有機結合,更有助於減輕CMD患者的臨牀症狀並改善整體狀態。有研究發現“清溼膳食”餐包(主要成分爲祛溼的藥食同源類食材)聯合禁食模擬飲食能協同控制痰溼體質的超重/肥胖人羣體質量、腰圍、體質量指數(BMI)和體脂肪量,且對患者血壓、血糖血脂等代謝相關風險因素均有改善。還有研究發現,間歇性熱量限制與低熱量的藥食同源中藥相結合的中藥營養治療方案顯著降低了T2DM患者和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胰島素抵抗,並增強了胰島β細胞功能和腸道微生物羣多樣性。可見,中藥處方與飲食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在防治CMD中具有良好前景,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廣。

辨證施膳,因人施膳

辨證論治是中醫把握疾病本質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而食藥同源,同有五味四性,以食治病也需在正確辨證的基礎上進行,並同樣遵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治療原則。如《素問·刺熱》雲“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靈樞·癰疽》曰:“其化爲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己。”故辨證施膳,補其不足,損其有餘,食以調之,以平衡陰陽、祛邪補虛。此外,辨證施膳的同時,還應考慮到體質強弱之殊、男女老少之異。思遷達變,食以應之。如形體肥胖者痰溼體質偏多,宜食清淡化溼之品;形體消瘦者陰虛體質多,則多進滋陰生津之品。再有陳直《養老奉親書》雲“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溫熱熟軟,忌其粘硬生冷”“緣老人之性,皆厭於藥而喜於食”,《濟生論》中曰妊娠婦女“宜白煮,忌油煎”等,這種因人施膳、辨體質施膳的飲食原則正是中醫三因制宜中“因人制宜”思想的體現。與中醫的辨證施膳相比,現代飲食模式的診療則較少考慮個體的差別,很可能會引起不良事件的發生。有研究發現T2DM患者在使用降糖藥物的同時採用嚴格熱量限制和禁食的飲食模式,極易發生低血糖、暈厥等臨牀事件。因此,將辨證論治與選食配膳相結合,依照個人體質和疾病的差別,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在CMD防治中更具安全性和有效性。

藥食同源物質的開發與應用

自1987年起,國家相關部門陸續更新了6版藥食同源目錄,並在全國範圍內持續開展藥食同源物質的試點工作,截至目前,藥食同源目錄納入的中藥材已超過100種。藥食同源物質往往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可通過多途徑、多靶點參與調節各種分子機制以預防CMD的發生發展。例如,人蔘、黃芪等藥食同源物質已被證實可通過調控氧化應激通路預防冠心病的發展,山楂、沙棘、代代花中含有大量黃酮類化合物,可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細胞的分化,並通過抗氧化應激損傷逆轉肥胖引起的代謝紊亂。此外,羅漢果、枸杞子等果實類藥食同源中藥富含豐富的多糖,在免疫調節、抗衰老、降血糖血脂方面均有積極作用。先前研究已經發現了相當數量的藥食同源物質具有顯著的心臟代謝益處,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強藥食同源物質的藥理學研究,在做好質量監管和評價的同時,開發有明確健康益處的藥食同源產品,以將其列入CMD患者的營養干預方案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