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技術大拿正在湧向製造業。

華爲“天才少年”彭志輝(稚暉君)2023年3月成立智元機器人,1年時間裏獲得5次融資,最高一次獲得了超6億元,比亞迪是投資方之一,它希望引進智元的機器人革新某些生產工藝;

另一位天才楊植麟是月之暗面的創始人,在今年2月完成10億美元的融資,創下大模型融資新紀錄,月之暗面推出的Kimi火爆網絡,月活用戶達到百萬,但楊植麟預測,大模型更多有價值的突破會產生在工業界;

英偉達CEO黃仁勳2023年10月以3200萬美元領投了一家機器人公司,這家公司試圖用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來建造下一代工廠。除了創立了英偉達,黃仁勳還是個頂級科學家,今年年初,他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傳統工廠確實太老了。距離1913年福特發明流水生產線已過去110年;就連雷軍造車引以爲豪的“工業機械臂”也是在1954年就發明出來了;馬斯克曾設想建全自動化的超級工廠,但遭遇了產能陷阱,他不得不與自己妥協。ChatGPT興起,機器與人的界限被打破,舊有的生產體系滿足不了具身智能的生產,它呼喚新的工廠體系。

需求從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也能窺見一二。據市場研究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數據,2023年全球智能工廠市場規模估計約爲3231.3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5142.9億美元(約合37204億元人民幣)。

比稚暉君和楊植麟更早,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終身教授賈佳亞更早看到智能製造的未來。賈佳亞是CV(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頂級科學家,2019年從騰訊離開後,賈佳亞成立思謀科技,即“Smart More”的音譯——讓工廠更聰明更智能。

按照賈佳亞的定義,大模型時代會誕生相對應的工廠生產方式,當機械臂裝上大模型或者擁有智能以後,它能靈活地自適應,像人一樣思考,而不是如現在般由人工設置程序、設置參數。

“人最後的結局是從複雜、危險、重複的工作中解脫,退出生產一線,併成爲決策一線。”賈佳亞在近期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說,這是一個極致的物的世界,人的角色最終會轉向決策與管理者。

01 AI界的“姚明”

賈佳亞在2019年選擇創業,委實不是一個好的時間窗口。

那時候,AI四小龍(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正在經歷最後的餘暉,此前,市場上大量資金都投向了它們,它們的視覺技術用在了安防、消費等領域,但都收不回成本,陷入鉅額虧損之中。

這讓AI的故事在投資人面前難以爲繼。2019年,國內AI企業的融資金額比2018年下滑了34.8%。

但一些人仍堅定支持賈佳亞的創業,他們認定,當姚明出現的時候,你不可能不注意到他,賈佳亞就是AI界的高個子“姚明”——他是一個頂級科學家。

2000年,賈佳亞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系,隨後在香港科技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成爲香港中文大學終身教授。他在香港中文大學創建的DV Lab(深度視覺實驗室)被認爲是亞洲在CV和AI領域最領先的實驗室。在這期間,賈佳亞還曾去微軟研究院做訪問學者,當時的院長是沈向洋。

2017年,賈佳亞加盟騰訊優圖實驗室,並當選騰訊傑出科學家,這個實驗室以視覺技術見長,它支持了騰訊高清以及無延遲的直播等多項業務。

之所以離開騰訊選擇進入製造業,是因爲賈佳亞相信,人類發展最根本的主題是如何大規模地進行生產,技術和軟件要靠硬件去承載,去驅動生產和生活,“就如同有個PC你可以玩遊戲,有一個好的茶具你可以跟人家喝茶,有個摩托車你可以出去開”

2019年底,賈佳亞離開騰訊,創立思謀,這是一個爲工廠提供工具的公司,比如用於質檢的傳感器,出貨量達到10萬臺,爲3C、芯片、汽車、新能源等國際大廠商供貨,“這個和傳統人工的肉眼檢測相比,無論是效率還是準確率,都有百千倍的提高”。

此外,在賈佳亞爲各大製造廠商打造的智能工廠裏,有各種奇思妙想的智能機械:比如自動擠奶油機械臂,幫助蛋糕工廠實現無菌生產;一個噴氣式的機械臂,能吹起餅乾實現自動翻面,幫助食品工廠節省人力……

這些產品都以軟硬一體的方式供給客戶,這可能是賈佳亞在騰訊學習到的“產品”思維——交付給客戶,開箱即用:“以前沒有辦法用機器替代,我們就找到痛點去做,痛點的解決方案是用AI,而不是純粹的數字化。”這是賈佳亞結合了學術和產業界無數經驗後的獨特思考。

思謀的投資人真格基金投資總監秦天一說:“市場變化很快,但這裏面,最大的不變的點其實還是最優秀的那一批人。”

科技投資的宿命永遠是平衡技術的先進與當下的競爭。秦天一說:“當你的性能可以吊打別人的時候,其實就不存在競爭。”

賈佳亞在18個月內完成了四輪融資,思謀成爲當時最快晉級獨角獸的初創公司,它最後一次宣佈融資消息是在2021年6月,獲得了由IDG資本、紅杉中國、聯想創投等聯投的2億美元。隨後,這家獨角獸在融資消息公佈上選擇了低調。

2000年左右,機器學習被很多製造公司應用,但隨着深度學習的出現,以樣本學習爲核心的機器學習已經過時了。

以手機喇叭質檢傳感器爲例,以往機器學習用的方法是,讓機器首先看完100萬張手機喇叭的圖,或者學習100萬次或者10萬次的聲音才能分辨出,什麼樣的是好喇叭,什麼樣的是有瑕疵的喇叭。

“但它並不理解這是個什麼東西,它只是理解你給我這個東西哪裏好哪裏壞,去做判別。”賈佳亞說。

人工智能技術路徑的發展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大模型。深度學習出現時,賈佳亞團隊是最早一批研究團隊之一。待他2019年離開騰訊並創辦思謀時,所有業務的技術基礎都是在深度學習之上開展,然而其時行業中依然不少公司和工廠沿用機器學習技術。

再之後,大模型來了,機器理解有了突破性進展,它從“知其然”走到了“知其爲所以然”的地步,智能工廠的爆發只差臨門一腳。

2022年,思謀科技開始研究大模型,2023年11月,發佈了全球首個工業多模態大模型IndustryGPT,徹底打破工業領域大模型空白。賈佳亞的目標,是讓它不斷開發迭代併成爲像人一樣具備思考、學習能力的智能體。

02 機械臂VS機器人

大模型技術提供了機器的思維以及學習能力,但人們在一件事情上爭論不休——究竟機械臂和機器人,哪個是智能工廠的最優解?

先看一下馬斯克的選擇。

2017年至2018年,特斯拉的Model 3遇到產能陷阱,馬斯克直接睡在內華達州超級工廠裏,親自查看流水線的每個環節,在某個地方,他發現機械臂拖延了速度,他直接上手,換掉了機械臂,結果效率高多了。

“是我太蠢,太信任自動化。”馬斯克後來痛罵自己。

馬斯克做對了一半,它將人視爲效率生產的阻礙因素,所以大規模推行自動化,但另一半卻做錯了,因爲機械臂那時還做得不夠好。

自動化看起來是個美妙的詞,但本質上,這是一個高度計劃的程序,各個機械臂的活動範圍被精準到幾毫米,就算是機器人,它的路線運行與活動軌跡被嚴格規劃。

賈佳亞思考了好幾年,他總結,智能製造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靈活性,機器能自適應工廠的各個流程,以機械臂抓取玻璃爲例,編寫出的程序永遠不能預測抓取玻璃該用什麼力道,可能千分之一的力道變化,玻璃就碎了。

“人們總是高估硬件科技的發展,低估軟件的發展速度,ChatGPT到4.0再到5.0都不稀奇,它都會呈現出一個很聰明的狀態,但如果將其放置到機器人當中,那就太稀奇了。”賈佳亞表示。

對於機械臂與人形機器人的選擇,賈佳亞認爲是機械臂,他認爲,工廠生產最重要的考量是穩定,而不是工具的先進與否,“機器人投入沒個5年不會看到結果,不可能家用也不可能量產,但機械臂已經大規模開發了三四十年”。

更何況一個新事物進入工廠的生產體系,可能要經過10年之久,要經歷機器融入、各個模塊對接以及機器之間的通訊協議、工廠各類信息的保密。

這樣一個場景的幕布在徐徐展開:在一個沒有光線,沒有人類痕跡與氧氣的廠房裏,機器自主運轉,設備自主生產,這是一個純粹物的世界。各類應用以人或者非人的狀態存在,它們自由穿梭在各個產線、流程之間。

“只有實現了大規模、無干預性的自動化生產,人類才能夠在社會的其他層次和領域,慢慢展現出自動化性,所以人類家庭裏出現這種自動化沒有那麼快。”賈佳亞說。未來的工廠是適應機器生產,而不是適應人類生活的環境。

03 孤獨之旅

4月中旬,DV Lab發佈了多模態模型Mini-Gemini,具有相當能力的推理和圖片理解。Mini-Gemini提供了2B(20億)到34B(340億)參數的不同選擇。在多個指標上,與Google Gemini Pro、GPT-4V毫不遜色。目前,Mini-Gemini從代碼、模型到數據全部開源了。

賈佳亞希望Mini-Gemini對未來開源大模型社區發展發揮積極推動作用。

目前,賈佳亞還擔任着香港中文大學的教職,每週還給學生講課,他領導的DV Lab一半的人研究NLP,試圖讓大模型更聰明,另一半的人研究多模態,也就是視覺、聽覺與大模型的結合體,大模型變得越來越像一個智能體。

商湯CEO徐立是賈佳亞的學生,思謀CEO沈小勇也是賈佳亞的學生。讀賈佳亞的博士,以能畢業爲最高目標,原因在於他對學術的嚴苛。他告訴《中國企業家》,一個人寫出的論文要以有用爲核心,有用才能解決問題,用於實際,興趣只是附着物。

AI是一個很小的圈。

在微軟研究院做學者以及香港中文大學任教時,賈佳亞結識了前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商湯創始人湯曉鷗,孫劍和湯曉鷗先後在2022年和2023年去世,他還專門發文悼念,他稱湯曉鷗深刻影響了自己,“要做大的事情,要做頂尖團隊的事情”。

對於賈佳亞、稚暉君、楊植麟來說,在AI上的探索,註定了是一趟孤獨之旅。楊植麟曾對媒體說,這是一種面對雪山徒步的感覺,技術未知,路徑未知。

人改造工廠,升級工廠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工廠生產無人化。

看起來,包括賈佳亞在內,世界上最聰明的一批人正在踏上製造“聰明與智慧工廠”的冒險,而在這條路上,誰可以成爲“福特”或者“瓦特”也許並沒那麼重要。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中國企業家雜誌”(ID:iceo-com-cn),作者:閆俊文,編輯:李薇,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