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古人一樣走路,那可不簡單。 

在剛剛上映的電影《沙丘2》中,男主角保羅爲了躲避可怕的沙蟲生存下去,重現蹩腳的沙丘舞步,再次被身爲弗雷曼人的女主吐槽。相信不少觀衆會納悶,男主角扭捏的一步兩步,一步兩步……一整個邯鄲學步的翻版,到底是怎麼活到電影第二部的。

電影《沙丘2》上映。來源/新浪微博截圖

走路,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每天出門辦事、參加活動,走法都不一樣,但跟古人比起來,那可差遠了。古人走路,分得比咱們細多了。從朝堂上的皇帝,到那些達官貴人,不同身份、不同場合、不同心情,走起路來都各有不同。

五種步態,古人這樣走路

漢代樂府詩《陌上桑》裏,羅敷誇讚她老公那段說:“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自家府裏溜達用“步”,出官府大門則換成“趨”。這“步”和“趨”,作爲古代行走的兩種標準姿勢,在《釋名·釋姿容》中說得更細:

“兩腳進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奔,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

“步、趨、走、奔”各種步態,把行走分得明明白白。節奏、速度、幅度、輕重緩急、深淺高低,那都是有講究的。

“步”又叫“行”,也就是慢慢悠悠地走。比如說,古人送別時,“行行重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心裏那叫一個捨不得啊,看上去優哉遊哉,不急不躁。

“疾行曰趨”,就是小步快走。賈誼在《新書·容經》裏描述得相當形象:

“趨以微磬之容,飄然翼然。肩狀若流,足如射箭。”

想象一下,趨行的時候,頭稍微低一點,上身微微前傾,就像要鞠躬似的,然後邁着小碎步快走。雖然步幅不大,但腳底抹油,步頻可是嗖嗖的快。

《仕女消閒圖》軸,清,任熊繪,生動地表現出仕女緊裹衣袍趨步而行的動感。來源/故宮博物院

比較微妙的地方是,古人又根據趨行的步頻,把趨細分爲“疾趨”和“徐趨”兩種。“疾趨”,就是走得飛快,腳後跟都離地了;另一種“徐趨”則是腳後跟得貼着地,就像拖着腳後跟跑,看上去快但不失穩重,表達敬意的同時又不失謹慎。所以晚輩見到尊長或貴賓時,都會用徐趨。想象一下,老子叫兒子,就得屁顛屁顛趕緊趨過去,那種慢吞吞的,可就不禮貌了。

《論語》裏記載了孔鯉兩次“趨庭”受教的故事:

有一天,孔鯉經過庭院,正好看見父親孔子立於庭,於是便趨而過庭。孔子叫住鯉,詢問道:“學《詩》乎?”鯉答道:“未也。”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於是,鯉退而學《詩》。他日,鯉又趨而過庭,孔子再次問道:“學《禮》乎?”鯉對曰:“未也。”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於是,鯉退而學《禮》。

此後,“趨庭”就成了接受父親家庭教育的代名詞,“鯉對”則指子答父問。王勃《滕王閣序》中“他日趨庭,叨陪鯉對”,即源於此。趨禮不僅針對家中長輩和賓客,有時遇到值得尊敬之人也行趨禮。據說孔子遇到居喪者、穿朝服的公務員、盲人,都會小步趨行,以示同情與尊敬。

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趨禮尚且如此頻繁,更不用說在朝堂之上了。國君召見,臣子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或走或趨,以示恭敬。漢初,叔孫通制定朝廷的禮儀制度就明文規定,臣子不僅入朝要行趨禮,退朝也要,當趨不趨,非挨罰不可。

《平定廓爾喀戰圖》冊之《廓爾喀使臣至京》,清乾隆,佚名繪。來源/故宮博物院

也不是沒有例外,據《史記》記載,劉邦批准蕭何“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蕭何不僅獲准上朝不趨,還可以不用脫鞋,帶劍上殿。這種殊榮,可以說史無前例了。

蕭何像。來源/中國歷史博物館保管部編《中國曆代名人畫像譜》,海峽文藝出版社2003年版

《禮記》裏還記載了一些不趨的場合:比如空間狹小,趨來趨去,容易磕碰。拿貴重器物時,萬不可趨行。一是顯得不莊重,二是擔心一旦發生意外,被絆倒有可能摔壞器物。

總之是否趨、如何趨,皆依場合、情境而定。

而古人所說的“走”,相對於“趨”,速度更快,態度更爲謙卑、恭敬。“奔”很好理解,就是快速地奔跑,一般適用於非常緊急的情況,“奔”得毫無美感,也就不作詳述了。

最後一種,翔(行而張拱曰翔)。張開手臂,如同鳥兒展翅,飄飄欲飛。張藝謀的影片《影》中,就有一場翔行的畫面:大臣們整整齊齊展開雙臂,小碎步趨進朝堂,寬袍大袖朝服隨之飄飄蕩蕩。乍一看,像極了鳥兒在展翅飛翔,鏡頭語言美不勝收。

當然,身姿再美,古人也不會處處都翔行,《禮記》同樣規定了,父母有病在身時,參加葬禮時,還有在狹小的室內都不宜翔行。

臂戴黑紗的人們步出追悼會禮堂的情景。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行走步法,像古人一樣優雅

搞懂了“步、趨、走、奔、翔”這些行走禮節,那它們分別用在哪些地方呢?古人說啦,室內就慢慢“時”(徘徊),堂上正常“行”,堂下可以悠閒“步”,門外小步快“趨”,宮廷大庭才“走”,到了大路就撒歡兒“奔”。

日常嘛,就是“安步”,即平常走路,不急不躁。

《步輦圖》(局部),唐,閻立本作。來源/故宮博物院

到登階時就有講究了,得前腳登上一級,後腳再與之並齊。接着再邁第二級臺階,顯得特別尊重;而歷階就像咱們現在爬樓梯,一步一個臺階,雙腳不併立。有急事時才用的;越階?那除非是火燒眉毛了!

到了廟堂上,走路更得小心翼翼。貴族們的身份地位,也體現在優雅的步態上。還特意搞出“接武”“繼武”“布武”這些步法,小步慢走、中步快走、大步正常走,各有各的範兒。

轉身也有規矩,得走出圓形或方形,像畫畫一樣。古人走路,真的是“行之有禮,走之有儀”,每一步都有講究。不像咱們現在,走路就圖個快!

氣質拿捏,男女走姿的不同

古代女子與現代女性走姿相比,兩者氣質完全不同。

現在的人們走路。來源/pixabay

現代女性行走時,抬頭收腹挺胸,立腰平肩,目光平視,以挺拔爲美。手臂自然擺動,自信大方。古代女子恰恰相反,行走時要微微含胸、挺着小肚,手搭在身前,視線低垂,蓮步輕移。主打一個溫柔含蓄之美。

這樣一比,古代女子這般溫婉柔美的步態,對於現代女性來說,恐怕很難做到。

更不要說古代貴族女子的髮髻上,常會戴釵冠。《長恨歌》裏寫道:“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因釵的頂端有垂珠,隨着腳步的移動,會一步一搖,因此這種形制的釵冠,又稱爲“步搖”。步搖除了造型需要,也起到端正身姿,調節步伐的作用。

《人物故事圖》冊之貴妃曉妝,明,仇英作。來源/故宮博物院

走慢了,便沒有了搖曳生姿的美態,走快了,步搖的墜子、珠子打架,咣噹作響,特別不穩重。要讓髮髻上的步搖,恰到好處地輕輕擺動,特別考驗功夫。古代越是尊貴的女性,尤其那些地位顯赫的皇后妃嬪,頭上拼命堆砌首飾。要想走出母儀天下的姿態,難度係數就更大了。

女子有那麼多首飾,古代男子的行頭只多不少。那些“比德於玉”的男子,爲了體現“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形象,常常玉不離身。上至天子諸侯,下至有文化修養的知識分子,或有財力的富商,都有用玉裝飾的風尚。這些掛在身上的佩玉,不僅是身份的象徵,還另有用途,意在“節步”。身份越高的人,腰間掛的組玉佩就越長,行走時就越慢,慢中才會體現高雅。

《仕女簪花圖》軸,清,金廷標繪。來源/故宮博物院

《詩經》《鄭風·有女同車》中說:“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將翱將翔,佩玉將將”。男女同車出遊,身上佩戴的各式各樣、叮噹作響的佩玉和姑娘說話的聲音,都是如此讓人難忘。

共行禮儀,文明你我他

共行的禮儀,《禮記》裏也寫得明明白白。

走路時,如果碰到和父親差不多年紀的,咱就得跟在後頭,速度也別太快,得配合長輩。上車、下車、進門、出門,都得先請長輩。遇到和兄長年紀相仿的,咱得走在他們旁邊稍後點,像大雁飛行那樣。跟朋友走時,也別搶在前頭,狹窄地方得互相讓行。要是遇見老師,得趕緊走上前去,立正拱手,如果正在駕車或騎馬,也得放慢速度或下馬打招呼,以示尊重長輩。

《明宣宗行樂圖》軸,明。來源/故宮博物院

如果多人同行還帶了行李,輕的自己擔,重的得大家分擔,尤其不能讓老人拿。對年紀大、行動不便的,得扶着點,別讓他們摔着了。遇到有兩人並排坐或站時,別從人家中間插進去,這是打擾人家。在狹窄的地方走,多人別並排,得按順序來,兩人一排,一人在後……

如此細化、規範的行爲準則,雖說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在今天仍然很適用,可以作爲我們的行動準則。這麼看來,自詡“文明”的現代人,在古人面前,也很難說自己已經會走路了。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