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2023年,銀行業遭遇經營壓力,部分上市銀行“增利不增收”、淨息差普遍收窄加劇,步入2024年,困境並未因新一年度的到來而改觀,在市場利率低位徘徊、實體經濟復甦動力尚待鞏固的環境下,盈利空間愈發有限。

這一次,依舊是平安銀行率先交出“答卷”,2024年一季度,該行淨利潤同比增長 2.3%,展現出一定的抗壓能力,但其營業收入卻延續了前一年度的頹勢,出現兩位數同比下降。淨息差方面同樣處於下行階段,下滑0.37個百分點。而一向以新王之稱被市場關注的零售業務方面,也遭遇了消費貸、經營貸、信用卡等多個板塊的規模下行。

依舊“增利不增收”

從最新交出的一季報來看,受持續讓利實體經濟、調整資產結構等因素影響,平安銀行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7.70億元,同比下降14.0%。通過數字化轉型驅動經營降本增效,加強資產質量管控,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實現淨利潤149.32億元,同比增長2.3%。

“增利不增收”現象並非始於今年一季度,實際上在2023年就已經顯現,並且貫穿全年。2023年一季度,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450.98億元,同比下降2.4%;實現淨利潤146.02億元,同比增長 13.6%。

在這之後,“增利不增收”的現象一直保持延續,2023年上半年該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7%,淨利潤同比增長14.9%;2023年前三季度,受持續讓利實體經濟、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該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7%,淨利潤同比增長8.1%。

2023年全年,平安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646.99億元,同比下降8.4%,淨利潤則實現了464.55億元,同比增長2.1%。

去年6月,平安銀行原行長卸任,冀光恆接過帥印,正式出任平安銀行黨委書記、行長,這位銀行業“老將”到任不久,便着手啓動了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裁撤了存在十年之久的行業事業部,撤銷東區、北區、南區3個區域的零售業務管理部,打通資源配置,這也是新管理層交出的首份一季報數據。

在此前的2023年年度業績發佈會上,平安銀行管理層在談及業績表現“增利不增收”時坦言,一方面是利差收窄,另一方面,則是該自去年下半年起根據經濟環境,主動管控了高收益、高風險業務,對短期營業收入產生了影響。

2024年平安銀行也依舊堅持“暫時放棄高營業收入”的打法,在持續讓利實體經濟、調整資產結構的舉措下,2024年一季度,該行淨息差2.01%,較去年同期下降62個基點,相較2023年末的2.38%下滑了37個基點。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增利不增收”和平安銀行的業務結構和當前大環境有關,平安銀行有很多高利出險的產品,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受衝擊比較嚴重,而壓降和業務結構優化需要一個過程,而當前銀行業業務也處在存量博弈階段,調整難度還是比較大。

個人貸款負增長

拆解一季報可以看出,平安銀行的主要業務構成分爲零售業務、對公業務、資金同業業務、數字化運營多類,作爲被冠以“零售新王”稱號的平安銀行,過去,其盈利模式往往高度依賴於個人貸款業務所帶來的利息收入。

但如今,卻有了不同的變化,一季度,平安銀行的個人貸款表現增長乏力。個人貸款餘額18781.3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5.0%,除了住房按揭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基本持平外,經營性貸款餘額、消費性貸款餘額、信用卡應收賬款餘額都出現了下降。

其中,消費性貸款餘額5107.2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6.3%,下降幅度顯著超過整體平均水平。在一季報中,平安銀行解釋爲,“調優客羣結構,加強優質客戶獲取,着力做大中低風險客羣”。

種種信號都印證着,這家以市場化著稱的股份制銀行,正進入調整期。冀光恆曾談道,“做業務要算總賬,在此前零售轉型、經濟高漲過程中平安銀行做了很多高利出險的產品,在經濟下行過程中,對零售業務衝擊較大,因此面臨了一定的零售壓力。因此,自2023年以來,平安銀行對高風險的產品零售採取壓縮措施,暫時放棄高營業收入,避免零售貸款的破窗效應”。源於提升優質資產佔比的考量,平安銀行一季度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6.04%,較去年同期下降103個基點,個人貸款利息收入爲287.94億元,相較上一年同期的353.44億元減少65.5億元。

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平安銀行一季度“增利不增收”主要是該行業務結構持續調整中,且擴張意願不強,以增強風控、開源節流、加強運營提升利潤水平爲重點,繼續壓降高風險高收益的業務方向,個人貸款利息收入佔比很高,這部分業務下降是營業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個人貸款萎縮的背景下,企業貸款的增長成爲平安銀行拉動貸款總量上升的主要動力。截至2024年3月末,該行企業貸款餘額16039.5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2%。

冀光恆曾坦言,“2024年平安銀行對公業務的壓力在存款,零售業務的壓力在貸款,目前對公存貸款恢復性增長得很好,資金業務也較好。對公跟零售需要互相幫扶,希望對公業務能頂上去,能爲零售爭取喘息的機會”。

從一季度經營表現來看,平安銀行的對公業務已經頂了上去,從戰略層面而言,該行也強調,圍繞核心客羣,深入行業場景,做強行業化、差異化、綜合化的產品組合,運用“金融+科技”能力不斷創新業務模式,優化金融服務體驗,提升客戶綜合服務能力。

下一步路在何方?

這家零售銀行的優等生,如今已進入深度調整修煉期。從資產質量關鍵指標來看,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1.07%,較上年末上升0.01個百分點。

具體到各類貸款業務,在消費市場動力不足和個人信貸風險上升的背景下,平安銀行在該領域的資產質量受到衝擊,消費性貸款不良率爲1.39%,較上年末上升0.16個百分點;經營性貸款不良率0.88%,較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也表明小微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對該行的貸款質量產生了影響。

在一季報中,平安銀行披露,已覈銷貸款176.87億元,同比增長12.1%;收回不良資產總額85.96億元,其中收回已覈銷不良資產本金59.92億元。未來,將密切跟蹤宏觀形勢變化,持續強化管控措施,保持良好的風險抵補水平,牢牢守住風險底線,確保資產質量可控。

從“科技引領、零售突破、對公做精”至如今的“零售做強、對公做精、同業做專”,“零售新王”的帽子並不好戴,平安銀行如何做強戰略目標還有待時間檢驗。針對一季度業績表現、零售及對公展業情況,北京商報記者聯繫採訪該行相關人士,但並未得到正面回覆。

在盤和林看來,當前銀行業存量博弈,銀行要突圍,既要壓降高風險,也要謀求業務創新,平安銀行還是考慮多和線上平臺合作推進消費貸業務和中間業務,網點和線上共同發力來扭轉頹勢。

“下一步平安銀行零售業務仍將堅定不移地採取壓降高風險產品的策略,繼續推進業務結構調整。”廖鶴凱如是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