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許立波    每經編輯 梁梟    

隨着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非公醫療機構以其靈活的運營模式和創新的醫療服務,正逐漸成爲中國健康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2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我國民營醫院診療人次達到6.3億人次,入院人次數達到3794萬人次。

但不容忽視的現實情況是,過去幾年新冠疫情對非公醫療造成了一定衝擊。“自2020年以來,非公醫療行業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大家都感受到了全新的挑戰。”日前,在中國大健康產業領軍人物千人大會暨第四屆博鰲大健康論壇上,GE醫療中國副總裁、非公醫療業務總經理戴紅東表示,“絕大多數非公醫院都在沿襲着公立醫院的管理思路,相較五年前應該是舉步維艱。但坦率來說,未來五年可能會更難,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差異化、專科化”是非公醫療走出困境的關鍵

戴紅東對非公醫療未來發展趨勢的預判並非危言聳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醫院”爲關鍵詞查詢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後發現,僅今年第一季度就有數十家民營醫院宣告破產清算,其中不乏規模較大、定位高端的醫院。

如1月2日,南京華世佳寶婦產醫院有限公司破產清算被受理;2月9日,民營三級綜合性醫院魯西南醫院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總資產6.68億元,總負債11.15億元,負債遠大於資產;3月14日,石家莊市西橋區人民法院發文稱,近日審結聖祿嘉婦產專科醫院破產清算案,該院在經營期間拖欠外債3.3億餘元⋯⋯

非公醫療如何突圍?在戴紅東看來,第一,非公醫療要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和技術手段;第二,要有極致的醫療服務;第三,進行醫療創新。戴紅東強調,只有通過突破傳統管理框架,引入新技術和服務模式,非公醫療才能實現差異化並吸引更多患者。

一直以來,非公醫療在產業內的定位就是與公立醫療“形成互補”。“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要“以公立醫療機構爲主體、非公立醫療機構爲補充,擴大醫療服務資源供給”。這一定位也意味着,非公醫療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與公立醫療展開直接競爭。

業內共識是,社會辦醫應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在眼科、婦產、兒科、老年、口腔、腫瘤、骨科、精神、醫療美容等專科,以及中醫、康復、護理、體檢等專業領域形成護城河。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一齡醫院管理集團董事長李瑋建議,非公醫療應聚焦疾病管理的前後兩端——即術前預防、篩查與術後康復、護理階段,以此與公立醫療形成差異化。“其實這類更精細化的消費型醫療,大家的需求很旺盛,但國內供給側是不足的,供給的場景(難以滿足需求)。”

名流健康產業集團總裁吳家香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如果還是同質化運作,那肯定沒路走。”吳家香認爲,現階段,特別是對於新成立的非公醫療機構,如果其經營策略還是在一線城市做綜合性的醫療門診或者做連鎖性健康體檢,“我想未來不會很樂觀”。

“GE醫療做非公醫療這個市場做了將近15年的時間,可以理解爲行業正在重新洗牌。雖然疫情導致很多機構關閉,但其實非公醫療市場已經變得更加理性且健康。”GE醫療中國非公醫療業務全國銷售總經理柳斌向記者表示,“從整個市場去看,非公客戶越來越細分化,專科化的路線走得是非常明顯的。”

非公醫療的下沉市場仍待挖掘

非公醫療領域巨大的資本投入和維持運營的經濟壓力是其主要困難之一。資本密集型的醫療項目如何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實現經濟效益,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問題。

政策層面,今年2月19日,國家發改委公佈了《民間投資引導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了民間投資引導專項資金支持標準,擬促進民間資本在社會事業項目包括醫療、教育、養老、體育、旅遊公共服務等的投資。

地方層面也相繼頒佈相關政策,支持非公醫療加強特色專科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辦醫高端化、國際化發展,以及支持社會辦醫連鎖化、集團化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對分級診療制度的進一步深化促進了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與下沉,以及區域內的均衡佈局。

這一政策同樣也推動非公醫療機構向下沉市場滲透。吳家香介紹,名流健康對下沉市場的佈局除了彌補醫療資源的不足,也結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相關要求。“在佈局這塊市場的時候,本身也是爲了解決國家在這塊公立醫療資源的不足,纔有了我們這樣非公醫療資源的市場。”

與多數民營醫療機構主要服務高淨值客戶不同的是,下沉市場普通民衆需要的就是“低價格、高質量、優服務”,只有大衆化的定位才能符合他們的需求。

不過,吳家香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承,現階段來看,下沉市場的商業價值還遠遠趕不上高端市場。“以健康體檢市場爲例,我們在合肥的門店也是做高端客戶的,一年產值就有一個多億;我們定位中低端市場的大衆品牌,跟這個門店相比就相差甚遠。”

非公醫療的縣域市場仍是一片尚未被挖掘的藍海市場。吳家香表示,在縣域市場,有了一家民營機構基本上就不會再有第二家,其目的也是爲了填補公立醫院在縣域地區醫療資源不足。“在下沉市場中,通過縣域市場規模化、連鎖化的運作,把品牌做起來。未來幾年,細分領域只要真的找好了,可以走出非常好的未來。”吳家香強調。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9211898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