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揚子晚報

一到小長假“費媽又廢娃”?

這份假期親子溫“心”攻略請收藏

家長求助:“五一”小長假真的讓父母發愁,孩子平時有老師管着,什麼都不用家長操心。可一放假,睡懶覺、玩遊戲、刷短視頻成了孩子生活的日常,完全放飛了自我,該怎麼辦?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師工作室答疑:每到小長假,一些孩子就會化身爲“沙發小土豆”,零食不離口,手機不離手,遊戲玩得倒挺溜,一點兒都不想讀書,不願鍛鍊,親子之間漸漸“相看兩都厭”。

假期的意義是什麼?假期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時間,也是身心調整、親情連接的機會。要想孩子在假期放鬆而不放縱,就要制定出相對合理、能落地的規劃,規劃的制定要遵循“三原則”。

有彈性。“五一”長假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放鬆時間,不能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不要太刻板,合理安排學習和娛樂活動。

個性化。結合孩子的個人特點和成長目標量身定做。如不愛鍛鍊的孩子多一些運動時間,學業不佳的孩子多一些閱讀時間等。

參與性。讓孩子參與假期規劃的制定,特別是徵詢孩子的心願清單,如作業什麼時間完成,喜歡什麼類型休閒娛樂方式,想培養哪些興趣愛好等。

清晰的目標是照亮行動的力量。“五一”假期最重要的規劃是迴歸生活,即讓孩子與生活建立連接,豐富生命的體驗,給孩子真正意義上的賦能。“家”是一種情感的寄託,父母陪伴孩子時需要做家庭的情感教育,做方向的引領,培養孩子的籌備力、計劃性和責任感。我們給家長提供一份假期心理健康的溫“心”攻略。

陪孩子好好玩一場。平日裏忙碌的父母不妨拋下手頭的工作,假期陪着孩子瘋玩一天。如開展職業體驗、參與社區服務,到博物館瞭解歷史、接受文化薰陶,甚至帶娃回農村,體驗一下農耕生活,如採茶、除草、釣龍蝦等。這樣做,避免“相見時生厭,分別時思念”的尷尬,能讓親情升溫。

居家做一次斷舍離。一家人開展一次家庭大掃除,給孩子一個垃圾袋,一個收納箱,分別存放“需要扔掉的物品”“可以保留下來的物品”,自主決定物品的去留,真正體會什麼叫“斷舍離”。家變得整潔了,心情也會跟着好起來。

一次說走就走之旅。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很容易失去大自然賦予人的靈性。通過徒步旅行、森林騎行、野外宿營等,自然而然就能汲取大自然的靈性,心境會大不一樣。旅行前,讓孩子準備所需物品,列出注意事項;旅行中,教孩子畫出路線圖,感受生活的美好;旅行後,請孩子總結得與失,收穫愛,獲得成長經驗。

到圖書館看一天書。孩子忙於學業,心心念唸的書都沒時間讀,趁着假期,到圖書館把沒空看的書看一遍,體會作者樸實無華的文字裏透出來的生活氣息,這遠比躺在沙發上耗費時間要強得多。

嘗試學一項新技能。假期不僅是來放鬆的,也是來增值的。如學習編程、學打羽毛球、學炒一道菜、研究一下攝影、撰寫一份研究報告等,既能提升自身價值,也能給生活帶來更多的樂趣和成就感。

調整一下假期狀態。長假最後一天,不建議給孩子安排過於奔波的行程、過多的娛樂活動,在家調整一下狀態,避免出現“假期綜合徵”。如對作業查缺補漏,整理學習用品,對假期生活進行簡單覆盤等。

有目標、有落實、有反思的假期規劃纔不“費媽”不“廢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