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京日報

培育新型勞動者,職業院校下足功夫——

專業羣對接產業鏈 真融合校企“兩頭熱”

□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何潔

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交通工程學院實訓室裏,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及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學生郭紫涵正在動力電池試驗設備上進行系列測試,並完成實際裝車測試。伴隨着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汽車類專業由傳統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製造與試驗技術調整爲新能源汽車工程技術。在專業學習中,郭紫涵和同學們一起參與到具有科研性質和生產性質的實訓中,大大提升了工程實踐能力。

職業教育專業與產業具有“聯動性”,產業佈局在哪,專業設置就要與之對應。同時,它還具有和產業的“隨動性”,隨着產業轉型升級迭代,新專業隨之而設。新專業開設後,職業院校和企業深度合作,走出從前“一頭熱一頭冷”的困境,兩頭共同發力,產教融合走深走遠。

緊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圍繞產業鏈佈局專業羣

“這兩年,我們增設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嵌入式技術應用、工業互聯網應用專業。”每年做專業設置的“加減法”一直是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交通學院副院長熊江勇的頭等大事。

《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特別提到,要加強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熊江勇敏銳察覺到,必須開設與智能網聯汽車對應的新專業。

開設新專業,需要什麼樣的技術人才只有企業最清楚。熊江勇和專業教師前往智能網聯汽車企業開展人才需求調研,與企業專家一起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典型崗位的工作任務進行分析總結,再綜合師資力量、實訓設備等因素考慮,這纔有了開設新專業的底氣。

在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管永權給記者展示了厚厚一沓調研報告。“調研發現,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軌道交通製造企業技術研發需求旺盛。通過全面細緻地論證,我們開設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製造與維護、智能機器人技術等新專業,爲軌道交通製造企業輸送技術技能型人才。”管永權說。

瞄準新產業,開設新專業,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航空智能製造技術、飛行器維修工程技術等專業的誕生與航空產業的蓬勃興起同頻共振。“我們還參考了國內外同類專業的設置情況和發展經驗,明確新專業的目標定位,培養能夠適應航空行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航空工程學院院長黃傑表示。

邀請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上,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劉文獲得全國一等獎,同時他還是全國電動汽車遠程在線故障診斷技能大賽第一名獲得者。

“在校期間,我係統地學習了《自動駕駛技術及應用》《智能裝備及檢測技術》等課程,瞭解智能網聯汽車的現狀與發展前景。”劉文告訴記者,學校還邀請了來自知名企業技術人員和校內專業教師組成“雙師隊伍”共同對他們授課指導。

在理論課程上,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飛維2221班陶仕逞已經完全掌握了飛行器的各個系統結構和原理學。“在實踐項目上,我有幸參與了專業老師的一項研究課題,關注飛行器維修過程中的安全性能提升,這讓我對飛行器維修的前沿知識和技術趨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陶仕逞說。

在過去,校企合作面臨着學校和企業“一頭熱一頭冷”的困境,如今,學校和企業的深度合作,讓產教融合不再流於形式。“我們與東航江蘇開展了全週期協同育人產教融合創新實踐。”黃傑告訴記者,不僅是專業共建還有師資共建,建成企業教師流動工作站,形成混編團隊、促進業務深度融合,“學校和企業之間還進行了實習、實訓基地共建,爲學生提供頂崗實習、專項委培等工作。”

將智能生產線搬到實訓課堂,人才與產業匹配度更精準

在授課老師趙海峯的帶領下,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智能製造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的大二學生本學期全面學習了《工業機器人技術及應用》這門課程,理論聯繫實踐讓機器人按照對應的座標系轉動起來。

“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涵蓋了智能生產線相關的全部技術,並突出先進製造技術的課程建設,培養符合時代需求的新型勞動者。”趙海峯舉例,U盤產品線從下單到交付,全程無人化運行,是當今智能工廠的一個縮影,融合了數字孿生技術、機器視覺、工業互聯網應用等當下主流的智能製造先進設備與技術。

“學生在基礎知識、專業前沿知識、跨學科專業知識等方面掌握得很好,具備較強的科學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完全符合我們的崗位需求。”從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走出的學生獲得智能製造企業的一致好評。

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與北京精雕科技集團合作辦學的實訓基地,學生們正在上金屬加工工藝實訓課。學生們三人一組、互相配合。5小時後,一個滾筒洗衣機核心部件加工完畢。

給他們進行技術指導的是來自北京精雕科技集團的技術服務工程師任盼,每一次實訓課,任盼結合自己的經驗不厭其煩地指導學生,讓他們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精密儀器加工相關的技能。“將最新的前沿技術帶到課堂,讓人才跟企業需求相對應,大大縮短了學生進入企業後的適應期、磨合期。‘來了就能用’是用人單位對我們學生的最高評價。”任盼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