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達火起來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積極打造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低空經濟發展迎來重大機遇期。根據《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達到33.8%。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0644.6億元。

在這片經濟新藍海中,少不了保險業保駕護航, 保險業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保險業蓄力低空經濟

據介紹,低空經濟主要依託於低空空域,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爲主,涉及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

某風投基金投資人向界面新聞表示,目前國內的低空經濟以載重爲主,未來會探索載人領域。“因爲是新業態,在前期實驗階段,後面產品落地,以及針對運貨載人的責任都有相關的保險保障需求。”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關於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爲低空經濟的發展助力。

《意見》提到,助力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圍繞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軌道交通等領域發展,爲研發、製造、應用等環節提供保險保障。圍繞低空經濟、多式聯運、綠色配送等領域提供適配的保險保障方案。

4月,多家頭部財險公司已率先在低空經濟領域發力。

4月11日,中國人保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已經開展低空經濟相關政策研究,同時積極對接低空經濟頭部企業開展保險需求調研,將適時推出低空經濟專屬保險產品。

4月12日,平安產險創新推出“平安低空經濟護航者”綜合保障方案。該方案在保障常規財產及責任風險同時,聚焦職業過失風險、產品質量缺陷和網絡安全等延伸風險,以及研發場景、城市治理、物流配送和人員運輸等多應用場景風險。

4月18日,蘇州市低空經濟發展推進大會上,太保產險蘇州分公司表示已出臺相應的“保險+風險減量”服務舉措,將機身損失、三者責任和飛手意外險全部納入保障範疇,爲農業低空領域保駕護航。

另外,深圳發佈了全國首個無人駕駛航空器第三者責任保險示範性條款,並印發至深圳主要財險公司。據界面新聞了解,該條款承保由無人駕駛航空器或無人駕駛航空器墜落的人或物對第三者,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該條款也被業界視作無人駕駛航空器“交強險”的雛形,爲行業提供了發展方向。

無人機保險的潛在市場

近年來,我國無人機保有量持續提升,商用和家用領域全面開花,是低空經濟的主力軍。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有超126萬架無人機,同比增長約32%。

無人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新的風險,比如令消費者頭疼不已的“炸機”、丟失、零配件剮蹭損壞等。儘管目前針對消費市場已推出無人機保險,但仍有價格高、保障不足等痛點未被解決。

以無人機頭部企業大疆爲例,當下常見的保險有DJI Care 隨心換和DJI Care Pro,如果在保障期內遇到意外損壞,可以享受置換服務。這兩款產品的年保費分別爲1488元和2488元。大疆還推出了第三者責任險,保障因無人機飛行造成的第三方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價格爲59元一年。

據業內人士估計,無人機保險潛在市場達百億級別,但目前市場體量僅爲十幾億,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什麼因素成爲無人機保險發展的絆腳石?上海某頭部財險負責人向界面新聞介紹,一個關鍵問題是技術和數據的門檻。由於無人機技術快速發展,其應用場景多樣化,導致風險因素多變且複雜,保險公司難以準確評估無人機的風險。

另外,在無人機操作中,責任主體多元,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導致保險責任難以劃分。同時,由於無人機的多樣性和任務的特殊性,保險公司需要設計不同的保險產品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這在產品創新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金融行業對科技企業,尤其是更前沿一點的技術瞭解還不到位,因此特別希望能增強交流,把行業內前沿的東西分享給保險公司,讓我們更能理解他們的需求,匹配相應的產品。”該負責人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