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長平之戰中,趙國面臨着後勤補給的嚴重問題,饑荒讓士兵們飽受折磨,儘管眼前是對岸強大的敵人,但空腹的咕咕叫聲卻傳達着絕望。面對危機,趙國不僅積極尋求援軍,還考慮借糧於他國,而最有可能支援的齊國,卻因爲歷史仇怨和現實考量變得猶豫不決。

一、同仇敵愾下的趙齊同盟

戰國時期,各國之間交戰頻繁,同盟和敵對關係瞬息萬變。在五國伐齊的戰爭中,趙國曾是主力攻擊者,與燕國一同進攻齊國。然而,這場聯軍行動讓齊國付出慘重代價,險些滅亡。這使得趙國和齊國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趙孝成王時期,面對秦國的進攻,趙國急需援兵,而齊國成爲最有可能支援的對象。在此關鍵時刻,趙國與齊國展開外交斡旋,試圖取得援軍支持。

然而,齊國對於是否出兵支援表現出猶豫態度。面對趙國使者的請求,齊國王建提出要以趙孝成王的弟弟長安君作爲人質的條件。這一要求讓趙國陷入兩難境地,但在觸龍的勸說下,趙太后最終勉強同意,於是齊國派兵支援,幫助趙孝成王度過了危機。

這段同仇敵愾中的趙齊同盟,展現了戰國時期外交關係的複雜性。在利益和仇恨之間,國家之間的同盟和聯合是時刻變化的,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戰局。

二、太后當權與與世無爭的齊國

然而,齊國並非始終保持對外援助的積極姿態。當時的齊王建年僅15歲,朝政大權完全由太后掌握。趙國請求援軍時,齊王建在太后的影響下拒絕了臣子周子的建議,使得趙國在長平之戰中面臨失利。齊國的態度表明,對外援助不僅受到國內勢力的制約,也因當權者的個人意願而產生波動。

齊國在趙太后當權的時期,更加傾向於與世無爭。這或許源於對當時戰局的判斷,也可能是由於對秦國強大的忌憚。齊國認爲在長平之戰中保持中立,不介入紛爭,是對自身最有利的選擇。然而,這種對世無爭的戰略選擇最終導致了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的慘敗,也標誌着齊國逐漸退出列國紛爭,迎來了與世無爭的時光。

三、其他國家的心態各異

除了齊國之外,其他四個國家在長平之戰中的態度也各有不同。魏國在長平之戰中表現得極爲特立獨行,儘管與趙國有着同源的背景,卻因仇怨而對趙國態度敵對。在一次廷議中,魏國甚至認爲秦趙交戰對魏國有利,表現出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魏國的這種舉動顯然是缺乏整體戰略思考,對於五國聯軍的困境漠不關心,甚至期望秦趙戰鬥越激烈越好。

相較之下,楚國因爲內部權力鬥爭和王位更迭,導致在長平之戰期間顯得無能爲力。楚國太子在秦國當人質的情況下,楚國太后黃歇冒險將太子接回楚國,成功確立了楚考烈王的王位。這使得楚國在長平之戰中的行動受到一定製約,無法積極參與戰局。

韓國則因爲早前與秦國的衝突而心有餘悸,使得長平之戰期間表現得畏首畏尾,無法發揮出積極的作用。燕國受制於與趙國長久的不和以及地緣關係,未能在此戰中發揮重要作用。長平之戰前的外交格局和各國心態在戰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影響了各國的最終選擇。

四、秦國外交的巧妙佈局

然而,決定長平之戰最終走向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秦國在外交上的巧妙佈局。在趙國請求援軍的時刻,秦國通過虛張聲勢,表達願意和談的善意,成功引誘趙國派遣使者前來談判。這一舉動讓其他國家誤以爲秦趙雙方有意和解,從而放鬆了對趙國的援助。

更爲巧妙的是,秦國利用潛伏在各國的親秦勢力,通過金錢等手段在各國朝堂製造分化,使得其他國家在救援趙國時產生內部矛盾。這種外交手段不僅消耗了其他國家的時間,也打破了他們的團結,最終讓秦國在戰局中佔據上風。

秦軍提前佔據戰略要地,封鎖趙國援軍的通道,展現了在外交和軍事上的協同作戰。這一精妙的外交策略,使得秦國不僅在軍事上佔據有利位置,也在外交上瓦解了其他國家的支援意願。秦昭襄王的高明外交手腕和戰略眼光,成爲長平之戰背後的不可忽視的關鍵。

尾聲:缺少的援軍和失誤的外交

如果齊國當時積極回應趙國的請求,或者其他東方五國出兵援助,長平之戰的結果可能截然不同。秦國的戰鬥力與趙國相當,外援的介入將改變戰局,使得秦趙雙方處於膠着狀態。然而,東方五國在面臨同仇敵愾的時候表現得猶豫不決,齊國則因爲太后當權和與世無爭的戰略選擇,最終使得援軍未能及時到達。

長平之戰後,其他國家才逐漸認識到失去趙國對整個格局的影響。而秦國通過高明的外交手段和軍事準備,成功削弱了趙國的外援,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這一段歷史告訴我們,外交的重要性不可忽視,而同仇敵愾的時候,團結一致更顯重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