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大衆日報

威海臨港區打造“5分鐘親青圈”,累計發放生活津貼和住房補助220.8萬元

建設“青年友好” 積蓄髮展力量□ 本 報 記 者 鄭 莉

本報通訊員 李琚儀

上班從公寓到單位開車不到5分鐘,下班後在“家門口”就能和朋友打球、看電影、逛超市、健身……自從來到威海臨港區草廟子鎮正棋社區從事網格員工作,“95後”黑龍江小夥宋健對於工作生活環境的便利非常滿意。這源於威海臨港區實施人才聚集工程,構建起功能完善、業態齊全的“5分鐘親青圈”。

宋健居住的臨港青年中心是臨港區重點打造的“青年驛站”人才服務項目,建有8棟青年人才公寓和1棟青年活動中心,現已全部建成啓用,人才公寓出租率達80%,入住羣體以臨港區引進人才、企業員工爲主。“公寓配有油煙機、熱水器等各式家電,可以‘拎包入住’。”舒適的居住環境和日漸完備的配套設施,讓越來越多像宋健這樣的青年在這裏“紮根”。記者瞭解到,人才公寓不但能夠滿足像宋健這種獨居青年的住宿需求,還擁有兩室一廳的戶型,爲有不同需求的青年羣體提供便利。

青年活動中心就在公寓旁邊,這是威海首個青年發展綜合服務平臺,集線上線下服務於一身,能爲青年提供安居保障、社會組織孵化、政策諮詢、交友聯誼等一站式服務,實現“開放式沙龍+精準化多層次社交+全鏈條服務”,成爲在臨港區工作生活的青年們非常喜歡的場所之一。

記者在活動中心看到,這裏共有三層,涵蓋運動、休閒、融媒體等5個活動中心,配有籃球館、乒羽館、健身房、電影院、餐廳、美髮廳、小型超市、創業沙龍、職工夜校、培訓講堂等設施,可爲區內青年提供生活居住、休閒運動、學習創業等綜合服務。“樓下的城市書房是我最喜歡去的地方,臨港區爲我們考慮得非常周到,在這裏的工作生活都讓我非常安心。”宋健說。

除了臨港青年中心,臨港區全域推進“青年安居”工程,圍繞人流密集區、企業集聚區、特色產業園區,佈局了6處青年公寓,可一站式滿足近萬名青年“拎包入住”。爲更好地滿足青年生產生活需求,周邊就近佈局文化中心、全民健身中心冰球館、三甲綜合醫院、商業步行街等公共服務設施,構建功能完善、業態齊全的“5分鐘親青圈”。

爲更好實現青年公寓的建設和使用,臨港區統籌多方資源,按照“自建改建相結合、存量增量相補充”的原則,通過政府組織建設、存量住房改建、用人單位自建等多渠道推進青年公寓籌建工作,同時在全市率先將金沙嶺、蔄山2處青年公寓納入國家和省年度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計劃。

“硬件”配套建起來,“軟件”服務送到家。臨港區出臺《臨港區人才聚集工程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完善青年公寓配套使用管理辦法,在威海市大學生“521”生活補貼政策的基礎上,推出臨港區大學生生活補貼政策,對外地來區青年提供“資金補助、定向配租”的多元化住房保障,目前已累計發放生活津貼和住房補助220.8萬元,有效減輕青年安居負擔。

“目前,威海市正在打造‘全齡友好型城市’,建設‘青年友好’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臨港區着眼青年所需,着力青年所盼,不斷改善居住環境,從‘安居’開始,讓青年住得安心,扎得下根,爲臨港區的未來發展積蓄磅礴力量。”威海臨港區黨羣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