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光明日報

向6G技術的“無人區”挺進

講述人:紫金山實驗室6G關鍵技術攻關團隊

作者:本報記者 殷澤昊

《光明日報》( 2024年05月04日 04版)

紫金山實驗室6G關鍵技術攻關團隊開展研討。受訪者供圖

2G、3G、4G、5G……到我們團隊正在加緊攻關的6G技術,人們爲什麼要不斷追求網絡通信技術的迭代升級?

與5G相比,6G網絡將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率、更低的延遲、更可靠的連接。6G技術帶來的變化僅此而已嗎?不。試想一下,人們動動手指,就能精準操控井下240米深處的採煤機,實現遠程“一鍵採煤”;醫生遠程操縱300公里以外的手術機器人,爲患者完成高難度手術,時延不超過6毫秒……6G擴展了傳統移動通信的邊界,將通信與AI等技術融合起來,從原來的只提供連接服務發展爲提供綜合信息服務,它能爲各行各業注入新發展動能、提高生產效率。

2018年,紫金山實驗室6G關鍵技術攻關團隊成立。到了2019年,世界上一些國家先後啓動了6G研究。可以說,我們的研究像是在“無人區”前行,沒有前人的技術可以參考借鑑。儘管如此,我們信心十足。因爲在我們的團隊裏,有超過七成的成員年齡在35歲以下,這個年輕的團隊有衝勁、肯鑽研,這是我們從事這項意義非凡的事業的底氣。

去年,我們成功研發了一套內生智能實時控制系統。看上去只是一小步,但背後的難處,每一個團隊成員都深有感觸。研發的第一步就是數據收集,在搭建的室內測試場中,團隊前期研發的智能網絡系統無法穩定工作,導致採集的數據無法被採用。大家逐條分析排查,花費一週時間才找到原因:受限於室內空間,在團隊所搭建的室內測試場中,射頻單元彼此之間間隔遠小於實際情況,因此射頻單元間干擾非常大,導致團隊自研系統無法正常解碼信號。

我們一時半會兒找不到合適的室內試驗空間,項目節點又迫在眉睫。爲此,我們每天將沉重的設備搬運至室外開闊的地面廣場或地下停車場,搭建臨時的室外測試場進行系統調試和數據採集。最終,系統穩定性問題被解決,團隊成員也採集到了可靠的數據,得到了滿意的結果。

解決數據收集的問題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後來研發的過程不斷遭遇各類難題。不過,我們始終堅信“可以解決問題一次,就可以解決第二次、第三次”。正如團隊裏一位95後研究人員所說,經歷了“希望的火焰被反覆點燃又澆滅、澆滅又點燃”後,我們最終成功研發出一套內生智能實時控制系統,成果順利通過了相關部門的驗收,各項技術指標均超過嚴格的標準。

這,僅僅是給6G這棟摩天大樓添上了一塊磚而已。我們團隊由衆多項目組構成,每一個項目組都在自己的細分領域裏深耕,爲這座大樓製作一塊塊質量過硬的磚瓦。要實現6G技術的全面突破,任重而道遠。我們不怕遇到困難,我們希望在科研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加快邁向目標的腳步。

(本報記者殷澤昊採訪整理)

(本期選題支持:光明日報社機關黨委)

相關文章